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下列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70℃时的m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持温度不变.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2、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大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C . ①② D . ①②③
3、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几次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再次引起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下列关于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的成分只有氧气和氮气 B . 氟利昂的使用会造成臭氧的减少 C .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 D .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4、小明很喜欢科学课,他在进行实验活动时,有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用嘴吹灭酒精灯 B . 俯视读数 C . 砝码放在左盘用手拿镊子 D . 用纸槽放药品
5、地球是名副其实的“水球”,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海洋水占据了地球总水量的96%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大量利用的水资源就是海洋水 B . 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C . 目前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D . 生物体内的水没有参与水循环
6、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 . 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 . 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白雾,白雾是干冰升华而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 . 冰箱冷冻室里的霜是因为水蒸气凝华而来 D . 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7、油、盐、白糖、醋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它们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大豆油 B . 食盐 C . 白糖 D .
8、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空,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这个小孔到地面的距离是50cm,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 . “▽”形的 B . 圆形的 C . “△”形 D . 无法确定
9、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油”,1分钟2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魔术师有特异功能 B . 是因为手上沾由水吸收了“油”的热 C . “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升高 D . 是因为“油”的沸点低
10、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 . 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C . 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D . 现象③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1、如图所示,当玻璃瓶慢慢下移,最后罩住蜡烛瓶口浸入水中后,烛焰逐渐变小,最后熄灭,过一段时间,冷却到室温,则(   )

A . 瓶内、外水面始终不动 B . 瓶内水面低于瓶外水面 C . 瓶内水面高于瓶外水面 D . 瓶内水面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瓶外水面
12、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 . 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 .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 .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13、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328

1740

A . 80℃的酒精是液态 B . 南极的最低气温—83℃,在南极考察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C .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 . 拿铅锅来煮沸水银
14、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鉴别他们的最好方法是(   )
A . 用燃着的木条 B . 用带火星的木条 C .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 . 分别称取各自的质量
15、空气对所有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一个大气压的作用,下图中主要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事例的是(   )
A . 热水中的塑料袋在膨胀 B . .上升的氢气球 C . 风吹风车旋转 D . 用吸管吸饮料
1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B . 矿泉水,河水 C . 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D .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17、生活中有很多除去污渍的方法,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A .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 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 .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 . 用橡皮擦去白纸上污渍
18、A图表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的固体增加,乙试管中的固体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图片_x0020_4

A . 食盐 B . 氢氧化钠 C . 食用油 D . 硝酸铵
19、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是(   )
A . B . C . D .
20、t℃时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均匀地分成三份,分别加热蒸发溶剂。然后,把温度降至t℃。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的溶剂分别为10g、20g、30g,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分别为ag、bg、cg,则a、b、c,三者的关系是(   )
A . c=2b-a B . c=a+b C . c=a+2b D . c=2a+b

二、简答题(21题~27题,每空1分,28~30题,每空2分,共38分)(共10小题)

1、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填“A” 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根据水中是否含盐可分为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平均每千克海水中达到35克,盐和水的比例为      
3、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碘酒中的溶剂是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是      
4、下列是对酒精部分性质和变化的描述,用序号回答问题:

酒精是①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易挥发;③易燃烧;④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种物质。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5、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      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该晶体加热25min时,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6、有A、B、C、D四种物质,A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着的火柴伸入到D的集气瓶中,火柴立即熄灭,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填物质的名称)由此可推断:

A是      ,B是      ,C是      ,D是      

7、当一个白炽灯泡用久后,与同型号新灯泡比较会发现它里面的钨丝变细了,且灯泡内壁变黑,说明钨丝工作时温度高,先发生      ,后在停止工作时遇冷发生      (以上两格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8、通过如图所示实验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发生了      现象,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      ,B为      

9、如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文字表达式说明变浑浊的原因      
(2)如果将大量木炭生成的产物,通入到水中,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3)如果把木炭换成铁丝,那么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10、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

31.6

45.8

63.9

85.5

110

(1)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2)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      方法。
(3)请写出一种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4)4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三、实验分析题(每空2分,共28分)(共3小题)

1、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 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2、某同学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过程中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该仪器有的作用是      
(2)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      克。
(3)量取蒸馏水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量取体积对应刻度线时,改用      (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4)经检测,实验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②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③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1)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2,(选用容积为35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图1、图2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片_x0020_26

(1)燃烧匙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红磷熄灭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如果实验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则可能原因是(写两点)            
(3)图2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4)图2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5)图2实验中,小明同学忘记关闭弹簧夹就进行实验,等实验结束时,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四、分析计算(34题每空2分,35题每小题2分,36题2分,共14分)(共3小题)

1、图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t2℃时,100g水中溶解      g乙物质恰好达到饱和。
(3)某同学在t1℃时开始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A、B、C。在溶液A、B、C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在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后,充分搅拌,恢复到t2℃,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2、今有10%的硝酸钾溶液160g,分为相等的两份。欲使其中一份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求:

(1)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需蒸发掉多少克水?

(2)若用增加溶质的方法,需增加多少克硝酸钾?
3、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在100g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有多少克硝酸钾?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