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第2章 空气的存在 单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①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
③一氧化碳大量排入大气中
④冰箱制冷剂氟利昂排入大气中
a.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
c.破坏臭氧层 d.使人中毒




①通入氮气,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氧气,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共4小题)
行星名称 |
行星上“大气”的主要成分 |
木星 |
氨气、氦气、氢气、甲烷 |
水星 |
没有气体 |
冥王星 |
甲烷 |
火星 |
二氧化碳 |
金星 |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和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甲:燃烧条件探究
乙:铁丝燃烧
丙: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丁: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A: ;B: ;C: ;D: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共3小题)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mL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200mL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经实验探究证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查阅资料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四氧化三铁(Fe3O4黑色)和三氧化二铁(Fe2O3红褐色)两种。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三氧化二铁呢?
【查阅资料2】
⑴四氧化三铁和三氧化二铁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物质 |
四氧化三铁 |
三氧化二铁 |
铁 |
分解温度(℃) |
1538 |
1400 |
|
熔点(℃) |
1535 |
⑵三氧化二铁高温时分解成四氧化三铁。
【理论探讨】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 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三氧化二铁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四氧化三铁。
【拓展延伸】⑴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 。
⑵三氧化二铁高温时会分解成四氧化三铁和氧气,请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氢氧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
【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抽取适量气体,注入澄清石灰水中 |
| 玻璃罩内含有二氧化碳 |
【实验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从a中抽取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⑴实验前要对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小明设计了一种方法,请你帮助他完成:打开止水夹,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用热毛巾捂住集气瓶,若导管处 (选填“出现气泡”或“不出现气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⑵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mL的集气瓶中,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
⑶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0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 。
方法2: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测量从a中抽取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⑷抽取150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
⑸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为 ,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 。
【实验反思】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方法1与方法2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 (选填“方法1”或“方法2”),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