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卷1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设计巧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B . “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 . “不倒翁”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D . “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2、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图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

A . B . C . D .
3、天问一号是我国的首个火星探测器。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是人类走出地月系开展太空探测的首选目标。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 火星上有四季变化 B . 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 . 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 . 火星表层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
4、冰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冰球杆击打冰球,冰球向左运动。冰球对冰球杆的力的方向是( )
A . 向右 B . 向左 C . 向后 D . 向前
5、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奇观,当天中国邮政发行一套《天文现象》特种邮票(如图),当天人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   )

A .   新月 B . 满月 C . 上弦月 D . 下弦月
6、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 . 昼夜更替 B . 板块运动 C . 四季更替 D . 月相变化
7、下列关于种子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胚都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组成

②我们吃的面粉,主要是来自于小麦种子的子叶

③菜豆种子内有两片子叶,将来发育成叶
④在发育过程中,种子中的胚芽只发育成叶
⑤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A . 一项 B . 两项 C . 三项 D . 四项
8、在无菌条件下,将铁皮石斛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培育出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上述培育技术(   )
A . 改变遗传物质,能大幅改良后代的性状 B . 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C . 与克隆技术相比,二者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 D . 属组织培养技术,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
9、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在享用美味佳肴的过程中,主要参与的感觉有(   )
A . 热觉、味觉、触觉 B . 视觉、嗅觉、味觉 C . 听觉、嗅觉、味觉 D . 触觉、听觉、味觉
10、关于下列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①这种生物可以用来酿酒,它的名称是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 B . ①②④和③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 C . 生物③是细菌,靠出芽生殖,有些细菌对人体也是有益的 D . 生物④主要也是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的
11、现在我们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做法和对青春期的认识科学、合理的是(    )
A . 多吃高能量的肯德基、麦当劳等食品,有利于生长发育 B . 大脑内部结构和功能已经完善,自我控制能力强 C . 对烟酒、不健康的书刊和网络游戏的诱惑,要保持警惕并远离 D . 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属于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12、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 . 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B . 吸收了声波 C . 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 D . 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13、动物和植物中都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现象,下列生物中,个体通过有性生殖方式产生的是(    )
A . 克隆绵羊 B . 嫁接的柑橘 C . 试管婴儿 D . 组织培养的麦苗
14、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褐海燕每分钟能达5km,是当之无愧的运动冠军。它的速度与下面哪个速度最接近(     )
A . 城市中公共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B . 高速公路上,小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C . 高铁列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D . 客机飞行的速度250m/s
15、夏商时期,已有铜质的铃和皮制的鼓。人耳能分别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
A . 音色 B . 音调 C . 响度 D . 频率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小明同学课间在操场上参加爬竿活动,他先沿竖直竿匀速爬上顶端后又匀速滑回地面,则小明在下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方向竖直向      ,摩擦力大小      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具体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3、已知人体皮肤的表面积约1.5m2。那么,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5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N。人体并没有被压扁,是因为      的缘故。(一个标准大气压p=1.0×105Pa)
4、网上购物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包裹的分捡常需借助传送带。

(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      
(2)包裹刚放上传送带时受到      个力的作用。
(3)包裹与传送带一起作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      个力的作用。
5、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      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是黑色的,气象站的百叶箱涂成白色,这说明物体的吸热本领与颜色的关系为      
6、2020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十七,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

(1)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
(2)拍摄照片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7、现在市场里常见的蔬菜,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原产于中国。例如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时间是1531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如图是一粒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玉米解剖时采用的是      (选填“横切”或“纵切”)的方法。
(2)种子萌发时,种子中的      (写名称)结构会最先突破种皮。
(3)根据图中子叶数目,可将玉米归入      (选填“单”或“双”)子叶植物。
(4)向玉米切面滴加碘液,      (填序号)部分会变蓝。
8、如图所示,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钻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另一端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     ) (2)
A . 三角形光斑 B . 圆形光斑 C . 烛焰的正立像 D . 烛焰的倒立像
(3)当蜡烛靠近小孔时,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地面上的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9、两时钟挂在竖直墙上,如图所示,甲、乙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甲图是镜子水平放置时的像,乙图是镜子竖直放置时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      ;乙      

10、  2020年春季,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在家上网课,部分同学由于手机管控不力,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玩游戏,导致眼睛近视,患者主要表现为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如图所示,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      (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      (填“凹” 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阅读关于“金星凌日”材料,回答问题。

“金星凌日”是指金星直接从太阳前方掠过,成为太阳表面的可见暗斑,且遮蔽一小部分太阳对地球的辐射的天文现象。

 

(1)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金星离太阳的距离仅次于      星,从行星的质量和体积来分,金星属于       (选填:“类地行星”、“巨行星”或“远日行星”)。
(2)“金星凌日”时,金星、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3)火星与金星同为地球近邻,地球上能否看到“火星凌日”?      (选填“能”或“不能”)
2、闪电和打雷是由于云朵的摩擦和放电引起的,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实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出的。
(1)如果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我们在看到闪电后经过时间t才听到雷声,则闪电处离观察者多远?
(2)如果光速c远大于声速v,则这个距离近似等于多少?
3、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喜食植物根茎。另外,有一种麦角菌科真菌产生的孢子经过水而渗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快速繁殖称为虫草真菌。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慢慢长大,而钻出地面。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而当气温回升后,菌丝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夏草。下图为冬虫草形成的示意图,根据对于虫草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蝙蝠蛾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受精卵、幼虫、      、成虫(蛾)四个阶段,其发属育过程与蝗虫      (填“相同”或“不相同”。)
(2)若该蝙蝠蛾是一种害虫,则      时期对植物危害最大。
(3)从细胞结构讲,麦角菌科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4、如图甲是杭州地铁16号线行驶路线图,东起余杭区未来科技城的绿汀路站,西达临安区锦南新城的九州街站,全长35千米,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20km。

(1)乙图为地铁从九州街站到人民广场站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1)
A . 地铁加速用时比减速用时长
B . 地铁匀速前进的路程为3.75km
C . 在这段时间内地铁的最大速度为90km/h
(2)若乘该地铁从起点九州街站出发至终点站绿汀路站,以10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在中途不停车的情况下,需要几分钟到站?若驾驶私家车以5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参照地铁线路长度处理),途中需经过多个红绿灯路口,等待总耗时为15分钟,则驾驶私家车比乘地铁多花几分钟?
5、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图(保留作图痕迹)。

⑴如图所示,画出光源S发出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路图;

⑵如图所示,画出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如图,电灯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让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绕电灯运动。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      运动。
(2)2019年的端午节在6月7日,这一天地球最接近图乙中的      位置。
2、汽车安全行驶备受人们关注。哪些因素会影响摩擦力从而影响汽车刹车距离?某研究小组让同一驾驶员在相同环境下,驾驶同一辆车,以100千米/时的车速进行刹车实验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胎压

刹车距离

轮胎型号

2.22×105

2.34×105帕(标准胎压)

2.48×105

16英寸

44.5米

42.8米

43.3米

17英寸

41.9米

40.6米

41.1米

18英寸

42.1米

41.0米

41.5米

(1)该实验测试中所研究的影响刹车距离因素有      
(2)测试中由同一个驾驶员用同一辆汽车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      
(3)安全行车资料显示:当安装ABS系统的汽车,当汽车刹车时,ABS系统能自动控制车轮的转动速度,让车轮处于刚要滑行就滚动的状态,即车轮滚动时胎面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未安装ABS系统的汽车|刹车时,车轮就会停止滚动而滑行。ABS系统为什么可以减小刹车距离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归进行如图甲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t1时木块开始运动,t2时木块开始匀速滑动,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结合图乙和所学知识解释采用ABS系统后汽车刹车距离更短的原因。

3、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林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

图片_x0020_1000

请据此分析: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2)
A . 25℃的温度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B . 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 . 没有空气进入乙装置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4)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4、小林在探究“重力的大小的相关因素”实验,得到以下数据。

测量对象

质量m (kg)

重力G(N)

比值g (N/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上表可知,造成g值不同的因素之一可能是:      

②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5、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图片_x0020_979

(1)小明想知道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做了如图1甲实验,让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与镜面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单位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单位 min),绘出如图1乙所示的图像,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      cm;
(2)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使它们位于      。如果实验中固 定好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      
(3)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 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4)如图1丙,把一块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实像;
(5)小明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该过程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等大”),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 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中的      (选填“A”、“B”、“C”或“D”)。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1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卷1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