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第一章 专题突破 水的组成和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理解水的组成(共5小题)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电源后,两支玻璃管内的水面都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接正极的玻璃管内水面下降快
B . 接负极的玻璃管内水面下降快
C . 两支玻璃管内水面下降一样快
D . 不确定
2、如图甲、乙是电解水的实验及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 . a、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
C . 水电解的过程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都没发生变化
D . 电解水的变化只是分子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3、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图中试管乙中的气体是 。如何对该气体进行检验: 。
(2)该实验证明了 。
(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 (选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
(4)已知水中含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则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根据图中简易电解水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与气体a相连的A极是电源的 极(选填“正”或“负”,下同),与气体b相连的B极是电源的 极。
(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 ,火焰呈 色。
5、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到。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g 16%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g,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二、认知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共5小题)
1、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治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清除水中所有动、植物;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⑤禁止生产和使用含磷的洗衣粉。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⑤
D . ②③④
2、 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Leaving no one behind(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淡水危机已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每个公民应具有节水意识,养成节水习惯。以下各项措施科学合理的是 。
①海水淡化 ②开发南极冰山 ③禁止把垃圾倾倒到水源保护区 ④生活用水要节约使用 ⑤农业上推行以滴灌为标志的节水农业 ⑥禁止工厂使用淡水进行生产活动
3、某城市住宅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 (填序号)。
(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____(填字母)。 (2)
A . 杀死水中的细菌
B . 减少水中氧气
C . 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 . 分解有毒物质
4、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
(2)下列做法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或减少水体污染的是 (填序号)。
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
②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中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④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 > (选填“甲”“乙”或“丙”)。
② (选填“T1”“T2”或“T3”)℃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③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 (选填“甲”或“丙”)。
5、为了比较活性炭和石英砂对泥水的过滤效果,小东选用的实验器材有:两个相同的下端带有漏水小孔的透明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活性炭、锰砂、石英砂、鹅卵石四种过滤材料。在甲容器里依次装入活性炭、石英砂、锰砂、鹅卵石四种过滤材料,每种材料的厚度均为3cm,如图甲所示。在乙容器里依次装入石英砂、锰砂、鹅卵石三种过滤材料,每种材料的厚度均为3cm,如图乙所示。把摇晃均匀的一瓶泥水分成相等的两份,分别缓慢全部倒入甲、乙两容器中,发现经甲容器过滤后的泥水比经乙容器过滤后的泥水透明程度高。于是小东得出了结论:活性炭对泥水的过滤效果比石英砂对泥水的过滤效果好。
(1)请写出小东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请你针对小东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的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