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2021年中考科学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10题每小题3分,11-15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小题)












①相信这种说法
②建立新的假设
③查找资料研究
④亲自动手实验
⑤向南半球的朋友求证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共8小题)
植物检索表 la有种子……2 1b无种子……3 2a有花……P 2b无花……Q 3a有根……R 3b无根……S |
材料一:公元前,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是由火、空气、土和水四种元素组成的,他把元素定义为其他物体可以分解成它,而它本身不能再分割成其他物体。
材料二:17世纪,玻义耳认为元素是只能通过实验证明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物质。他把严密的定性实验方法引入科学中,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
材料三:18世纪,卡文迪许用酸与金属反应得到“易燃空气”,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形成小露珠。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磁针发生转动,可以说明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因为 。
②直导线仍然未动,此时偏转的小磁针对直导线 (填“有”或“没有")力的作用。
①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
②正常使用手柄取水时,手柄属于 杠杆。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24-25题每空3分,26-28题每空2分,共36分)(共5小题)
[实验步骤]
取6个相同的盛有等量饱和氢氧化钡溶液的广口瓶,称取30克已消毒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6份,将其中的3份煮熟,分组进行实验:将种子装入小篮内,立即塞紧瓶塞,每隔10分钟轻轻晃动几次广口瓶。30分钟后打开瓶塞迅速取出小篮,滤去瓶中沉淀物,向滤液中先滴入2滴酚酞试液,液体变红,再滴入等浓度草酸(一种酸)溶液至红色恰好消失,记录消耗草酸溶液的体积。
[实验数据]
实验组别 |
1 |
2 |
3 |
4 |
5 |
6 |
种子类别 |
萌发的种子 |
煮熟的种子 |
||||
消耗草酸体积/mL |
9.34 |
9.36 |
9.35 |
11.40 |
11.40 |
11.40 |
消耗草酸平均体积/mL |
9.35 |
11.40 |
[交流讨论]
步骤Ⅰ:按图甲制作好秤杆,提起提纽,移动秤砣(小螺母),当秤杆水平平衡时用笔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B标记为“0”刻度(单位:g/cm3)。
步骤Ⅱ:按图乙所示,将大螺母浸没在水中(大螺母必须浸没且不碰底),提起提纽,移动秤砣,当秤杆水平平衡时用笔将此时秤砣的悬挂点C标记为“1”刻度。再将BC两刻度之间分为10等份。
步骤Ⅲ:测量酒的密度。
步骤一:取3个50mL活塞润滑性良好的注射器,检查气密性后备用。
步骤二:称取3团等质量的钢丝棉(每团体积约为6cm3),A保持干燥,B用少量蒸馏水润湿,C用少量食盐水润湿,分别放入甲、乙、丙注射器中。
步骤三:移动活塞,使它们均处于46mL刻度处,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孔(如图所示)。
步骤四: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表。
5分钟 |
20分钟 |
1小时 |
5小时 |
|
甲 |
无现象 |
无现象 |
无现象 |
无现象 |
乙 |
出现少许锈斑,活塞未明显移动 |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
丙 |
出现明显锈斑,活塞移动少许 |
锈斑增多,活塞移动明显 |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
锈蚀严重,活塞处于39mL刻度处 |
选项 |
实验装置 |
反应开始前鼓入的气体 |
反应结束后鼓入的气体 |
A |
甲 |
氮气 |
氮气 |
B |
甲 |
干燥空气 |
干燥空气 |
C |
乙 |
氮气 |
氮气 |
D |
乙 |
干燥空气 |
干燥空气 |
Ⅰ.用打孔器在大可乐瓶同一高度不同位置打3个相同的小孔,用塞子堵住。
Ⅱ.如图丙所示,在水平地而上均匀铺一层干燥细沙,将大可乐瓶加满水放在细沙中央。
Ⅲ.拔出瓶上一个小孔的塞子让水喷出,一段时间后用塞子堵住小孔。
Ⅳ.针对另外两个小孔,分别重复步骤Ⅲ。
V.移去大可乐瓶,测出相关数据得出初步结论。
①小科重新设计实验想探究的问题是 。
②步骤Ⅲ中对“一段时间”的要求是 。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29题4分,30题4分,31题8分,32题6分,33题8分,34题6分,35题8分,共44分)(共7小题)
材料一:淀粉不溶于水,无甜味,葡萄糖溶于水,有甜味。
材料二:淀粉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与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类似。
材料三: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至0℃及以下,会引起植物体内液体凝固,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溶液中可溶性糖的浓度高低变化会引起溶液凝固点的变化。
材料四:谚语“箱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
天体 |
离地球距离 |
天体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 |
表面状况 |
大气压情况 |
火星 |
5.5×107km-4×108km |
约为地球上的2/5 |
岩石、高山、平原 |
只有地球大气压的1%,大气中95%为二氧化碳 |
月球 |
3.6×107km-4×108km |
约为地球上的1/6 |
环形山、高地、平原 |
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