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二章 第6节透镜和视觉(特招集训)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 )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l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 , 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在其主光轴上的S′点;当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可判断,该元件一定是( )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如图,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与空气泡相对应的位置上,有一椭圆黑影,而其它部分竟是一条与试管平行的亮线.这是因为试管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 透镜,而气泡与周边的水组成 透镜.如果把白纸从靠近试管向下移动到较远处,亮线的粗细将如何变化? 。
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再进行一个实验: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看它们的焦距是否相同.你觉得红光的焦距 紫光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 。
荣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甲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依次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并总结出成像规律。据此判断实验中物距是如何选取的?
① 放好酒精棉后,移动凸透镜直至太阳光经透镜后在酒精棉上形成 的光斑。
② 若在同样环境下,放好酒精棉,选用图示中哪个凸透镜更容易点燃酒精棉,说明理由(忽略光从透镜传播到酒精棉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物理兴趣小组想知道某只透镜的焦距f为多少,做实验甲,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min,绘出图纸乙,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 ;
将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u+v),绘出图线丁(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 (用f表示).
经“百度”发现,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
, 结合丙、丁两图,可知当物距u=1.5f时,n= .
三、解答题(共1小题)
资料1:光从一种物质斜射人另一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而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的;
资料2:一般情况,光从密度较大的介质斜射人密度较小的介质会偏离法线而改变传播方向(如右下图):
资料3: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低,在一定的高度内,高度越高温度越高,导致空气的密度不同。
回答以下问题:
四、实验探究题(共8小题)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如图所示。
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
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 而形成的 像,真正的虾在水中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 B (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 (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cm B.7cm C.9cm D.10cm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 (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 (左/右)移

在 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等。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f物(厘米) |
| 两镜之间距离(厘米) | f目(厘米) | | 像放大倍数 |
1.6 | 0.625 | a | 5 | 0.2 | 50倍 |
2 | 0.5 | b | 5 | 0.2 | 50倍 |
1.6 | 0.625 | a | 2.5 | 0.4 | 100倍 |
2 | 0.5 | b | 2.5 | 0.4 | 100倍 |
X | 1/X | a | 5 | 0.2 | 200倍 |
0.5 | 2 | b | 5 | 0.2 | 200倍 |
表中的X的数据为 。
实验 次数 |
焦距 f(cm) |
物距 u(cm) |
烛焰高度 (cm) |
像距 v(cm) |
(?) (cm) |
1 |
5 |
30 |
4 |
6 |
0.8 |
2 |
10 |
30 |
4 |
15 |
2 |
3 |
15 |
30 |
4 |
30 |
4 |
4 |
20 |
30 |
4 |
60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