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 第2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优生加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下列最适宜种子萌发的土壤环境是(   )


A . 潮湿疏松的土壤 B . 潮湿板结的土壤 C . 干燥疏松的土壤 D . 干燥板结的土壤
2、下列各种土壤颗粒中,直径最小的是(   )


A . 砾石   B . 砂粒   C . 粉砂粒 D . 黏粒
3、在土壤的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 . 矿物质颗粒 B . 腐殖质 C . 空气   D . 水分
4、花生具有独特的开花结果方式,在很多地方被称为落花生,根据它的这一特殊性,花生适合生活哪类土壤中?( )

A . 壤土类土壤 B . 粘土类土壤 C . 砂土类土壤  D . 三者都适合
5、研究“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关系”的实验应控制的变量是(   )


A . 大小相近, 同一种类的植物  B . 浇等量的水 C . 不能被雨水淋到 D . 以上都是
6、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


A . 山坡较干的沙地 B . 湿润的粘地 C . 比较干旱的粘土地 D . 河边湿润沙地
7、下列土壤模型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模型是(   )

A . B . C . D .
8、做土壤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条件相同的是(   )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相同 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 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 

  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 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⑤
9、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间⑥水

A . ①③②⑤⑥④ B . ⑥①②③④⑤ C . ④⑤③⑥①② D . ③⑥④⑤②①
10、与土壤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率 B . 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温度 C . 土壤中砂粒的硬度 D . 土壤中黏粒的黏性
11、下列环境中比较容易取得黏粒的是(   )
A . 河边砂堆中 B . 水稻田中 C . 沙漠地区 D . 高山上
12、关于土壤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土壤中矿物质颗粒小,土壤空隙也小,土壤中水少而空气较多 B . 土壤中各成分发生变化,其结构还会在较长时期不变 C . 土壤的矿物质颗粒包括砂粒、粉砂粒、黏粒三种 D . 土壤中含量最高的是矿物质颗粒,它属于有机物
13、粉砂粒的渗水不能说明的是(   )
A . 粉砂粒间有空隙 B . 具有透水性 C . 粉砂粒颗粒较小 D . 具有通气性
14、自然界中最适宜绝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是(   )
A . 砂土类土壤 B . 黏土类土壤 C . 壤土类土壤 D . 人造土
15、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不同地表的水土流失情况(降雨量346毫米),你认为最有利于防治荒漠化的是(   )

地表类型

林地

草地

作物地

裸地

水土流失量/(千克/亩)

4

6.2

238

450

A . 林地 B . 草地 C . 作物地 D . 裸地
16、花生俗称“落花生”,是因为它开花受精后会迅速伸长并钻入土中,然后子房在土中发育成荚果。因此,适于花生栽种并能提高产量的土壤类型应该是(   )
A . 黏土类土壤 B . 砂土类土壤 C . 壤土类土壤 D . 都可以
17、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原因是(   )
A . 植物缺少肥料,妨碍光合作用 B . 植物缺少水分,妨碍光合作用 C . 植物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D . 植物缺少氧气,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18、旱地作物如玉米等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若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则会因水分比例过大,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烂根”。下列土壤中,最适宜玉米生长的是(   )
A . B . C . D . 以上三者均可
19、种植庄稼时,每过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一次中耕松土、除草、施肥,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杂草争肥,二是增加土壤的肥力。上述劳动还有一个目的是使土壤中的(   )
A . 矿物质颗粒增加 B . 水分增加 C . 空气含量增加 D . 以上三种成分都增加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      行为方式等都叫性状。相对性状是指同一性状的不同      形式。

2、经测量,台州某地土壤中沙粒的含量约20%、粉砂粒的含量约20%,黏粒的含量约60%。判断,该土壤的类型为      

3、科研人员在某市选取下列三块土壤栽培引进的美国提子:

A. 砂粒比例较多的山岙坡地

B. 土壤质地比较均匀的平地

C. 河弯内河泥堆积而成黏粒较多的河套地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浇一样的水,施相同的有机肥,完全相同的田间管理,收获时的产量A地最高,C地最低,连续两年都得到相同的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土壤颗粒、水、空气含量角度分析,适宜美国提子生长的土壤性状。      
(2)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种植美国提子,应特别注意的田间管理是(   ) (2)
A . 浇水 B . 施肥 C . 松土通气 D . 排水防涝
4、经测量,某地土壤中砂粒的含量约20%、粉砂粒的含量约20%,黏粒的含量约60%。据图判断,该土壤的类型为      类土壤。

5、根据表中土壤颗粒的分类情况,回答问题:
(1)从池塘底部清理出的淤泥,黏粒含量多,保水性      (选填“好”或“差”)。
(2)如图“桃蛋”是一种多肉植物,它喜欢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环境;它耐旱性强,适应疏松、排水透气性能好的土壤生长。则种植“桃蛋”的土壤中应含有较多的      (选填“砂粒”、“粉砂粒”或“黏粒”)。

(3)土壤根据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的组成比例不同,可以分为砂土类、黏土类、壤土类三种土壤类型。其中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13小题)

1、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了解土壤性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开展了以下实验活动:

①取足量的砂粒、粉砂粒和黏粒,分别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

②将上述三种土壤分装在三只同样大小的花盆内,分别栽培一株大小相近、生长旺盛的同一种植物,相同时间间隔浇等量的水。将花盆放在窗台上,使其照到阳光,但不被雨水淋到,每天观察植物的情况并作观察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要分别栽培三株大小相近的同一种植物?目的是       。

(2)实验中设置“生长旺盛,并能照到阳光”的条件的目的是      ,其好处在于      。              

(3)实验结果是种植在       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这是因为该土壤      

(4)你认为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某课外兴趣小组在某地的一块新开辟的荒地种植西红柿,发现许多幼苗与附近的土壤上长势良好的幼苗不一样,出现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的症状。兴趣小组认为可能是土壤中缺钾。于是取土壤样本带到环保部检测。检测结果认为,导致幼苗长势不良的主因是pH过低,次因是缺钾,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和附近的土壤样本的其他指标非常接近。小组在环保部门指导下进行的实验探究,部分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酸碱调节剂、钾肥、附近的土壤、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大花盆3只、长势良好且株高相近的西瓜苗若干。

过程:①将3只大花盆分为如下三组:

A组:附近的土壤+幼苗10株

B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钾肥

C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细苗10株+酸碱调节剂

②各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1)“兴趣小组认为可能是土壤中缺钾”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1)
A . 提出问题 B . 建立假设 C . 得出结论
(2)为比较三组幼苗的生长情况,应对数据应如何处理?      
(3)请在下图中用柱形表示B、C组的预期实验结果。

3、某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三类土壤颗粒的组成,做了一个实验:称取相同质量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各一份,分别放入大玻璃容器中,注满水后,让颗粒自由沉降,直至上面的水变清。请回答:
(1)称取相同质量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各一份的目的是      
(2)三类土壤在水中自由沉降的先后次序是      ;原因是      。 
4、在土壤渗水实验中,小柯在两只漏斗口分别放进一些脱脂棉花,然后又分别放入砂粒和黏粒,再各倒入半烧杯水。
(1)放入漏斗内的砂粒与黏粒的      必须相等。
(2)脱脂棉花能否用滤纸代替?为什么?      
(3)本实验既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两个装置的渗水量,也可以比较      
5、如图是“气雾立体栽培”装置,以人工创造的植物根系环境取代土壤环境,可有效解决传统土壤栽培中难以解决的水分、空气和养分供应问题,深受眼下爱上阳台“微农业”的居民欢迎。

某同学为了研究“气雾能否解决根部空气供应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两只同样的烧杯,编号甲、乙。

步骤二:量取足量的按照适宜比例调配的营养液,分成两等份。一份营养液直接加入甲烧杯中,另一份通过雾化方式加入乙烧杯中。

步骤三: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加热两个烧杯,比较两个烧杯中产生的气泡数量。

(1)甲在实验中起      作用。
(2)如果气雾能解决空气供应问题,则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3)营养液中溶解的空气较多时,可促进根系的      ,为生命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
6、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株2.3千克的柳枝栽培在装有90.8千克土壤的木桶里,只浇雨水。持续5年,他发现柳树质量增加了76.7千克,而土壤质量只减少了0.1千克。他据此第一次指出“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养料”。到了1699年,英国的伍德沃德改进了海尔蒙特的实验。他利用大小、长势相同的薄荷苗为实验材料,把苗种在水里,控制给水量,并将装置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他选用不同水源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水源(控制水量)

实验次数

实验时间

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

普通水

2次

56天

126

普通水+少量土壤

2次

56天

309

蒸馏水

1次

56天

36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伍德沃德的实验具有创新意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   ) (1)
A . 比较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不能作为得出实验结论的依据 B . 选用薄荷苗可以节省实验时间 C . 进行重复实验以减少实验偶然性 D . 选用长势相同的薄荷苗以减少干扰
(2)分析伍德沃德的实验数据可得,植物质量的增加不仅与水有关,而且与      有关。
(3)根据你对光合作用的认识,伍德沃德的实验不能证明植物质量的增加与大气成分中的      密切相关。
7、某校初一学生王晓菲是班级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成员。为了研究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她做了如下实验:①取4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土壤,并编号;②再选取4株同样大小的大蒜幼苗分别植入4个花盆土壤中,处于适宜的、相同的深度;③将这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按下表要求连续管理20天,进行观察并记录。请回答:

编号

环境条件

1

室温(20 ℃),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 ℃),黑暗中,适量浇水

3

室温(20 ℃),光照充足,不浇水

4

室温(20 ℃),光照充足,过量浇水

(1)生长状况最好的应是      号花盆的幼苗。
(2)将1号与3号、4号花盆进行比较,可以研究      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3)4号花盆中的幼苗最终死亡,原因最可能是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      
8、小明想知道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的关系。他分别取等体积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装在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内,并分别标记为A、B、C。下表所示是他的实验方案。

花盆

植物名称

放置地点

浇水量(毫升)

每天浇水次数

A

郁金香

窗台

200

1

B

小雏菊

窗台

100

2

C

小雏菊

窗台

200

1

(1)请指出此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之处      
(2)根据你修正后的方案,你预计种在      盆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
9、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了解土壤性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开展了以下实验活动:

①取足量的砂粒、粉砂粒和黏粒,分别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

②将上述三种土壤分装在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内,分别栽培一株大小相近、生长旺盛的同一种植物,相同时间间隔浇等量的水。将花盆放在窗台上,使其照到阳光,但不被雨水淋到,每天观察植物的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要分别栽培三株大小相近的同一种植物?目的是      
(2)实验中设置“生长旺盛,并能照到阳光”的条件的目的是      
(3)实验结果是种植在      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这是因为该土壤      
(4)你认为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0、为了探究植物的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选取相同的花盆和同样的植物,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

号码

选用的土壤

浇水量

光照时间

施肥量

说  明

1

壤土

+++

+++

+++

+号的个数代表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的长短或施同种肥料的多少

2

粘土

+++

+++

+++

3

壤土

+++

++++

++

4

粘土

+++

++++

++

5

壤土

+++

++++

+++

6

(1)1、2号盆中的植物在实验中其他因素的设定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因素是      ,因此对比这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应是《      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什影响》。
(2)为了研究施肥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应对      盆植物生长情况作比较。
(3)比较2号和4号植物的生长情况,能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为什么?
11、1648年,荷兰医生海尔蒙特把一株2.27kg的柳树苗种在装有90kg土壤的有盖木桶里,只浇雨水。持续5年,他发现柳树质量增加了74.33kg,而土壤质量只减少了56.7g。他据此第一次指出:“水分是植物体自身制造的原料”。到了1699年英国的伍德沃德改进了海尔蒙特的实验。他利用大小长势相同的薄荷苗为实验材料,把苗种在水里,控制给水量,并将装置放在室内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他选用不同水源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水源(控制水量)

实验次数

实验时间

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

普通水

2次

56天

126

普通水+少量土壤

2次

56天

309

蒸馏水

1次

56天

36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伍德沃德的实验具有创新意义,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填字母编号)     。 (1)
A . 比较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不能作为得出实验结论的依据 B . 选用薄荷苗可节省实验时间 C . 进行了重复实验减少实验偶然性 D . 选用长势相同的薄荷苗减少干扰
(2)分析伍德沃德实验数据可得,植物质量的增加不仅与水有关,而且与      有关。
(3)根据你对光合作用的认识,伍德沃德的实验不能证明植物质量的增加与大气成分中的      密切相关。
12、在《植物的养护》拓展课上,某同学发现,给种植在不同土壤上的植物浇水,渗出的水量是不同的。同学们通过分析后,决定开展不同种类土壤保水能力强弱的探究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如下研究:

【原理】土壤的保水性能越好,相同情况下,流失的水分就越      

【器材】锥形瓶、漏斗、纱布、壤土、砂土、量筒等。

【方案】⑴实验中,在两个漏斗中应放入不同种类的土壤,除了浇水量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的量是      

⑵若通过实验得出壤土的保水性能好的结论,那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⑶实验时,有同学认为通过比较不同小组锥形瓶中水体积的多少,也能判断不同小组间所选用土壤的保水能力,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一定可行?      (选填“是”或“否”)。

13、小明为研究“土壤的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他设计了一组探究活动。请你将他的探究活动报告填写 完整。

提出问题:土壤的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a.1 只鼠妇,b.10 只鼠妇,c.湿土,d.干土,e.铁盒,f.玻璃板,g.纸板,h.阴暗,i.明亮, j.潮湿,k.干燥。请选择本实验用到的材料用具      (用字母填空)。

【实验装置】在铁盒内以横轴中线为界,左右两侧分别放置      ,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      两 种环境。(用字母填空)

【方法步骤】

②     全班分成 6~8 个小组进行实验;

 ②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注意两侧的中央放的鼠妇数量要      

③     每分钟统计一次两侧的鼠妇数目,要统计 10 次;

④     实验结果:      

实施计划: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可将鼠妇在不同湿度下的分布数量记录下来。

 ①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的关键是      

②为了使探究的结果更趋于准确,要计算出全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目的是      

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

(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硫酸铵)主要作用是         . (1)
A . 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 . 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 . 使蔬菜莲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若培养液的浓度      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
(3)—段时间后,由于植物具有      ,蔬菜莲叶会朝向阳台外生长,从而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2、在种植柑橘的过程中,控制杂草的过分蔓延成了果农急需解决的问题,大部分柑橘园还是使用化学药剂除草,结果往往使果园生态恶化,病虫害丛生,果实品质差。近年来,柑橘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在国内逐渐推广应用。柑橘园生草是指在柑橘林株间种植合适的草种,如“藿香蓟”,等草长至30厘米时。

分期割草,然后哂至半干,掩埋在树下,年年反复进行,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资料一:生草可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

资料二:在夏季高温期,覆草有利于防止土壤温度迅速上升,土壤温度过高会抑制根的呼吸作用。

资料三:试验表明,柑橘园内种植“藿香蓟”后,茅草等恶性杂草会相继死亡,瓢虫、草蛉等益虫的种群和数量增大。草蛉可以吃蚜虫,还可消灭红蜘蛛。

资料四:红蜘蛛是果园常见的病虫害,繁殖速度快。主要生存在叶子背面,吮吸汁液,使叶绿素受到破坏。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对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作出解释。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 第2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优生加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