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第3章 阳光 单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透过红玻璃,你在光屏上将看到的颜色是 ( )
A . 白色
B . 红色
C . 黑色
D . 绿色
2、假如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 . 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
B . 做操时更容易排直队伍
C . 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
D . 更容易形成日食和月食
3、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主要能量最终都来自于( )
A . 绿色植物
B . 动物
C . 食物
D . 阳光
4、少先队员们正在湖边进行篝火晚会以庆贺自己的节日,在一片银白色的月光照耀下,燃起了一堆篝火。少先队员们的目光中流露出莫大的喜悦。以下能称得上光源的是( )
A . 少先队员们的目光
B . 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C . 湖面上映出的篝火
D . 在湖边燃烧的篝火
5、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 . 日食和月食
B . 立竿见影
C .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D . 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6、“大树底下好乘凉”,炎热的夏天,人们总是喜欢聚集在大树下乘凉,其主要原因是( )
A . 大树能吸收太阳的热辐射
B . 大树下宽敞通风
C . 大树能遮住阳光,大树下通风较好,树叶里的水份蒸发需要吸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D . 大树易于将热量传到地上
7、如图所示为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着地球运动看到日全食时,地球运动到( )
A . 甲区域
B . 乙区域
C . 丙区域
D . 丁区域
8、关于小孔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孔成像实验中,孔的大小对成像效果没有影响
B . 当物体到孔的距离是像到孔距离的2倍时,像的大小是物体大小的1/2倍
C . 针孔照相机是利用了光的色散现象
D . 当物体相对于孔向左移时,所成的像也向左移
9、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就会在屏上形成影,关于改变影子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增加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影变大
B . 点光源与物体距离不变,增加屏到物体的距离,影变大
C . 增加物体本身的大小,影变小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B . 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 .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D . 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强的光源
11、2019年11月5日,上海的天空水晶蓝、日晕、彩云齐现,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其由内到外的颜色分布和彩虹相反),称为“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B .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 . “晕”的内圈为紫光,外圈为红光
D .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12、小明对自动感应门很感兴趣,想了解其原理。他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自动感应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感应装置接收到人所发出的红外线,将门打开;另一种是感应装置发出微波来感知向门移动的物体,将门打开。以下设计方案能探究某自动门是哪种类型的是( )
A . 速度相同的两个人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B . 人以两种不同速度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C . 门打开后,人在门前静止一段时间,观察门的反应
D . 白天和黑夜让人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
13、小明仔细观察学校的彩色电子显示屏,发现它是由许多组小LED灯组成,如图所示。每一组有三个小灯,它们发出光的色彩分别为( )
A . 红、黄、蓝
B . 红、绿、蓝
C . 红、黄、紫
D . 黄、绿、紫
14、在无任何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 . 全身呈绿色
B .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C . 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D .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15、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不能说明的是( )
A . 通过缝隙的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向三棱镜底边的方向偏折
B . 通过缝隙的白光经三棱镜后发生了色散现象
C . 白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
D . 实验证明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夏天,若车内空调都不打开,停放在阳光下的黑色轿车内比白色轿车内温度高
B . 夏季出行,最好穿黑色上衣
C . 绿光对绿色植物的生长最有利
D . 彩色电视机的荧屏显示五彩缤纷的画面,这是由于发射器发射的白光发生了色散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红外线与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红色光与紫色光都是可见光
B . 电视机遥控器发射一种看不见的光来控制电视机,这种不可见光是红外线
C . 医院常用紫外线给手术室、病房杀灭病菌
D . 紫外线灭菌灯只能杀伤或杀死细菌等微小生物,对人体不会有影响
18、生命探测仪在地震救援中成为搜索废墟下生命的“一双慧眼”。下列关于红外生命探测仪工作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利用DNA进行生命探测的
B . 是通过感知温差进行生命探测的
C . 是依靠声波进行生命探测的
D . 是利用地磁场进行生命探测的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玻璃呈“无色”是因为它能透过一切色光
B . 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能发出白光
C . 衣服呈红色是因为它吸收红光
D . 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
20、将红、绿两块玻璃叠在一起放在阳光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有白光透过
B . 将有红光透过
C . 将有绿光透过
D . 无光透过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共10小题)
1、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 色的“光”字。
2、太阳是一个不断进行着核爆炸的 球,它以 的形式不断地向周围空间释放能量,这种能量叫做 。
3、冬天马路上冰雪覆盖很厚的时候,为了出行方便,需要除雪,一些地方将废弃的煤渣洒在冰冻的路面上,这是利用了 的科学知识。
4、光源是指能 的物体,光源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由于发光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 。分类:①太阳,②点燃的火把,③霓虹灯,④电视荧屏,⑤萤火虫,⑥水母。一类包括 ,其为天然光源;另一类包括 ,其为人造光源。
5、有一种测温仪,只要在额头前照一下可知一个人的体温是否正常,它是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测温仪。
6、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7、如图所示,是某房间遭枪击后留下的“线索”。B是玻璃窗上留下的“弹孔”,A是子弹打击到墙壁上留下的“痕迹”。M是房间对面的高层楼(M楼与被射击房间距离较近,子弹速度很大)。
为了近似判断子弹是从M楼哪一房间射出的,用细绳把AB连起来,沿细绳AB看到M楼的C处。由此判定,子弹是从M楼C处房间射出的。从科学角度分析,这样判断的根据是:光在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
8、2019年7月2日,今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洲天空上演。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简便方法: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如图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 成像的原理。
9、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小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10、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条形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二维码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当手机扫描二维码(实际是手机红外线探头抓取图形)时,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色部分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专门的解码器解码就可以获取网络相关信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共2小题)
1、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不晒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
衣服材料 |
衣服布料层数 |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
1 |
天蚕丝(白色) |
1 |
12% |
2 |
2 |
5% |
|
3 |
化纤(白色) |
1 |
28% |
4 |
2 |
14% |
|
5 |
全棉T恤(白色) |
1 |
7% |
6 |
全棉T恤(黑色) |
1 |
4% |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
2、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
(3)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
四、解答题(33题3分,34题5分,共8分)(共2小题)
1、盛夏的中午,一层淡淡的白云遮住了太阳,小刚同学要步行去图书馆,妈妈告诫他:虽然白云遮住了太阳,但如果长时间在户外行走,可能还会造成皮肤灼伤,甚至诱发皮肤癌,你要注意加强防护。你认为小刚同学的妈妈说得对吗?为什么?你认为小刚同学该如何防护?
2、闪电和打雷是由于云朵的摩擦和放电引起的,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实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出的。
(1)如果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我们在看到闪电后经过时间t才听到雷声,则闪电处离观察者多远?
(2)如果光速c远大于声速v,则这个距离近似等于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