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三章 第3节 化学方程式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 B . 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 . 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 D . 物质W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2、质X在4.8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点燃RO2+2SO2 , 测得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 B .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 . 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 D . 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
3、小乐将蜡烛燃烧后的蜡油收集起来,发现质量变小。关于蜡烛的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蜡烛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故此过程只有化学变化 B . 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C . 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的质量 D . 燃烧后蜡油的质量小于蜡烛的质量,体现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4、关于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 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需要在点燃条件下进行 B . 氢气和氧气参加反应,生成了水 C . 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及生成的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2:1:2 D . 2 份质量的氢气和 1 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 份质量的水
5、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2gA2与80g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为(   )

$B@${0LA0.png

A . 64g B . 80g C . 18g D . 9g
6、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CO2 , 根据生成的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 B .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数 C . 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不同 D . 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
7、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柠檬醛中(     )
A .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 .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 含有的元素无法确定
8、A、B、C三种物质各15克,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克新物质D。若增加10克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克 B . 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克 C . 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 . 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
9、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 . 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推测X的化学式是(   )
A . N2O3 B . NO2 C . NO D . N2O
10、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克的A与10克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克的C和一定质量的D,,小明做实验前发现容器中只有5克B,则最多生成的D的质量为(   )
A . 5克 B . 7克 C . 13克 D . 8克
11、将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 X。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的质量(g)

3.9

9.6

0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0

6.6

2.7

m

A . m 等于 4.0 B . X 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C . X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 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3∶1
12、在反应 2A+B═3C+D 中,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5∶1,已知 20gA 与一定量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gD,则在此反应中 B 和C 的质量比为(   )
A . 4∶19 B . 2∶17 C . 1∶3 D . 3∶5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将6.0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物质的组成元素是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回答: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20

10

30

反应后质量(g)

2

20

50

X

(1)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X=      g;
(2)该反应中甲和丙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3)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3、在 2A+6B=2C+3D 反应中,54克A在400克B中完全反应,生成264克C和6克D,则有       克B参加反应,反应中A 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4、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0克,放入一个大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反应前的温度,称得残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70克。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      克?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      克?
5、在反应A+B=C+2D中,已知2.9gA跟4.9gB完全反应,生成6.0gC,又知道D的式量(相对分子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益阳市桃江县硫铁矿厂开采的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是生产H2SO4的重要原料。利用黄铁矿生产H2SO4的第一步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X。所得产物Fe2O3是冶炼铁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则S的化合价为      
(2)X的化学式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


(1)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        (1)
A . 锥形瓶质量 B . 气球质量 C . 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 . 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2)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

天平向右倾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3)小李和同学们针对问题改进了装置,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再次探究,发现天平保持平衡,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CuO)、水、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      种元素组成。
2、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同学们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选用药品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甲乙两实验中发生了相同的化学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但化学反应结束后称量,发现甲实验中天平指针偏右,而乙实验中天平仍然平衡,分析其原因是      
(2)丙组同学完成镁带燃烧实验后发现镁带质量增加了,你认为镁带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选填“符合”或“不符合”)
3、甲乙两位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甲同学:①按图1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粉末,注射器吸入少量稀盐酸;

③将装置放在天平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④快速下推注射器活塞,使反应发生,此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⑤反应结束后,再进行第2次称量,发现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于是证明质量是守恒。

(2)乙同学: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称量反应物至天平平衡,然后将气球中的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再次称量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倾斜,得出质量并不守恒。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4、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验证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如图,小科将适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团棉花并测出试管、棉花与药品的总质量为m。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后,测得量筒中气体体积为V,再次测得反应装置与物质总质量为m2,已知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为p。据此请回答:

(1)实验中用量筒收集气体的好处是      
(2)实验中,试管口内壁附着紫红色小液滴,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发现: ,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3)
A . 试管中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 B . 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 C . 未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就读数 D . 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某学习小组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O2 , 收集到4.8gO2后停止加热,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0g,继续加热至不再产生O2 , 最终剩余固体质量为23.2g,试计算(不考虑O2的损耗);
(1)两次生成O2的总质量为      g.
(2)理论上可回收到Mn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       +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2)请计算9.6 k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下 第三章 第3节 化学方程式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