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四章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中等难度)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载玻片上
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③右手捏紧并排的双面刀片
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⑤把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清水的培养皿中
甲 | 乙 | 丙 | 丁 | |
涂凡士林的部位 | 不涂 | 上表皮 | 下表皮 | 上、下表皮 |
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在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时,
同学们谈论到了干旱与农作物的问题,请你参与讨论并作回答。
叶片 |
表面积/mm2 |
体积/mm3 |
表皮厚度/um |
A |
292 |
64 |
14 |
B |
144 |
63 |
24 |
C |
301 |
62 |
15 |
D |
593 |
121 |
13 |
A是 ;BC是 ;D是 ;E是 ;F是 。
三、解答题(共4小题)
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门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不同生理活动.一般要求无土栽培温室棚内,晚上的温度低些.
目的是 (选填“减弱”或“增强”)式②表示的生理活动.式①中的a是 .
式①: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式②: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组别 |
蚕豆叶所处环境 |
制片观察叶片下表皮气孔开闭情况(%) |
||
完全开放 |
半开放 |
闭合 |
||
甲组 |
100mL 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
40 |
42 |
18 |
乙组 |
100mL 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 |
1 |
11 |
88 |
丙组 |
100mL 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
21 |
42 |
37 |
四、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
②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
③在无风晴天的中午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 树下的气温(T1)、 树下的气温(T2)、 的气温(T3)。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 的距离相同。
④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 。
①取长势及叶片数量相同的3条枝条,分别编号A、B、C。
②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阻止植物与外界之间的H2O、O2、CO2等气体的交换),A枝条不作处理。
③将3条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3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三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三个装置置于阳光下相同时间后,分别称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和硅胶干燥胶片的质量。
实验装置 | 实验前质量/克 | 实验后质量/克 | ||||
A | B | C | A | B | C | |
锥形瓶中的水 | a | a | a | a1 | a2 | a |
硅胶胶片 | m | m1 | m2 | m |
若要证明植物A吸收的水分有99%用于蒸腾作用,则 ×100%=99%。(用表格中字母表示)
方法 1:用显微镜观察该植物同一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并统计气孔的数目。
方法 2: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依图甲所示方法处理。
请回答问题:
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 。
②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 mB—mA(选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