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三章 第7节压强(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利用废弃饮料瓶可以研究液体压强的一些特点。小刚在饮料瓶周边不同高度,打了几个对称且相同的小孔,当瓶里装满着色的水后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表明在液体内部( )

A . 只在水平方向有压强 B . 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C . 同一深度朝不同方向压强大小相等 D . 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能是用来研究( )

A .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 .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 .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面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D .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跟容器的形状和底面积的大小也有关 B . 液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则液体的压强也一定越大 C .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但液体内部不存在压强 D . 同种液体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4、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橡皮膜向瓶内凹陷得更多的是( )

A . 第一次 B . 两次凹陷得一样 C . 第二次 D . 橡皮膜不会凹陷
5、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

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6、坦克用履带代替了轮子,履带上有几条棱凸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履带和棱都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B . 履带和棱都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 . 履带为了减小压强,棱为了增大摩擦  D . 履带为了减小压强,棱为了增大压强
7、一张报纸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为p1 , 将这张报纸对折后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为p2 , 将这张报纸撕去一半后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为p3 , 则p1、p2、p3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 p1=2p2 B . p1=p2/4 C . p1=p3/2 D . p1=p3
8、下图中,属于减小压强的事例是(   )
A . 注射器针很尖 B . 刀口很薄 C . 书包带很宽 D . 压路机碾子质量很大
9、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 .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 .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 .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 . 无法确定甲乙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10、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 F1 , 压强为 p1 , 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 F2 , 压强为 p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1<F2 B . Fl>F2 C . p1<p2 D . p1>p2
11、如图所示为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A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 , 则( )

A . pA=pC B . pA>pC C . pB=pC D . pB<pC
12、如图所示的四种关于固体压强的现象中,其中一种与其他三种现象不同的是( )
A . 用刀切苹果 B . 吸管一端做成尖形 C . 铁轨铺在枕木上 D . 针头做得很尖
13、如图是三峡水电站的拦河大坝,决定大坝坝底所受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 . 大坝的高度 B . 水库中水的体积 C . 水库中水的质量 D . 水库中水的深度
14、有资料说明,在刮龙卷风时,其中心大气压强可以达到9×104帕斯卡。在一座面积为200米2的简易厂房中,当时的大气压强是1×105帕斯卡,如果此时龙卷风中心从厂房房顶上方刮过,那么在厂房房顶上受到的作用力可能是(   )
A . 方向向上,2×106 B . 方向向下,2×106 C . 方向向上,1.8×107 D . 方向向下,1.8×107
15、新冠重症监护室采用负压病房,负压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气压,不让病房内被污染过的空气泄露出去,下列物体内部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 . 充满气的自行车轮胎 B . 烧煮中的高压锅 C . 未开封的雪碧瓶内的气压 D . 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部的气压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

底面积不等的甲乙两个柱形容器,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可能使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的方法是: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相同       (选填“体积”、“质量”)的水和煤油.

2、如图,液压机活塞A,B处于平衡状态,活塞B的面积是A10倍.现用30N的力竖直向下压活塞A,为使活塞仍在原位置保持平衡,竖直向下压活塞B的力应为      N。


3、

如图是一种用于野外获取饮用水的吸水装置,其直径为 31mm,长160mm,质量为60克,可随身携带。它采用活性炭复合滤芯和0.01微米超滤过滤,能够去除水中99.99%的有害病菌,同时能够过滤残余重金属,因此再脏的水都可过滤消毒成可饮用的水质,所以被称为生命吸管。


(1)生命吸管净化水质的方法是属于物理变化,其中活性炭起到      和过滤的作用。

(2)生命吸管的操作方法很简单,只要把吸管一端伸进水里,另一端用嘴一吸,水就能吸入嘴里了。水能吸入嘴里是由于      的作用。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且装有相同深度的水,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铁球分别浸没在三个容器的水中(铁球未碰到容器底),水也均没有溢出,此时,水对三个容器底的压强最大的是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小的是      

5、某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1×104Pa,它的物理意义是      
6、如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地上运送巨木的情景。架在支架上的横杆属于      杠杆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支架下面垫有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      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7、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_x0000_i1036

(1)在图乙中,将橡皮膜先后放在a、b位置处可知,同种液体,      越大,压强越大,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2)为了探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还需将橡皮膜放在图丙中      (选填“c”或“d”)位置处。
8、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这是通过      的方法来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9、跳绳为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当参加测试的同学抬起一只脚后,对地面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如图为一种登冰山用的冰爪,它可以套在登山者的鞋上,由于冰雪很滑,穿上冰爪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冰爪做得非常锋利,是通过      的方式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使冰爪能很容易地插入冰雪中。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小明的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m2 , 求:

(1)小明受到的重力是多少N?

(2)双脚站立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

2、

如图甲所示,有一种圆柱形薄壁烧杯,它的底面积为50cm2 , 烧杯自重1.2N,置于水平桌面上,在烧杯内倒入200mL的盐水时,杯底所受盐水的压强为440Pa.(g=10N/kg).求:

(1)烧杯内盐水的密度;

(2)烧杯对桌面的压强;

(3)如图乙所示,把一个鸡蛋轻轻放入盐水中,鸡蛋刚好悬浮,液面上升到250mL刻线处,求鸡蛋的重力.

3、

 如图所示,重500N的小丽同学,在今年中考体育必测项目800m的测试中,以3min20s的好成绩跑完全程.求:

(1)跑前小丽站立地面,他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牛顿?

(2)小丽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4、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块质量为 100 千克、底边为 40 厘米×50 厘米、高 1米的长方体木块。小明用水平推力 F 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 F 和木块前进的速度 v 的大小随时间 t 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 2 甲、乙所示。

(1)木块静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2)在 0~6 秒范围内,木块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时间段有 。
(3)请在图 2 丙中,将 0~6 秒内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补充完整。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

为了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

(1)当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       发生改变.

(2)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       (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       有关.

(3)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时,会看到橡皮膜向       (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       有关.

2、

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S1=100cm2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其底面积为S2=80cm2 , C为压力传感器,用F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h表示木块A的下面与液面的距离,小明同学想利用此装置探究F与h的关系,它先把木块A放入液体中,当木块A静止时,测得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为h1 , 小明再用轻杆B向下压,逐渐改变h的大小,并记录下与之相对应的压力F的数值,依据数据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F﹣h图象,此过程中液体始终没有溢出(不计传感器C和轻杆B的重力和体积g=10N/kg)


(1)除图甲所给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选填A.天平B.刻度尺C.量筒)

(2)观察图象,发现可知:①h1=       cm,木块A的总高度是       cm.②在木块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 木块A所受浮力       , 在木块A浸没后至接触器底之前,压力传感器的示数       , 木块A所受浮力       (以上均选填“增大”“缩小”或“不变”).③木块A的重力是        N.

(3)利用此实验装置可测该液体的密度,其值为        kg/m3

(4)木块A全部浸没液体后,与木块A放入液体前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Pa.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三章 第7节压强(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