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西溪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共20小题)

1、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A . B . C . D .
2、联合国把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钔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对原子质量是258g B . 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原子的质子数为101 D . 原子的中子数为359
3、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这就是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该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

A .   原子核体积很小 B . 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C .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 . 原子核质量比较大
4、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 原子结构 B . 空气成分 C . 结胞结构 D . 注意行人
5、已知反应X+3O2 2C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 C2H6 B . C2H4 C . C2H2 D . C2H6O
6、“ _x0000_i1025 ”和“ _x0000_i1026 ”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7、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H2 B . 2N C . Cu D . O
8、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小球间的短线表示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_x0000_i1031

A . 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 B . 该反应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C . 该反应中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D . 甲物质和丙物质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9、在19世纪,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经测定,锆(Z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氯化物的式量是233。若氧化锆中锆的化合价与氯化物中的相同,则氧化锆的化学式为(   )
A . ZrO2 B . Zr2O C . Zr2O3 D . ZrO
10、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CO2 , 根据生成的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 B .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数 C . 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不同 D . 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
11、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柠檬醛中(     )
A .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 .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 含有的元素无法确定
12、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13、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一定不是单质 B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 .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 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14、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仅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 二氧化碳用来灭火 B . 二氧化碳制成干冰作制冷剂 C . 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 D .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15、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生成的气体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氢气 B . 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 . 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 D . 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16、下列元素分类正确的是(   )
A . 金属元素:钙、镁、钡、铜、铁、汞 B . 非金属元素:碳、氢、氧、氮、磷、金 C . 稀有元素:氦、氖、氩、氪、氯、氡 D .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碘、氟、硒、钙、铅
17、如图为物质、元素及构成微粒的相互关系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a为分子,b为元素,c为离子 B . 由图可知,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 . 原子得到电子可形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可形成阳离子 D . 不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质子数和电子数一定都不相同
18、水是化学实验中常见且用途广泛的一种物质。对下列各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B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变化得到氧气体积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D . 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19、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 B . 水→氢气+氧水(通电) C . 锌+稀硫酸→硫酸锌+氢气 D . 甲烷+氧气→燃二氧化碳+水(点燃)
20、有M、N、X、Y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如表所示,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 该反应生成的N、Y的质量比为9:8 D . M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6分)(共9小题)

1、下列是某同学的作业上写的6个化学方程式:

①Cu+O2 CuO2

②S+O2 SO2↑;

③3Fe+2O2=Fe3O4

④HCl+CaCO3=CaCl2+H2O+CO2

⑤Fe+CuSO4=Cu+FeSO4

⑥4P+5O2 2P2O5

其中“↑”使用不当的是      ,“↑”遗漏的是      ,反应条件未注明的是      ,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化学方程式未配平的是      ,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      

2、用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n个硫原子      
(2)4个硝酸根离子      
(3)氦气      
(4)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3、下列物质中:①洁净干燥的空气②医用酒精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态氧⑤硫酸铜晶体⑥水银⑦二氧化碳⑧高锰酸钾⑨澄清石灰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4、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      
(2)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多种,请写出化合价为+1价的氮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用化学式表示)。
(3)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锫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      
5、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回答:
(1)18O中的中子数是      
(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 , 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      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1)2H:      
(2)H2O:      
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            
8、如图表示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示意图。据此可知:

(1)图中A为      
(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多选)。 (2)
A . 空气是混合物 B . 图中的其他成分指的是稀有气体 C . 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熔点不用,可以分离出A和B D . 电流通过充有稀有气体的灯管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光 E . B气体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9、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O2的质量(g)

3

4

6

SO2的质量(g)

6

8

8

(1)上述实验中,第      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
(2)上述实验中,第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克;
(3)在这三次实验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2分)(共4小题)

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实验一:挤压滴管2,一段时间后,微热燃烧管至80℃。

①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对应的现象是      

(2)实验二:挤压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40℃以上。燃烧管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其原因是      
2、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Ⅰ表示加入药品前的一个操作,其目的是      
(3)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4)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 应制取二氧化碳,因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某小组经研究,用图Ⅱ所示 方法成功制得了大量CO2(反应物为稀硫酸和石灰石)。

①该方法中加热仪器名称是      

②推测: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目的都是      

③思考图Ⅱ方法,你认为相比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其改进的出发点是      

3、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       ;②集气瓶;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时应选用      (填字母标号)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
4、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同时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中注射器活塞与内壁摩擦非常小,可忽略不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将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放入空集气瓶中,塞紧塞子,白磷不燃烧。

步骤3:打开集气瓶塞子,往瓶中倒满80℃的热水,并塞紧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烧。

步骤4:打开K1和K2 , 通过注射器从b管抽水,当瓶中液面刚低于燃烧匙底部时,立即同时关闭K1、K2 , 发现瓶中白磷燃烧,此时读出注射器中水量为V1毫升。

步骤5: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K2 , 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V2毫升。

(1)结合步骤3、4,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2)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用V1、V2来表示)。
(3)小明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21%,原因是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2分)(共3小题)

1、加热10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经一段时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36g。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消耗了多少克高锰酸钾?
(3)若改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等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克氯酸钾?(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2、焦亚硫酸钠有毒,不能直接用于食品加工,市场上有不法商贩用其溶液浸泡生姜,使生姜发黄发亮,食用此种生姜可能使人中毒,已知焦亚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2Ox , 式量是190,请计算:
(1)x=      
(2)焦亚硫酸钠中钠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是      
(3)焦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3、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品牌钙片中碳酸钙含量,取某品牌钙片10克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5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除碳酸钙外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加入稀盐酸次数

0

1

2

3

4

烧杯和所称物质总质量/克

150

198.9

247.8

297.8

m

(1)表格中m的数值为      
(2)计算出该品牌钙片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
(3)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      (可多选)

A.水会蒸发   B.盐酸会挥发   C.钙片没有充分研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杭州市西湖区西溪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