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第四中学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小题)

1、A、B 是两个不溶于水的物块,用一根细线连接在一起,先后以两种不同方式放入同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处于如图甲、乙所示的静止状态。试判断两种情况下,烧杯中水面的高度h、h的大小关系为(   )

A . h<h B . h>h C . h=h D . 无法判断
2、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词中的“湘江北去”体现水循环的环节是( )
A . 蒸腾作用 B . 大气降水 C . 地表径流 D . 水汽输送
3、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冷水浸泡 B . 加热煎制 C . 取液弃渣 D . 装袋保存
4、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大

②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C . ①② D . ①②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胶头滴管滴加液体 B . 用纸槽取用粉末 C . 倾倒液体 D . 用镊子取用块状固体
6、关于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云、雨、雪等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②纬度越高对流层厚度越大;③飞机、卫星等航天器主要在这一层飞行;④这一层的热量主要直接来源于地面;⑤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所以空气对流运动旺盛。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⑤ C . ①⑤ D . ①④
7、现有一组物质:盐水、汽水、碘酒,下列物质中不能跟它们归为同一类的(   )
A . 泥水 B . 糖水 C . 雪碧 D . 食醋
8、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燕子低飞要下雨”,因为雨前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 B .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描述的是冷锋过境 C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海陆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D . “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描述的气象灾害是寒潮
9、小柯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小柯对此过程中出现的情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 飞机起飞时,飞机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 . “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 C . “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中间层 D . 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减小
10、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KCl)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得到相应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60克 B . 实验②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C . 实验①、②、③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 . 实验②和实验③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11、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真空脱水的原理是( )
A . 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 . 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 . 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 . 真空环境气压很小,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脱水
12、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 . (获取纯净水) B . (配制10%的食盐水) C . (配制蔗糖溶液) D .   (获取氯化钠晶体)
13、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大量人员涌向西藏,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去的,为了研究人们对高原生活的适应情况,科学家请一些人员坐进密闭的实验舱后让他们“慢慢地飞向西藏”,然后进行各项测试,这“慢慢地飞向西藏”的实际内容是( )
A . 将实验舱用飞机运往西藏 B . 减小实验舱内的气压 C . 将实验室升入高空 D . 增大实验舱内的气压
14、实验中取用少量液体用的胶头滴管由胶头和玻璃管两部分组成。在解释“将玻璃管伸入试剂瓶中吸取药液”的问题时,用到下面五句话:①胶头内的空气压强减小;②用手指挤压玻璃管上端的胶头;③松开手指;④药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玻璃管;⑤胶头排出部分空气,体积减小。上述表达的合理顺序是( )

A . ②③①④⑤ B . ②⑤④①③  C . ②③⑤①④ D . ②⑤③①④
15、如图是三支相同的平底试管内装入等量铁砂,然后分别放入装有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处于静止状态,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试管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F>F B . 三种液体的重力大小关系是G>G>G C . 三种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p>p D . 三支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p’=p'=p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共8小题)

1、如图是北半球某地区的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G处的风向是      。(选填字母“a”、“b”、“c”或者“d”)
(2)过若干小时后,E将受      (天气系统)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      (选填字母)等天气现象。

A.天气晴朗    B.大风     C.气温下降   D.气温升高

2、小科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体积忽略不计),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测量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没有变化。

(1)在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的目的      
(2)当密度计在杯中漂浮时,液面高度在A处(如图甲)。此时,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重力(选填“<”、“=”或“>”)。
(3)使用中,小科发现细铁丝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变这段细铁丝的形状,并把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同一杯液体密度(如图乙),玻璃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图所示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A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溶解度;
(2)20℃时,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100g,需要A       g,配制时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附砝码)、100mL量筒、滴管、烧杯和      
4、去年,我县进行了学生科学实验操作竞赛,其中一竞赛题为:“用粗盐配制 70g20%的氯化钠(NaCl)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      (填字母)。

(2)用上述实验所得氯化钠(NaCl)晶体配制溶液。

①称量时A 出现了左盘上翘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左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   B.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

C.右盘中适当减少砝码   D.左盘中适当增加食盐

②C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5、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冰块的密度为0.9×103kg/m3,若它们体积相等,且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      冰块所受到的浮力,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冰块浸在水中的体积(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海中断崖”是指因为某水文要素在竖直方向上出现突变或不连续剧变的水层,海水处于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潜艇在水下下潜过程中,如突遭“海中断崖”,潜艇受到的浮力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迅速向潜艇内的水舱供气,使潜艇的      减小,有效地避免发生危险。
7、体积是100cm3 , 质量是90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      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g。(ρ=0.8×103kg/m3
8、张老师在圆柱形玻璃杯内装满水,用平滑的塑料片紧贴水面盖住杯口,压紧后将杯子倒置,放手后水和塑料片都不会掉下来。张老师接着将倒置的杯子插进密闭钟罩内的水槽中并把杯子悬挂起来,把塑料片取走,杯内的水仍不会下落,如图乙所示。当用抽气机持续抽出钟罩内空气,杯内的水会掉下来,判断理由      ;如果再把空气放进钟罩内,水会被“吸”到杯内,理由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共5小题)

1、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

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

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      (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假设水E的体积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球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再次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①    气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       。

②    实验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的“转换”。如“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      越大。

2、小柯同学将如图甲所示的玻璃管装置按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可看到两个竖直管中液面的高度并不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处管的粗细不同,因而A处流速小,B处流速大,可见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接着,小明又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如图),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比较机翼上下方气流压强的大小,进一步验证了上面的关系。 

(1)由图甲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之间有什么关系?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下列四种情形中,哪几种情形能够运上述的实验规律进行解释(     ) (3)
A . 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能急速旋转而下沉 B . 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漂向空中 C . 直升飞机能够停在空中一定高度处 D . 船舶航行时应避免两艘靠近的船并排前进
3、向100克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该过程如图所示,得到相应的溶液①~~~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克

37.2

41.4

45.8

50.4

55.2

(1)这五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填序号,下同)。
(2)这五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为      
4、探究“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圆柱体(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

实验要求:将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及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浸入深度的关系用图像表示出来。

实验结束后,A、B、C、D四组根据实验过程及结果画出了以下四幅图像,并进行汇报。

(1)老师一看,马上指出D同学所画的图形是错误的,你认为老师判断的依据是:      
(2)根据图像A和C,得出F1、F2、F3三者的等量关系是      
(3)A,B,C三种物质中密度最大的是      
(4)根据图像B,计算出该物质的密度为      g/cm3
5、茶叶含有有益身体健康的茶多酚。茶多酚易溶于水,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该物质可按下列流程从茶叶中提取:

(1)提取过程中,若茶叶放入冷水中浸泡,必须延长浸泡时间才能确保茶多酚被较为充分的溶解。由此可知,茶多酚的溶解速度受      影响。
(2)为确保茶多酚较为充分地溶解,除用热水长时间浸泡外,还可在茶叶放入沸水浸泡前采取的措施有      
(3)根据茶多酚的性质推断,若要长时间存放茶叶,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7小题,第29题6分,30题5分,31题、32题各7分,33题10分,34题8分,35题12分,共55分)(共7小题)

1、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以后,小柯对大气压强有多大产生疑问,想亲自证实一下;如图所示,小柯将带 挂钩的吸盘“吸”在光滑的玻璃下表面,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5cm2 , 向挂在吸盘下的小 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4kg。

(1)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为      N。
(2)根据已知数据推算出大气压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3)若要挂住更重的货物可进行改进的方法是      
2、近几年,诺如病毒日趋严重,并出现了许多变种,尤其是教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学生比较容易感染。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就是用消毒液对教室空气消毒。学校采用的二氧化氯消毒液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强力,广谱,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安全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液能够迅速,彻底杀灭各种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和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小科同学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二氧化氯(ClO2)1000毫升

溶质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克/厘米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是      克,其中含溶质二氧化氯      克。
(2)若将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与5000克水均匀混合,所得稀二氧化氯消毒液中二氧化氯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我校欲配置30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千克这样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多少升水?(写出计算过程)
3、烧杯里盛有6℃的水如图甲所示,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假设从6℃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请对小球的浮沉情况做出判断并进行必要的解释。

4、下表为氯化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27.6

31.6

34

37

40

42.6

45.5

(1)40℃时,在45g水中加入5g氯化钾而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40℃时,氯化钾溶液饱和时,其质量分数为多少?
(3)将40℃氯化钾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5、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气体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500cm2,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 7mm2 ,限压阀质量为m=98克,限压阀顶部面积为20mm2 (已知锅外大气压强为P0=105Pa )

(1)写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      ;(填“升高”或“降低”)
(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
(3)为保证使用安全,不可随意增加限压阀的质量。计算此时高压锅内气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为多少?
6、当某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爱动脑筋的小柯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推导,他的推导过程是:

因为物体漂浮,所以F=G

又因为FgV , GgV , 所以:ρgVgV

则ρ=(V/V)×ρ 或者ρ=V/V

应用:

(1)某物体漂浮在水中,有2/5体积露出水面,则该物体的密度为:      
(2)体积为100cm3的塑料块漂浮在水中,有3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假如把露出部分的体积削去,剩余塑料块将上浮。完全静止后,露出部分体积为      cm3
(3)结合小柯的推导过程,请推导出当某一物体在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均沉底时所受的浮力F1、F2与液体密度ρ1、ρ2间的关系为: F1/ F2 =       (用ρ1、ρ2表示)。
7、小伶和小柯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溶液后,用图示弹簧秤测出其重力,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

液体密度(g/cm3)

0.4

0.6

1.0

1.4

弹簧秤的示数(N)

1.6

1.8

2.2

2.6

弹簧的长度(cm)

10.4

10.8

11.6

12.4

(1)通过分析此表,小柯发现液体密度与弹簧秤示数之间有一定规律,能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      

(2)若小桶中盛满密度为1.1g/cm3的某种液体时,弹簧秤的示数是      N。
(3)若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的长度是12.8cm时,则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
(4)通过分析数据可知,塑料小桶的重力为多少牛?弹簧的原长为多少厘米?塑料小桶的容积是多少毫升?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第四中学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