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1年中考科学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小题)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共7小题)
①当密封盖上方无水时,在磁体B作用下,磁体A将密封盖顶起。若磁体A下端为N极,则磁体B上端为 极。
②当密封盖上方有水时,密封盖下移,开始排水。积水越多,则排水口越大,其原因是 。
①若体温正常开关S1闭合,人脸识别成功开关S2闭合,电动机 M 工作(门打开),警示灯不亮;
②若体温异常S1不闭合,人脸识别成功S2闭合,电动机 M 不工作且警示灯亮起;
③不管体温是否正常,若人脸识别失败S2不闭合,电动机 M 不工作且警示灯不亮。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26(1)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共4小题)

①取口径相同、长度分别为30厘米、60厘米、90厘米的瘪塑料袋各两个,分别标为A1、A2 , B1、B2和C1、C2。
②微微张开塑料袋A1的袋口,将袋口紧贴嘴(如图乙),将口中的气体一次性吹入袋中.直至人不能吹气时迅速扎紧袋口,塑料袋呈筒状(如图丙),过程中保证不漏气。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的体积在塑料袋容积中的占比。
③微微张开塑料袋A2的袋口,将袋口距嘴10厘米,向袋内快速吹一口气,然后迅速扎紧袋口,用刻度尺粗略测量并估算袋中气体的体积在塑料袋容积中的占比。
④换用塑料袋B1、B2和C1、C2 , 重复步骤②和③,获得结果如表所示。
吹气方式 |
实验组别 |
||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
嘴贴袋口吹气 |
A1中充满气体 |
B1中气体体约占容积的1/2 |
C1中气体体约占容积的1/3 |
嘴距袋口10厘米吹气 |
A2中充满气体 |
B2中充满气体 |
C2中充满气体 |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1克苹果,切成小块放入烧瓶中,量取1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塞子,当液滴移至A点时开始计时。
③当观察到液滴恰好至B点时(AB间破璃管容积为6毫升),记录所需时间。
④依次用不同质量的苹果重复步骤②和③,记录并处理数据,结果如图乙。
欧姆将粗细均匀的铁丝两端插入水银中,接通电路。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转动金属丝上端手柄,扭转金属丝,使小磁针回到原位置,记录手柄转过角度。他用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铁丝多次重复上述实验,部分数据如表。已知手柄转过角度与电流大小成正比,粗细相同的铁丝电阻阻值与其长度成正比。
实验组别 |
1 |
2 |
3 |
4 |
铁丝长度(英寸) |
2 |
4 |
6 |
10 |
手柄转过角度(度) |
305 |
281.5 |
259 |
224 |
器材:如图所示的恒温箱(温度可调节)、装置甲(塑料袋有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电子天平,若干新鲜菠菜。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6分,第31题8分,第32题10分,共44分)(共6小题)
温度(℃) |
60 |
80 |
90 |
100 |
硫酸镁 溶解度(克) |
54.6 |
55.8 |
52.9 |
50.4 |
(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SO4+2NaOH=Mg(OH)2↓+Na2SO4)
①温室前部采用固定的透光棚膜.
②不同纬度的温室,其“前屋面角度”不同。
③温室后墙装有塑料管,管内循环流动着大量的水。
④温室顶部具有特殊材料制成的保暖卷帘,白天收起,夜晚展开覆盖在透光棚膜表面。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寒冷冬季北方不同纬度地区,使用“节能日光温室”既节能又能促进蔬菜高产作出解释。
电阻丝的长度(厘米) |
0 |
5 |
10 |
15 |
20 |
电阻丝的阻值(欧姆) |
0 |
10 |
20 |
30 |
40 |
①写出密度ρ与电流I的关系式:ρ= 。
②该密度仪能测量的最大密度为 克/厘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