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6.2 海陆的变迁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7小题)

1、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A . 地核-地幔-地壳 B . 地幔-地核-地壳 C . 地壳-地幔-地核 D . 地壳-地核-地幔
2、下面的大陆漂移示意图,符合从2亿年前到现在顺序的是( )

A . 甲→乙→丙 B . 丙→乙→甲 C . 乙→甲→丙 D . 乙→丙→甲
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 . 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 . 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 .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 . 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4、下列各项中与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无关的是( )
A . 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非常相似,几乎可以拼合起来 B . 大洋分隔的两岸都有繁华的城市 C . 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生物都有亲缘关系 D . 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古生物化石许多是同类,岩层也是连续的
5、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      的吻合性,      的连续性,      的亲缘性,一些古生物的      也是同类的。认为2~3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      块大陆,现今的海陆分布是      的结果。
6、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      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能够精确的绘制出海底的地形图,形成了      学说。
7、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在20世纪六十年代建立了      学说理论,认为地壳的岩石圈分裂成      板块,板块漂浮在      上慢慢地移动着。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是火山、地震      的地带。

二、拓展题(共12小题)

1、下列事实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 . 香港的填海造陆 B . 台湾海峡海底地层中有煤炭矿藏 C . 潮涨潮落引起海岛面积的变化 D . 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 ②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③相邻的板块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                       ④板块的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3、如图为“大西洋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km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 大西洋洋中脊是新海底诞生的地方 B . 地球是个球体 C . 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 . 海水对地形有侵蚀作用
4、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某地(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地震还造成珠穆朗玛峰发生雪崩,多名登山者失去联系。图中哪幅图能解释此地多地震的原因( )
A . B . C . D .
5、下列情况中,不可能是由于板块碰撞形成的是( )
A . 火山喷发 B . 珠江三角洲平原 C . 地震 D . 山脉的形成
6、我们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南北美洲的西部有一列靠近海岸的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南北长达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实际上也是由于两大板块运动而形成的,这两大板块是( )
A .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 . 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 .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 .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7、关于六大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非洲板块全部由陆地组成 B . 亚欧板块与亚欧大陆重合 C . 印度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D .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8、下列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由魏格纳创建的

②板块构造学说是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性创立的

③地壳的岩石圈被分割成六大板块

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上

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⑤
9、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大陆漂移说是德国的莫霍提出的 B . 大陆漂移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
10、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
A . 斯科特南极探险 B .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 C .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 中国发射“神舟”飞船
11、科学家在南极科考中发现,南极大陆的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煤炭。我们知道煤炭是由古代的植物埋藏在地下,在千百万年的时间里经过复杂的变化生成的。对南极大陆地下煤炭的来源,最合理的解释是      (填序号)。

①南极大陆在千百万年前有耐寒植物生长

②千百万年前的南极大陆温度适合植物生长

③南极大陆在数亿年前在中低纬度地区,有茂盛的植物生长,后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12、读“全球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喜马拉雅山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形成是由于      板块和      板块的碰撞挤压;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板块和      板块的      (选填“俯冲”“挤压”“碰撞”或“张裂”)。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现象:

①处地中海在逐渐消失的原因:      

②处红海在逐渐扩张的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 6.2 海陆的变迁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