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海南省三亚市双品学校东区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我国于1985年颁布了《草原法》.草场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现在( )
A . 破坏草原植被
B . 不合理的开垦
C . 过度放牧
D . 以上都是
2、20世纪,由于人类大量使用DDT,使得DDT大量进入海洋,并积累在很多生物体内.你认为下列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 )
A . 浮游植物
B . 小虾
C . 鱼
D . 企鹅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陆地生态系统
C . 生物圈
D . 城市生态系统
4、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 . 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B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C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 .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非生物成分
6、猫头鹰和老鼠的关系属于( )
A . 竞争关系
B . 捕食关系
C . 合作关系
D . 寄生关系
7、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
A . 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 .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C .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 . 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
8、稻田里的水稻与杂草之间的关系属于( )
A . 竞争关系
B . 合作关系
C . 捕食关系
D . 寄生关系
9、“探究光对螳螂生活的影响”试验时,除了哪一条件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
A . 温度
B . 湿度
C . 光照
D . 水分
10、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
A . 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
B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 . 阳光、空气、水
D .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都分
11、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12、人们常说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里的“海”和“天”指的是生物圈中的( )
A . 岩石圈、水圈
B . 水圈、大气圈
C . 大气圈、岩石圈
D . 固体圈、水圈
13、下列哪一项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
A . 一片森林
B . 森林里的动物
C . 森林里的植物
D . 森林里的生物
14、到了冬天,有些树的叶片会脱落,而有些仍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落叶的树不适应环境,不落叶的树适应环境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体现的是生物间的哪种关系( )
A . 竞争
B . 捕食
C . 合作
D . 寄生
16、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 .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细菌
C .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D . 蚱蜢→食虫鸟→蛇→鹰
17、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河流后,哪种生物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
A . 小鱼
B . 虾米
C . 水藻
D . 大鱼
18、被称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 )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森林生态系统
C . 湿地生态系统
D . 草原生态系统
19、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B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0、生物圈的圈层厚度为( )
A . 10千米
B . 20千米
C . 150千米
D . 300千米
21、生物圈位于地球的( )
A . 内部
B . 中部
C . 表面
D . 底部
22、在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中,导致蛇和青蛙冬眠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水
D . 空气
23、蚯蚓的身体上着生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体表的黏液有助于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蚯蚓在钻穴和取食等活动中使土壤变得疏松和肥沃.这些说明( )
A . 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B . 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也影响环境
C . 生物必须与环境相适应
D . 以上三项都是
24、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阳光
25、植被大面积减少给生物圈带来了许多问题.下列各种环境问题,主要是由植被减少引起的是( )
A . 水俣病
B . 酸雨
C . 沙尘暴
D . 赤潮
二、连线题(共1小题)
1、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玉米和水稻 |
| A森林生态系统 |
鲸鱼和鲨鱼 |
| B海洋生态系统 |
猴子和松鼠 |
| C农田生态系统 |
鲤鱼和草鱼 |
| D淡水生态系统 |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在一定地域内, 与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分解者是 .
3、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指:提出问题, , , , ,表达和交流这几个阶段.
4、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和 .
5、根据以下材料填空:
材料l:松树、柳树需要较强的光照,冷杉需要较弱的光照.
材料2:灯光诱杀昆虫.
材料3:鸡能在短期内忍受﹣40℃的低温约3小时.
材料4:水稻生产l克干物质,需消耗400﹣700克水.
阅读以上材料,可以知道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有 、 、 .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 ,青蛙属于 .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有 、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他们之间相互交错形成 .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
(3)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若某种在生物体内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则该有毒物质在哪种生物体内的浓度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