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1.3 水是常用的溶剂(第1课时)水溶液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夯实基础(共13小题)
①降低温度 ②增加溶质 ③蒸发溶剂
二、能力提升(共7小题)
实验编号 | 温度 | 溶剂种类 | 溶剂体积 | 加入固体质量 | 溶解情况 |
① | 20℃ | 水 | 10mL | 5g硝酸钾 | 部分溶解 |
② | 20℃ | 水 | 10mL | 50g硝酸钾 | 部分溶解 |
③ | 80℃ | 水 | 20mL | 5g硝酸钾 | 全部溶解 |
④ | 80℃ | 水 | 10mL | 10g硝酸钾 | 全部溶解 |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硝酸钾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氯化铵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77.3 |
Ⅰ.【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Ⅱ.【查阅资料】
①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吸)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放)的水合过程。
②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Ⅲ.【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或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Ⅳ.【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在如图乙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
图甲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a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下同)。
按照图丙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c为氢氧化钠,则U形管内的左边液面将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若U形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物质c为 (填序号)。
①氧化钙 ②硝酸铵 ③氯化钠
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吸 Q放(选填“>”“<”或“=”,下同),则溶液温度升高;若Q吸与Q放的相对大小与之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若Q吸 Q放 , 则溶液温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