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一章第6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下列可用于制造啤酒的是( )
A . 酵母菌 B . 青霉菌 C . 醋酸菌 D . 乳酸菌
2、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霉菌都是对人体不利的,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可能致癌 B . 细菌是单细胞个体,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C . 春天可以到野外采食真菌,野外的真菌鲜美,可以随意食用 D . 蘑菇和腐生细菌一样,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3、买回葡萄后,我们常常发现葡萄皮上有一层白霜,经研究后发现上面有一种微生物,利用它可以在家里自酿葡萄酒,这种微生物其实是( )
A . 乳酸菌 B . 野生酵母菌 C . 枯草杆菌 D . 葡萄皮上的霉菌
4、通过探究发现,霉菌适宜生活在有机物丰富、温暖、潮湿的地方。为了防止食品长霉,你认为食品最好保存在下列哪种环境中( )
A . 低温、潮湿 B . 低温、干燥 C . 温暖、干燥 D . 温暖、潮湿
5、细菌、真菌等以腐生生活为生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A . 吸收光,能制造有机物 B .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 . 分解动植物尸体,把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 D . 为生产者提供能量
6、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各种现象可能会出现的是( )
A . 生物尸体极易腐烂 B . 植物、动物大量繁殖 C . 人类不再会患病 D . 植物的营养来源发生困难
7、将某种细菌接种到盛有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无菌环境下培养24h。其处理方法、培养温度和现象结果如表所示,表中不能成为对照组的是(注: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 )

编号

处理方法

培养温度

现象结果

接种细菌

40℃

全部表面变浑浊

接种细菌,上面覆盖醋酸

40℃

全部表面变清晰

接种细菌

0℃

全部表面变清晰

不接种细菌

40℃

全部表面变清晰

接种细菌,上面盖上吸有抗生素的纸片

40℃

纸片周围清晰,其余表面浑浊

A . 编号①和编号② B . 编号①和编号③ C . 编号①和编号④ D . 编号②和编号⑤
8、如图是小明设计的一种食物保存方法。把食物充分加热后冷却,放在盆A中,用盆B倒扣上,再在盆A中加入适量清水,食物可保存2~3天。据此,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 . 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 . 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D . 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9、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
A . 大肠杆菌 B . 木耳 C . 酵母菌 D . 青霉菌
10、下列不属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的是( )
A . 乳酸菌制作酸奶 B . 草履虫净化污水 C . 甲烷菌生产沼气 D . 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11、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细菌、真菌都十分微小,肉眼无法看到 B . 结核杆菌属于细菌 C . 酵母菌属于真菌 D . 细菌、真菌可以分解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尸体
1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做了以下实验,本实验可以探究什么问题( )

A . 微生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B . 微生物生长与水的关系 C . 微生物生长与面包的关系 D . 微生物生长与空气的关系
13、下列细胞结构图中表示真菌的是( )
A . B . C . D .
14、小茗在学习过生物分类后,尝试对已经学过的6种微生物进行分类,将青霉、匍枝根霉,酵母菌,蘑菇分为一类,细菌放线菌分为另一类,请问他的分类依据是( )
A . 细胞膜的有无 B . 细胞结构的有无 C . 成形细胞核的有无 D . 细胞壁的有无
15、在以下生物中,细胞内存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是( )
A . 细菌 B . 病毒 C . 蘑菇 D . 衣藻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春见耙耙柑”保存不当,其表面会出现绿色菌体——青霉菌。
(1)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它与细菌的结合差异主要体现在青霉菌具有      
(2)某同学从发霉的耙耙柑上提取到青霉菌,放在无营养物质的培养皿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较长时间后观察,发现青霉菌死亡,其原因是      
2、鉴洋湖湿地公园位于黄岩院桥,公园内生态良好,生物种类繁多,人称“黄岩的沙家浜”。
(1)公园内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      
(2)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园内各种生物间的关系,工作人员对各类动物进行了解剖分析,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根据表格,写出野猫得到能量最多的食物链      

动物灯群

消化道内容物

植物

蝗虫

鱼类

鸟类

蝗虫

鱼类

鸟类

野猫

(3)公园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清除了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      (选填“会增强”、“会减弱”或“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4)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蛙和鸟类可能的关系是      。 (4)
A . 共生 B . 寄生 C . 竞争 D . 捕食
3、香菇,又名香蕈,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珍贵食用菌。我国栽培香菇约有800年历史,是世界上栽培香菇最早的国家。
(1)香菇这种大型食用菌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      的细胞核。
(2)将香菇的菌盖平放在白纸上,让菌褶向下,盖上倒扣的玻璃杯。隔两三天后揭开玻璃杯,拿起香菇,在白纸上可以看到采集到的      ,香菇靠它实现快速繁殖。
4、  2019年8月, 中央圣马丁大学的Rosie Broadhead提出创意:用活的细菌来“编织衣服”,以带来一些特别的效果,比如说减轻狐臭……活细菌能被汗液激活,对有害的细菌进行控制,不但能减少诸如狐臭之类的异味,还能改善皮肤的免疫系统。
(1)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      生物。
(2)该生物是通过      进行繁殖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5、如图所示,是一种木腐食用菌——猴头菇,因形似猴头而得名,是一种珍贵的食材。现代医学陆续证明猴头菇还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等疾病。

 

(1)猴头菇作为一种食用菌,和蘑菇一样也是利用      进行繁殖。
(2)引起胃溃疡常见的原因之一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从细胞结构上看,幽门螺杆菌细胞与猴头菇细胞的区别是:幽门螺杆菌没有      
6、与真菌相比,细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      。由于细菌和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一般要依赖现成的      生活。
7、使肉发臭的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属于      (选填“细菌”或“真菌”,下同),使面包发霉的是一种霉菌,霉菌属于      ,我们平时吃的蘑菇、香菇、木耳,都是大型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多种特色水果,如奉化水蜜桃、宁海白枇杷等,汁多而味甜,富含各类矿物质和维生素。
(1)吃水果时流出的甜汁主要来自于水果细胞的      。(填细胞结构名称)
(2)这些水果富含糖类等营养物质,糖类主要在消化系统的      中被消化和吸收。(填器官名称)
(3)果农摘下水果后,通常将水果低温储藏,目的是为了减弱水果的      作用,延长水果保鲜期。
2、毛豆腐是汉族的传统名菜,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以人工发酵的方法,给白坯接种霉菌,不久之后就会长出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所以烹饪后味特鲜。

(1)制作毛豆腐所用的霉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      
(2)毛豆腐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主要在消化系统的       (填器官名称)中被吸收。
(3)白坯上长出的白色茸毛即为霉菌的菌丝,霉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

四、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

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______


(2)
A . 瓶子的大小 B . 细菌的有无 C . 肉汤的多少
(3)乙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则是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5)“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


(5)
A . 巴氏消毒法 B . 腌制法 C . 脱水法
2、某班同学做“硬币上有细菌和真菌吗?”的探究实验,甲、乙两组试验步骤如下表:

甲组

乙组

1

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

取一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

2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②号培养皿不做处理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

3

①号、②号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持一致

把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

4

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同学均对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2)甲组同学设置的①号和②号培养皿的目的是      
(3)推测甲组同学在实验中,能在      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
(4)甲组同学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在相同编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都能观察到菌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乙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步骤不科学,原因是该组实验步骤中      
3、甘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资料显示甘草中的药物成分对细菌生长起抑制作用。而这些药物成分易溶于酒精当中。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⒈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后加入酒精,在室温下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浸出液,并配制质量分数分别为1%,2%,4%,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

⒉取5个相同的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放入相同体积和浓度的大肠杆菌培养基。然后在1号培养皿中滴入0.1mL的   待填   , 在其余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滴入0.1mL的不同质量分数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加盖后将它们放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结果记录如下:

培养皿编号

1

2

3

4

5

甘草酒精浸出液的质量分数

0

1%

2%

4%

8%

抑菌圈的直径(mm)

0

2.88

6.08

6.05

6.06

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说明甘草的抑菌作用。
(2)设置第1组实验是为了与后面几组形成对照,应该在1号培养皿中滴入0.1mL的      。(选填“清水”或“酒精”)
(3)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大蒜是很好的营养品,它的营养价值高于人参。通常人们还认为大蒜可以杀菌,针对这种说法,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大肠杆菌(一种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寄居细菌),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取大小相等的6张滤纸片,其中4片浸泡于大蒜汁中,另外2片浸泡于无菌水中。他们选用“无菌水”浸泡的目的是      
(2)然后在涂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依次放置4片浸有大蒜汁的滤纸片和2片浸有无菌水的滤纸片,将培养基置于37℃恒温环境中培养。你认为温度选择37℃的原因是      
(3)培养24小时后,培养结果如图所示,实验小组据此得出结论:      
(4)根据这个结论,你可以提出什么饮食方面的建议?      
5、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且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min,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实验中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2)
A . 室温保持在25℃ B . 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 . 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 . 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5)丙装置中的肉汤仍未变质的原因是      
6、为了验证“细菌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探究小组各抒己见,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如表)。请分析作答:

方案

甲组处理

乙组处理

备注

放在无菌条件下

暴露在空气中

1.将同一树种的落叶均分为甲、乙两组

2.实验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暴露在空气中

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灭菌后接种细菌并放在无菌条件下

(1)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并只能滴加蒸馏水?      
(3)表中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该方案中的对照组是      (选填“甲”或“乙”)。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一章第6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