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 第4节 二氧化碳(中等难度)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
对人体的影响 |
1 |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
4~5 |
使人感到气喘、头昏、眩晕 |
10 |
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
资料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靠近地面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会更大。
这两者有矛盾吗?难道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轻?
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某同学设计用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在桌面上固定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将其点燃,用以模拟正在燃烧的物质,用大烧杯模拟小房间。当用烧杯扣住蜡烛后,不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了,随后低的蜡烛才熄灭。结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空气 (选填“重”或“轻”),这是因为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 比空气高的缘故。
三、解答题(共4小题)
收集的方法 |
二氧化碳的纯度 |
排空气集气法 |
71% |
排水集气法 |
87.5% |
【问题】稀盐酸滴入 Na2CO3 溶液中,为什么一开始不产生气泡?
【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复分解反应分析,稀盐酸滴加到 Na2CO3 溶液中,先生成了 NaHCO3 和另一种盐 ★;
【查阅资料】NaHCO3 易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
【实验】为验证反应中是否有NaHCO3 生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 Na2CO3 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刚好有气泡产生就停止滴入。
②将①中所得溶液在低温下蒸发至固体 M 完全析出。
③按如图装置加热分解固体 M,并把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烧杯内A 试液中。
【现象与结论】实验③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口有液滴和 A 试液变浑浊,证实稀盐酸逐滴滴入 Na2CO3 溶液中先生成了 NaHCO3。
【反思交流】
四、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②改进实验是为了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按上图的方法,你认为相比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其改进的出发点是 。
资料一:文献表明1体积水要完全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约7天的时间。如果是1天时间,则1体积水大约只能溶解1/3体积的二氧化碳。
资料二:对任何气体的收集,凡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最好用排水法收集,这样既可以观察集气的快慢,又可以提高被收集气体的纯度。
资料三: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