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下 第四章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A . 一年
B . 半年
C . 一天
D . 24小时
2、你所在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在正午时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
A . 6月22日
B . 12月22日
C . 3月21日
D . 9月23日
3、下面四位同学来自世界各地,从自我介绍中能判断来自热带的同学是( )
A . “我来自四季分明的大草原…”
B . “我最爱的活动是冬天打雪仗、滑雪…”
C . “我喜欢家乡的大海,喜欢那大片的橡胶林…”
D . “我的家乡冬温夏凉,四季如春,到处繁花似锦…”
4、人们划分五带的依据是( )
A . 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B . 有无太阳光的直射
C . 有无四季变化
D . 人为随意划分
5、南半球的夏季是( )
A . 12、1、2三个月
B . 3、4、5三个月
C . 6、7、8三个月
D . 9、10、11三个月
6、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间为北半球的( )
A . 春分到秋分
B . 秋分到次年春分
C . 冬至到次年夏至
D . 夏至到冬至
7、如图为太阳光照图,四图中宁波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
A . ②①③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①④③②
D . ①③④②
8、下列选项中,一年里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 )
A . 北回归线
B . 赤道
C . 南回归线
D . 极圈
9、下列节日中,宁波地区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
A . 六一儿童节
B . 五一劳动节
C . 七一建党节
D . 正月十五元宵节
10、建在布伦特冰架上的英国“哈雷六号”南极科考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移动的科考站。2017年1月,该科考站所在的冰川出现了大裂口,将危及科考站,该站决定搬迁。搬迁最好的季节是北半球的(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11、元旦这一天,下列城市的白昼最长的是( )
A . 广州
B . 天津
C . 北京
D . 哈尔滨
12、北回归线地带由于其气候条件优越,孕育了四大古文明,生活在北回归线上的居民一年可以观测到( )
A . 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B . 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 . 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
D . 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7分)小红同学发现:在阳光照射下,家里窗户影子的大小和位置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于是她就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帮助她分析并回答。
(1)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间是在 。
(2)深圳市的纬度约为22.5N,则深圳 (填“有”或“无”)阳光直射机会。
2、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 ;我们放暑假的时候,正是南半球的 (季节)。
3、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 。正午太阳直射点以南地区日影方向向 ;太阳直射点以北地区日影方向向 。
4、居住在某地的人从未感受过昼夜长短的变化,该地处于 。
5、把季节和农业生产时序相结合的计时方法叫做 。一年分为 个节气。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中国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旗杆正午在地面上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
(1) 月 日OP最长,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三个月后,该学校所在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 方向,其精确的纬度是 ;
(3)当OP为零时,学校所在地会出现 天文现象,此时当地地方时为 。
2、如图甲是小施同学测绘的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某日的12时测得),
(1)A图是在 测绘的(选填“夏季”或“冬季”)。
(2)该现象可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我们北半球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 (填节气名称)的光照情况。
(3)按上述理论设计,宁波的楼间距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海南的楼间距。
(4)根据实验,判断宁波地区物体影子最短时我国的节气是 。
(5)在宁波市的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最有可能的是图中的____。 (5)
A .
B .
C .
D .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读地球公转图(图1)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图2)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地球公转到甲处和丙处相比,杭州正午时物体的影子朝向 (填“相同”或“不同”)。
(2)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D时,杭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
(3)当太阳直射点从D移动到E过程中,我国从 季过渡。
(4)请你在图3中画出地球公转到甲处时的太阳光照图(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太阳光线)。
图3
2、一天中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的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北纬40度(40°N)的小明同学在某一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如图所示)。
(1)这一天中,竹竿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竹竿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关系在 。
(2)图中指向正北方向的箭头是 (选填:“甲”、“乙”、“丙”或“丁”),时间是这一天的 。
(3)如果这个影子测量实验连续做了一年,且图示记录是在春分日做的,则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一天是 (填节气名称)日,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 (选填:“长”或"短”)的。
3、读地球公转(地球位于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位于D处时,日期是 前后;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2)地球位于 (填字母)处时,北极圈以北到处有极昼现象。
(3)地球由D处运行到B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方向是 (选填“向南”或“向北”)。
(4)地球公转至 处时,我国的白昼最长。
(5)当南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时,地球的位置可能在 (填字母)处。
(6)由图可以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相对于公转轨道平面是倾斜的,它指向 。
(7)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