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 第4节 二氧化碳(优生加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

可以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长颈漏斗下端口有气泡 B . 瓶中液面上升 C . 注射器内有液体 D .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2、将干冰放在空气中,其周围就会产生大量的白雾,因而舞台上常用其制造云雾缭绕的幻境,干冰能产生 白雾是因为(  )

A . 干冰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气 B . 干冰蒸发出大量的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C . 干冰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 D . 干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产生了大量的白色气体
3、实验室制取CO2一般分为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组装仪器;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锥形瓶中放入大理石;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④③⑤ C . ②①③④⑤ D . ②①④③⑤
4、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如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A .     加入药品 B .   收集气体 C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    验满
5、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 . 一般不选用粉末状的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因为二者反应速率太快 C . 能选用石灰石与稀硫酸作原料,生产二氧化碳气体 D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因为都是反应物状态相同且不需要加热
6、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一定是(   )
A . 碳单质 B .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C . 含碳、氧元素的化合物 D . 含碳元素的物质
7、下列四瓶气体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
A . 光滑面朝上 B . 光滑面朝上   C . 磨砂面朝上 D . 磨砂面朝上
8、下列各图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收集、性质的化学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9、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②①④③⑤⑥ C . ②①③④⑤⑥ D . ②③④①⑤⑥
10、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CO2 , 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   )
A . B .    C . D .
11、实验室为了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让制取的气体先后经过甲、乙两装置。下列关于甲、乙两装置导管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

A . a接c B . a接d C . b接c D . b接d
12、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 . 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 . 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 C . 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硫酸 D . 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13、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A . 气密性检查 B . 添加试剂 C . 制取并收集气体 D . 气体验满
14、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 , 你认为小张(   )


A . 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 , 因为CO2可溶于水 B .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 .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 . 选择 A、 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二、实验探究题(共11小题)

1、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b”或“c”).

(2)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      .

2、

关于蜡烛的实验探究:小敏是某班的小小化学家,最近对蜡烛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了系列实验.

(1)点燃一支蜡烛,观察到的现象有      ,其中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2)先用一木筷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了如图(a)上所示的圆弧状焦黑斑,其产生的原因是      

(3)如图(b),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普通漏斗,用一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颈口处,可观察到火焰      ,是由于      .(c)斜插入蜡烛焰心时,观察到漏斗颈口处产生了黄色火焰,这是由于      

(4)如图(d),他在B烧杯中先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分别点燃四支蜡烛,然后在B杯中加入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将C烧杯倒罩在高矮不同的两支蜡烛上.在A、B两烧杯中,蜡烛先熄灭的是      ,是由于      .C烧杯中先熄灭的是      ,是由于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可供选用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药品是      


(2)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是(用仪器的序号回答)      ; 


(3)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 


(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4、小金通过图示两套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已知:

15℃、101kPa 下,1 体积水约能溶解 1 体积的二氧化碳,A 和 B 中质地较软的塑料瓶容积相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且充满 CO2。将 A 的瓶盖打开,加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 1/3 的蒸馏水,迅速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向 B 中也注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 1/3 的蒸馏水,充分振荡。

①A 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其原因是      

②B 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其原因是      

5、小李学习了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及装置如下: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向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试剂瓶中加入的水应是      。 (1)
A . 蒸馏水 B . 自来水
(2)推动活塞时应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

(3)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
6、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装置,以碳酸钙和稀盐酸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比较分析。


(1)小明用图甲和图乙组合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请写出具体操作:      
(2)小红认为用图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比图乙好,你认为她的理由是:       (写出一点)。
(3)实验过程中小红发现反应有快慢,请你列举一种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      
7、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习科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面我们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问题作如下讨论: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它可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通常采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真的就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吗?

资料一:文献表明1体积水要完全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约7天的时间。如果是1天时间,则1体积水大约只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

资料二:对任何气体的收集,凡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最好用排水法收集,这样既可以观察集气的快慢,又可以提高被收集气体的纯度。

资料三: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1)你认为在中学科学实验中是否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你的观点是      
(2)要使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达到最优化,你是否还有更好的建议:      
8、小明在科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1)要制取二氧化碳,小明应该从图①的药品中选择            反应。

(2)选择以上药品的理由是       (填序号)。

①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氯化氢气体混入二氧化碳气体中 ②一般不选用碳酸钠粉末,因为它与酸反应的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 ③可用木炭和氧气反应,因为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 ④可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因为反应的速度适中,条件要求不高,气体产物纯净,易于收集

(3)写出用你选择的药品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4)如图②所示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下同),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9、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二氧化锰样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      
(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

【假设 1】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实验步骤及现象

结论

       

假设不成立。

【假设2】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 B 装置的作用是检验 A 中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      ,实验中乙同学从装置左端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结果观察到 D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 D 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

(3)【结论】通过乙同学的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炭粉与      反应产生了这种气体。
10、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

请回答:

(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是      ; (1)
A . ①与③ B . ①与④ C . ②与③ D . ②与④
(2)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3)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1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在装置A、B、C、D、E中,实验室制取CO2宜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制取SO2 , S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若选择图F装置收集SO2 , 气体应从导管口      (填“b”或“c”)端进入。

三、填空题(共10小题)

1、

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合理改进实验装置,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实验中收集集满一瓶CO2后,应将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      (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2)有两位同学对图甲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进行了简化,简化后的装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其中可行的是      

2、已知A、B、C、D、E、F、I、X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含有相同的元素,A、B、D、E、X为氧化物,F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I为单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X在反应①中起的作用是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D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②:      

3、

实验室采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则发生、收集装置应选择图中      (填字母)装置,该实验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是      


4、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能用到的实验装置.

(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锥形瓶内液体应加至      (选填“a”或“b”)处.

(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      

5、

小组同学分别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收集并检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1)连接AB装置时,应将A装置中的导管连接B装置中的      (选填a或c)。

(2)连接完毕后,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A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②打开a、c,关闭b,向B中集气瓶内充入气体。检验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③关闭a、c,打开b,用冷毛巾捂住B中集气瓶,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装置中烧杯内液面下降,请解释原因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物的状态为            反应,反应      (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简称为固液常温型;又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            溶于水,且二氧化碳还能与水发生反应,所以选择的收集方法只能是      
7、为了制取CO2 , 三位同学分别选择了下列方案:

甲:石灰石 CO2

乙:大理石 CO2

丙:碳酸钠 CO2

(1)以上三种方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方案,原因是      
(2)另两个方案的不足之处分别是            
8、

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A、①   B、②   C、⑤    D、      

9、利用如图发生装置,实验室可用      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画线部分这句话有错误,下列可以代替画线部分的是      

A.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C.锌粒与稀硫酸混合制取氢气.

1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以下八种物质中选择适当填空:“a氧气、b氮气、c高强度陶瓷、d镁、e石墨、f金刚石、g干冰、h石英砂”
(1)用于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是      
(2)可用于航天飞机防热瓦的是      
(3)可用于军事上照明弹的是      
(4)可用作电极的是      
(5)可用于火箭助燃剂的是      
(6)可与氢气合成氨气的是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各 6 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 2 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记录前 18 分钟数据如下。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大理石碎屑生成的 CO2 质量/克

0

1.45

1.75

1.98

2.18

2.30

2.36

2.40

2.40

2.40

块状大理石生成的 CO2 质量/克

0

0.45

0.80

1.10

1.36

1.60

1.81

1.98

2.11

2.20

(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图装置中的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      
(2)结合表格分析,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      克二氧化碳?
(3)当反应进行到18 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写出计算过程)
2、小科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中碳酸钙的含量,利用气密性良好的图甲装置进行实验:①称取石灰石样品6克,加入锥形瓶中,塞紧瓶塞,从左侧持续缓慢鼓入空气;②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盐酸,开始计时;③待装置D总质量不再增加时停止鼓入空气。实验过程中测得装置D增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1)根据图乙,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下列情况中,会导致测得的碳酸钙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①去掉装置A,将空气直接鼓入装置B

②去掉装置C,将B与D装置直接相连

③当气泡停止产生时立即停止鼓入空气

3、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图甲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的“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      仪器相同(填字母编号)。
(2)通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微型”实验装置用量的10倍,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3)用乙装置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消耗了0.73克10%的盐酸。请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
4、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蛋壳的成分开展了有关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蛋壳放人容器中;②往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较多的气泡产生;③……;④得出结论: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如:碳酸钙)。

(1)请补全第③步的实验内容与现象       
(2)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同学们用蛋壳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有关数据如下表:(CO2的密度为2克/升)

蛋壳的质量/克

加入稀盐酸质量/克

收集到CO2气体体积/升

7.5

100

1.1

假设二氧化碳全部是由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小明计算这些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过程如下:

解:设该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 2CO2
100 28
x 1.1升

100:28=x:1.1升

x=3.93,
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0.524

小明的计算过程中存在明显错误,请你通过列式进行计算(保留1位小数)。

5、已知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科学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珍珠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用足量10%的盐酸溶液加入到15克珍珠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实验装置如图甲,有关数据记录如图乙。

请回答:

(1)B装置会出现的现象是      
(2)从图乙信息可知,该珍珠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克;
(3)求参加反应的盐酸溶液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三章 第4节 二氧化碳(优生加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