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专题03:植物的有性生殖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我们所食用的大米(如图)是不能萌发的,但仅去除稻谷外壳且保留其他各部分的糙米仍具有萌发能力。则大米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

A . 果皮 B . 种皮 C . D . 种子
2、永嘉白枇杷清甜可口,滋阴润肺。下列花的结构中,能发育成白枇杷果实的是( )
A . 子房 B . 胚珠 C . 受精卵 D . 雄蕊
3、如图简要描述了大豆的生命周期,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图示①→②过程所需的环境条件就是温度和水分 B . 图示①→②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C . 图示④→⑤过程中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 D . 图示⑤(豆荚)是由图示④中的胚珠发育形成的
4、将多肉植物的一小片叶放在比较湿润的土壤中,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长成一株小多肉植物,下列繁殖方式与培育多肉植物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 . 用嫁接的方法培育果树优良品种 B . 克隆技术出生的多莉羊 C . 采用人工授粉培育杂交水稻 D . 马铃薯发芽生根,长成新植株
5、如图为碗豆果实示意图,豌豆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能将种子弾射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②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 B . 豌豆不能依靠自身力传播种种子 C . ①和②共同构成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D . 图中5枚种子,需要子房、胚珠、花粉的数量分别是5、5、5
6、如图为某花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 . 此花的主要结构时雌蕊和雄蕊 B . 在开花时期,雨天多于晴天会影响过程① C . 完成受精后③凋落,④⑤能继续发育 D . 图中②将发育成果实
7、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的谜底是花生的果实。参考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

A . ①是子房壁,发育成花生的果皮即“红帐子” B . ②是花生的种子,它里面的胚即“白胖子” C . ③是花生的果实,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D . 花生油主要来自于花生种子的胚芽
8、下列有关花和果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花完成传粉后就能结出果实 B . 能结出果实的花都有雄蕊和雌蕊 C . 花和果实都属于器官 D . 果实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
9、园艺中经常对花卉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据图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甲和乙必须是同一种植物 B . 甲必须带芽 C . 甲和乙合在一起时,必须使两者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因此用绳捆扎 D . 乙的根吸收水分肥料是生长的必要条件
10、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等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运输到植物各处的 B . 图甲中的①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③发育而来的 C . 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 D . 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用油,它主要来自图丁中的④子叶
11、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受精卵中贮存有遗传物质 B . 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于① C . ②表示种子的形成过程 D . 在有氧和适宜温度下大豆种子即可萌发
12、中国人精于饮食,喜食瓜子。图中的甲发育成一粒带壳葵花籽,乙发育成一粒南瓜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葵花籽和南瓜子分别是由植物的胚珠和子房发育而来的 B . 向日葵和南瓜都属于被子植物的双子叶植物 C . 开花后要经过传粉、受精才能形成葵花籽和南瓜子 D . 向曰葵和南瓜的花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13、西瓜是夏季有名的“解暑圣品”,下列结构能发育成西瓜中“果肉”的是( )

A . 子房 B . 子房壁 C . 胚珠 D .
14、如图简要描述了大豆的生命周期,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图示①②过程所需的环境条件就是温度和水分 B . 图示①②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C . 图示④⑤过程中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 D . 图示⑤(豆荚)是由图示④中的胚珠发育形成的
15、为了知道绿豆芽是如何长出来的,小华同学特意向菜市场里卖豆芽的老伯咨询。老伯伯告诉他,要想得到又长又白的豆芽,需要将绿豆种子放在底部有孔的塑料桶内,上面再盖一层布。要经常浇水,但又不能将绿豆泡在水中。不浇水时将桶盖好,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不多久就会长出豆芽。由此看来,下列哪项不是绿豆种于萌发的必需条件(    )
A . 水分 B . 空气 C . 阳光 D . 适宜温度
16、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有人选取若干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然后放在同一环境中分别按下列方式培养:①组:常温+湿润的土壤;②组:冷藏+湿润的土壤;③组:常温+干燥的土壤;④组:常温+湿润的土壤十隔绝空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和②能验证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 . ②和③能验证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 . ②和④能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 . ③和④能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现在市场里常见的蔬菜,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原产于中国。例如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时间是1531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如图是一粒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玉米解剖时采用的是      (选填“横切”或“纵切”)的方法。
(2)图中序号[2][3][4][5]合称为       ,将来会发育成幼苗。
(3)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是图中的      (填序号)。
(4)根据图中子叶数目,可将玉米归入      (选填“单”或“双”)子叶植物。
2、如图是验证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装置,现把它放置在温暖的地方,请分析:

(1)A种子      萌发,B种子      萌发,C种子      萌发。(填“能/不能”)
(2)比较            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水分;比较            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空气。
(3)若要使贮藏的种子不发芽,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我国唐代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桃花盛开”的现象。
(1)“桃花盛开”成为山寺四月间特有的美丽景色,这反映了生物能      
(2)“桃花盛开”并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3)“桃花盛开”是为了吸引昆虫传粉,所以桃花是      花。
4、有人在路边发现一种新的植物品种,植株矮小,叶片似兰花叶片,根为须根系,生长于阴暗潮湿的山涧边,每年三四月份开花,花瓣呈须状。请推测这属于      植物,它的花瓣基数为      
5、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大小相同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装置

场所

黑暗中

黑暗中

日光下

日光下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种子萌发数量

23

0

24

0

(1)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      
(2)变量为光照的一组对照是      
(3)实验设计中,甲和丁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      
(4)甲组中有?粒种子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        。
6、涌泉蜜桔近年来深受温州消费者欢迎。
(1)蜜桔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
(2)蜜桔经常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右图为嫁接过程示意图。

A插进B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它们的      (茎中的结构名称)紧密结合,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

(3)如果A是品种“本地早”的接穗,将其嫁接到B“槾桔”的砧木上,最后结出的果实是      。(填“本地早”或“槾桔”)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如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⑪      蕊由①      、②花柱和③子房组成。
(2)图中⑫是      蕊,它包括⑤      和⑥花丝两部分。
(3)果实是由花的      发育而成的。 (3)
A . 胚珠 B . 子房 C . 柱头 D . 花药
(4)胚珠里面的      发育成胚。 (4)
A . 种子 B . 果实 C . 果皮 D . 受精卵
(5)花粉落到雌蕊的       (填标号)上的过程就是传粉。
(6)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      
2、有些绿色开花植物的子房内只有一个胚珠,而有些植物的子房内有两个或多个胚珠。右图为两种不同植物的子房削面图,其柱头上各落有同种植物的4个花粉粒。请分析回答:

(1)无论是单胚珠植物还是多胚珠植物,它们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      开始的。
(2)如果A、B柱头上的花粉粒都能萌发出花粉管并抵达子房内,则出现瘪粒的可能性较大是图      所示的子房。
(3)为防止瘪粒现象,在农业生产上常采取      的办法,以提高结实率。
3、许多植物会开出鲜艳的花朵,花朵凋谢后结出可口的果实,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虫媒花开花,具有色艳、花香、蜜甜的特点;很多果实发育成熟后,果皮的颜色变得鲜艳、果肉变软,并散发出香味,吸引鸟儿来取食。

材料2:连续阴天气,农田中蝴蝶、蜜蜂等昆虫数量显著下降。


(1)如图甲所示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某地主要天气情况图。农民发现该地的果实数量比同期的数量明显减少。请你解释果实的数量明显减少的原因      
(2)果实成熟后果皮的颜色变得鲜艳、果肉变软,并散发出香味。科研人员对鸟类取食桑树果实、传播桑树种子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同时对不同情况下的桑树种子的萌发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请你分析鸟类的取食行为能提高种子萌发率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盟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回答:

装置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志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种子萌发数量

24

0

23

0

(1)根据小科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了水分和      是否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分析比较实验甲和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已知实验中空气充足,丙实验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       
2、小金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材料:黄豆、烟草及其他材料

实验步骤: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

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表: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长/cm
1 0% 10
2 40% 4
3 70% 1.2
4 100% 0.5
(1)该实验通过      判断烟草浸出液对种子幼苗生长的影响
(2)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      
(3)5天时间内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4)如果使上述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适性还需进行的实验      
3、幼苗的出土率是否与种子种植的深度有关?为研究这一问题,小科展开了相关的探究。将相似的120粒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在相同砂土中按不同深度种植,放置在相同且适宜萌发和生长的条件下。连续观察15天,发现只有三组有幼苗先后出土,如图所示。在第15天对所有幼苗进一步观察发现,除幼苗胚轴的长度不同外,各组幼苗的出土数量、未出土幼苗生长状况、子叶大小等也有差异,如下表所示。

(1)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①      :②当绿豆种子种植深度超过11cm后,随着种植深度的增加,幼苗的出土率将会      ,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2)第15天,取甲、乙、丙三组幼苗各10棵,分别测定各组有机物总含量,则      组的有机物含量最高,根本原因是      
4、盐度,即水体中的含盐量,是一种非生物因素。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⑴提出问题: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⑵作出假设: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⑶器具材料:正常的大豆种子100粒、清水、10%食盐水

⑷实验步骤:

①将大豆种子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浸泡在10%的食盐水中,B组浸泡在      中,均相同条件下浸泡6小时左右。

②将浸泡后的A、B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注明A与B,再将A、B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在A、B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这样的两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      组,对照组是      组。

③两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

⑸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      大豆种子的萌发;

②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      大豆种子的萌发;

③如果种子萌发数A与B相差无几,说明10%的食盐水对大豆种子的萌发      

5、小柯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验材料:黄豆、烟草及其他材料

探究步骤: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萌发率

1

0%

100%

2

40%

95%

3

70%

65%

4

100%

35%

(1)本实验中编号为      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2)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      
(3)步骤Ⅲ中放了20粒种子而不是1粒的目的是      
(4)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专题03:植物的有性生殖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