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复习专题:探究题专练(5)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实验探究题(共31小题)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材料一:l999年6月7日,美国商务部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空间环境中心发表公报说,人类即将迎来第23个太阳活动周期,预计到2000年,这个太阳活动周期达到最大值,美国空间环境中心将对它进行密切跟踪,并及时发布有关信息。
材料二:根据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的消息,2000年7月14日发生的太阳风暴,于l6日午夜零时开始和地球相遇,造成了严重的电离层暴。专家指出,这次电离层暴持续了20多个小时,是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
A.日本 B.英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如图所示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冬季②夏季③昼短夜长 ④昼长夜短
(1)读月相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图中的四个月相(打斜线部分表示月球的阴影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A、各图所示日食状况中,反映日全食的是 ,反映日偏食的是 。
B、按照日全食过程,将各图序号进行排序: 。
C、此图中未反映出的日食类型是 。
A、各图所示月食状况中,反映月全食的是 ,反映月偏食的是 。
B、按照月全食的过程,将各图序号进行排序: 。
。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强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的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读“北斗七星图形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 质量 m(克) | 体积V(厘米3) | 下落高度(厘米) | 坑的深度d(厘米) |
1 | 20 | 7.5 | 50 | 2.6 |
2 | 20 | 7.5 | 60 | 3.5 |
3 | 20 | 7.5 | 70 | 5.0 |
4 | 20 | 2.5 | 70 | 11.3 |
5 | 20 | 1.8 | 70 | 12.4 |
6 | 60 | 7.5 | 70 | 14.6 |
7 | 85 | 7.5 | 70 | 15.9 |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点光源的高度(厘米) | 20 | 30 | 40 | 50 | 60 |
影子长度Z(厘米) | 30 | 15 | 10 | 7.5 | 5 |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5号 | 平均值 | |
8:00 | 2’11’’ | 2'05’’ | 1'40" | l'06 | 2'03 | 1'59 |
9:40 | 1’07’’ | 1'12" | 1'02" | l'09 | 1'20 | 1'10" |
11:20 | 2'04" | 2'07" | 1,58" | 1'47 | 2’14" | 2'02" |
对实验结果有如下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⑴提出问题:哪些现象是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关的?
⑵建立假设:
①现象一:两幢南北分列的高层公寓,前面一幢楼往往把后面的部分楼层的正午太阳光遮挡住。
假设一:被遮挡住阳光的楼层多少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
②现象二:学校旗杆的影子,一年中的不同季节,杆影的长短是不一样的。
假设二: 。
⑶寻找证据:
为了证明物体的影子长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找到相关证据,我们应该如何去测量呢? 。
①证据一: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多少与前面一幢楼的日影长短有关,日影越长,后面一幢楼被遮挡正午阳光的楼层越多。太阳高度越小,楼的日影越长。如果夏季正午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较少甚至没有,说明楼的日影短,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大;如果冬季正午后面一幢楼被遮挡楼层较多,说明楼的日影长,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小。
②证据二: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
⑷得出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在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
⑸交流成果。




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1根、卷尺一把、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
实践过程:
①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
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③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图。
观测结果:
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2)。请你分析;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
因是地球的 (选填“自转”或“公转”)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