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 第三章 第2节 机械能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点以度v沿轨道滚下,依次经过等高的B点和C点。下列关于小球滚动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小球在B点的动能大于C点动能
B . 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等于C点的机械能
C . 小球不可能到达D点,因为轨道是粗糙的
D . 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都转化为球的动能
2、小朋友从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 . 动能不变,重力势力增大,机械能不变
C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3、离地面一定高度的雨滴,在其匀速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雨滴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 . 雨滴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C . 雨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 雨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
4、如图所描述的情景中,没有发生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 . 滑滑梯
B . 荡秋千
C . 跳水比赛
D . 空中大翻转




5、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点以速度v沿轨道滚下,经另一侧等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关于小球滚动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在对小球做功
B . 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相同
C . 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A>vB>vC
D . 小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等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
6、如图所示,滚摆由最高点释放,旋转着下降到最低点后又上升,每次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 . 下降时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C . 上升时减少的动能等于增加的重力势能
D . 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渐降低说明机械能不守恒
7、2018年1月19日12时12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视频07、08星送入预定轨道。在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火箭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B . 火箭的机械能总量增加
C . 火箭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D . 火箭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8、掷实心球是我市的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则实心球( )
A . 在a处的重力势能最小
B . 在b处的动能为零
C . 在b处的重力势能最大
D . 在d处的动能为零
9、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 )
A . 动能减小,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 .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 .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 . 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10、如图,同一小球在同一高度以相同速度向三个不同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设小球刚落地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 , 则( )
A . v1>v2>v3
B . v1<v2<v3
C . v1=v2=v3
D .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许多同学都很喜欢设计和参加“多米诺骨牌效应”活动(按一定距离排列的骨牌,碰倒第一块骨牌后,其它所有骨牌会依次倒下),其中的物理原理是:骨牌倒下时, 转化 (以上两格填“动能”或“重力势能”),这部分能量就转移给下一张骨牌,下一张骨牌倒下时具有的能量更大,骨牌被推倒的速度越来越快。
2、 2015年在苏州举行的第53届世乒赛中首次使用了“40+”新球,新球与“40”旧球如图甲所示。小科想比较两种球的弹性大小,做了如下实验:将两球从相同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比较两球落到同一桌面上弹起的高度得出弹性的大小,发现很难比较两球弹起的高度,继续观察,两球在桌面上反复弹跳,发现新球停止弹跳时,旧球还在弹跳,如图乙所示。多次实验结果相同,说明旧球的弹性比新球好。
(1)乒乓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 ;
(2)该实验体现了转换的思想,将比较球的弹性分别转换为比较弹起的高度和 。
3、假如你的眼前有一个系在摆上的铁球。松手放开静止的铁球,铁球向外摆动后返回时(不考虑空气阻力), (会或不会)撞到你脸上?并加以解释 。
4、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小刚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实心球从离开手后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球受 个力的作用,球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最高点时,球的动能 (选填“大于”或“等于”)零。
5、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中。如图是某球员传球时足球的一段运动轨迹,其中A点的重力势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重力势能。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学利用一个弹珠、三根材料和厚度相同、长宽不同的橡皮条,探究“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长度、宽度的关系.”他依次将橡皮条固定在弹弓上,如图所示,在弹性范围内,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将弹珠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弹射出去,测得弹射的水平距离,数据如下表:
次数 | 橡皮条 | 橡皮条宽/cm | 橡皮条长/cm | 弹射的水平距离/m |
1 | 甲 | 0.5 | 20 | 10.5 |
2 | 乙 | 0.5 | 30 | 8.3 |
3 | 丙 | 1.0 | 20 | 15.2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来间接反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大小.
(2)比较第1次和第2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橡皮条的 有关.
(3)用同种材料同厚度的橡皮条,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弹性势能最大的橡皮条是________. (3)
A . 窄面长的
B . 宽面长的
C . 窄面短的
D . 宽面短的
2、如图所示,小金同学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设计了如下方案:让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的两个小球沿同一斜面从同一点A处由静止滚下,然后与放在水平木板上的纸盒相碰,记录纸 盒移动的距离。
(1)小金同学是根据 判断小球动能大小的;若实验中所使用的斜面不够光滑 (会/不会)给实验带来影响。
(2)小金同学顺利完成步骤①,记录下纸盒移动的距离x1 , 在进行步骤②时,纸盒被撞后滑出木板,导致无法记录移动的距离x2 , 此时同组的甲同学建议换一个较重的木块代替纸盒重做步骤②,乙同学建议降低小球m2的释放高度重做步骤②,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建议是合理的? (甲同学/乙同学/都合理/都不合理)。
(3)上述实验操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
五一假期,小华同学的全家去旅游,在高速路上看到如图所示标志牌,小华发现小轿车、大型客车、载货汽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同.爱思考的小华想: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进行限制?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请你从“能量”角度,用相关知识解释此现象.
2、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王强同学发现学校运动场地上有若干大小不等的铅球,如图所示。于是他想利用这些器材亲自体验一下“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请你帮他设计应如何去做。
(2)说明该实践中怎样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3、在探究动能影响因素实验时,常用如图实验装置(不计摩擦)。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位置时初始速度相同,需控制小球下落高度相同,这是为什么呢?查阅资料得:某处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等于该物体从此处运动至水平位置时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1)质量为m的小球在A处静止时,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大小Ep为 ;
(2)已知,刚进入水平面B点时,小球所具有的动能Ek可以表达为
mv2 , v为此时的速度。则Ep Ek(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3)请推导证明: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始速度v只与高度h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