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三章 第6节摩擦力(中等难度)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近年来,一些运营者将车辆加长加高、增大载重量,致使有些交通拥挤的路段不堪重负,伤痕累累。交通部门及时出台限制非法加长、加高车辆的交通规则,这主要是考虑到下列中的( )
A . 超载费油,浪费能源 B . 超载速度慢,时间就是金钱 C . 超载对路面的压力大,摩擦力大,损坏路面 D . 超载,司机控制方向盘费力
2、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


A . F1=F2>F3 B . F1>F2>F3 C . F2>F1>F3 D . F1<F2=F3
3、如果没有摩擦,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 ( )
A . 用绳子捆绑物体捆不牢 B . 走路无法前进 C . 用很小的力可拉动很笨重的东西 D . 朝墙上扔玻璃杯,杯子不会破
4、下图中物体与地面(或斜面)间的接触面是粗糙的,则物体m没有受到摩擦力的是( )
A . B . C . D .
5、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不打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面对鞋底的摩擦方向后,阻碍人前进 B . 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向前,推动人前进 C . 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减小,人更容易前进 D . 鞋底花纹磨损后,摩擦力增大,人更难以前进
6、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但他所受“摩擦力﹣时间”图象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所示,若将之补充完整,应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7、如图,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重 30 牛的物块在 AB 段受 F=10 牛的水平拉力作用,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到 B 点时撤去水平拉力,物块仍继续运动,到 C 处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 B . 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20 牛 C . 在 BC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 D . 在 C 点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30 牛
8、木块置于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 F 作用于木块时,木块恰好能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采取下列措施后使木块仍在拉力 F 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A . 按 aa'线切除木块的上部 B . 按 bb'线切除木块的左部 C . 按 cc'线切除木块的右下部 D . 按 cc'线切除木块的右下部后,再将切除部分放到木块的上部
9、一箱子里装着一些木块,箱子在 F=30 牛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从箱子里取出一部分木块,拉力 F 增大到 40N,则箱子所受摩擦力将( )
A . 不变 B . 减小 C . 增加 D . 无法确定
10、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受到(      )
A . 重力、支持力、向前的摩擦力 B . 重力、支持力、向后的摩擦力 C . 重力、支持力、汽车对它的牵引力 D . 重力、支持力
11、临近考试,许多同学的案头上都积累了厚厚的书本和资料,如图所示。小玲发现抽出数学试卷比抽出科学试卷要困难一些。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 科学卷的惯性较小,较易抽出 B . 数学卷的质量较大,较难抽出 C . 科学卷的表面光滑,摩擦力小,较易抽出   D . 数学卷受到压力大,摩擦力大,较难抽出
12、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把货物运到高处,货物在皮带上没有滑动,则货物受到的摩擦力(    )

A . 是滑动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 B . 是滑动摩擦力,有向沿皮带向上 C . 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下 D . 是静摩擦力,方向沿皮带向上
13、下列图示中的物体或情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 轴承中的滚珠可以滚动 B . 冰壶表面打磨的很光滑 C . 磁悬浮列车车身不接触轨道 D . 自行车轮胎表面的花纹凹凸不平
14、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运动的物体一定受摩擦力 B . 静止的物体之间没有摩擦力 C .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D .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
15、下列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 B . 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花纹   C . 乒乓球拍上黏贴橡胶 D . 黑板檫使用粗纤维做擦面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2013年男子冰壶世锦赛在加拿大维多利亚进行.北京时间4月6日,中国男队在循环赛末轮以8:5击败芬兰队,以6胜5负的成绩排名第六,无缘四强.但综合两届世锦赛,中国队成功拿到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门票.如图所示是我国选手比赛时的一个场景.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的冰熔化成薄薄的一层水,使“干”摩擦变“湿”摩擦,这样就能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1)由此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天里注意行车安全,常在高速公路旁设置“雨天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这是因为雨天汽车所受的刹车阻力较      ,刹车后行驶距离更      ,所以要减速慢行.
(2)如果给你一块玻璃板、水、带钩的小木块和弹簧测力计,验证“湿”摩擦力小于“干”摩擦力.请你将下面实验补充完整.

①把小木块放在水平玻璃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小木块做      运动,读出测力计示数F1

      ,读出测力计示数F2

③若      ,则“湿”摩擦力小于“干”摩擦力.

2、如图所示,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3、如图所示矿泉水瓶的总质量为500g,用手握住竖直的矿泉水瓶不动,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大小为      N(g取10N/kg),如果增大握力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4、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过程中(如图甲)      摩擦力的作用;物体随着倾斜的传送带一起匀速向上运动过程中(如图乙)      摩擦力的作用。(选填“受到”或“不受”)

5、如图所示,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和木板,实验时必须使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      相同,实验时发现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距离越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它将做      

6、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作用如图甲所示;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从t=0开始,小金同学每隔2s记录的物体位置和时刻如图丙所示。则物体在第3秒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第9秒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物体第16秒末撤去力F,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如何改变?      

7、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笔头与黑板产生的摩擦属于      摩擦;学生用圆珠笔在作业本上写字,圆珠笔的笔头与纸之间的摩擦属于      摩擦;用卷笔刀削铅笔时,它们之间的摩擦属于      摩擦。
8、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分别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 的 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小车三次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将做      运动。
(2)完成上述实验后,他们取来一个小球和木块,将小球从斜面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将水平长木板上的木块由A位置撞至B位置,如图乙所示。 完成后,保持木块在B位置不动,取回小球置于斜面同一位置重复上面的操作,如图丙所示。这是在      相同的条件下,探究小球的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在这两次实验中,      (填“乙”或“丙”) 图中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更大一些。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在运送的大石块下面垫上圆形滚木。北京故宫有一整块 雕龙的大石阶重30多吨,在没有大型起重工具的情况下,据说是在冬天运送的,首先在地上泼水,结冰后再推拉行运。以上做法分别利用了什么原理?

2、

“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等科学家不断完善的过程

(1)伽利略经过如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结合伽利略的结论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

(2)笛卡尔在伽利略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点的方向,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相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笛卡尔的观点有什么不足?                 

3、

 如图所示,A处于静止状态,B在拉力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和支持力N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图中已标出).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为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三次实验中均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拉动木块A
(2)丙图中,若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此时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      (变大/变小/不变)。
(3)本实验探究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
2、小林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摩擦力,此时木块做      运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金想从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款运动鞋中选一双鞋底更粗糙的参加拔河比赛。他借助所学物理知识来判断哪双运动鞋底更粗糙做了如下实验,请你与小金一起完成实验:

(1)小金向运动鞋中放沙袋用电子秤称量,使两只运动鞋的      相等,其实验目的是      
(2)把运动鞋分别放到同一水平地面上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运动鞋做      运动,分别测出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F , 根据F      F(选填“大于”或“小于”)小宝推断出甲款防滑运动鞋底更粗糙。
4、小柯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设计了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四次实验,四次实验均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

(1)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2)小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时,他先将木块切去一半,以减小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再匀速拉动木块,如图丁所示。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老师认为他的结论不可靠。小柯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时,小柯选择了甲、乙实验,甲实验中木块的运动速度为v1 , 乙实验中木块的运动速度为v2 , 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3)
A . v1一定大于v2 B . v1一定小于v2 C . 一定等于v2 D . 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4)在进行乙实验时,小柯突然想到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与速度有关,于是他加速拉动木块,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3.6N,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三章 第6节摩擦力(中等难度)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