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21年中考科学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小题)










①滤渣中可能有铜 ②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③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
④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共7小题)

表一 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 |
NaOH |
Ca(OH)2 |
CaCO3 |
CaSO3 |
溶解度(克) |
109 |
0.165 |
0.0014 |
0.0043 |
表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级
200C时的溶解度(克) |
>10 |
1-10 |
0.01-1 |
<0.01 |
等级 |
易溶 |
可溶 |
微溶 |
难溶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45分)(共4小题)
【建立猜想】 。
【实验步骤】①选取健康状况相同、体形相似的成年鼠30只,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对各组实验处理如下表,并按适宜的实验条件正常饲养;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如图。
【实验结论】甲状腺激素的增加会增大成年鼠耗氧量。
【交流评价】⑴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⑵根据耗氧量变化,可进一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 (选填“促进”或“抑制”)成年鼠的新陈代谢。



实验一:取两个相同的密闭玻璃罩,甲中放入点燃的蜡烛, 乙中放入与甲相同的点燃蜡烛和植物,并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如图甲乙)。
观察并记录现象,得出结论:植物可以产生氧气。
实验二:在图甲、乙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得出: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
实验三:用水绵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一侧,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丙);
②将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如图丁)。
根据实验回答: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28、30题各6分,第29、31、32题各9分,第33题10分,共55分)(共7小题)
爷爷辩解道:“插头不是在做完饭后烧坏的,从锅上拔出后就没电了! ”
奶奶:“没电?没电你摸摸,不电死你才怪!” ……
思考:爷爷说的“没电”?奶奶认为的“有电”?插头烧焦的原因可能是……
结合你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请给爷爷和奶奶一个合理的解释以及安全用电的建议。

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①浙江大学研发的“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利用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微型藻类是 (选填“真核”或“原核”)生物,该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微藻的 作用实现固碳。
②固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石头碳酸盐。这种固碳方式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③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乙),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甲醇制取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太阳能→电能→ 能。
甲醇合成时,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制取10吨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 吨。
(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
请回答:
①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每行驶100km会向空气减少排放 kg的二氧化碳。
(ρ汽油=0.7×103kg/m3 , 结果精确到0.1)
②从获取电能的各种方式看,相对于燃煤发电,符合“减碳”理念的是 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