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7小题)

1、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同一物体的长度,就分度值而言,      刻度尺更精确一些,其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2、小聪一家去甲地旅游,在甲地市郊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60”表示的意思是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到达甲地最快需要       h.

3、小明猜想:水滴开始下落的过程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秒拍摄了同一滴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可见他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从图分析,水滴下落0.3秒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

4、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      引起的.教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      过程中减弱噪声.
5、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雷声是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的空气剧烈      而产生的,如果在看到闪电后4秒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米(声速取340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6、小明有一次做热学实验,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      造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然后他用一个金属盘放在了烧瓶的上方,发现金属盘底部有水滴出现,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

7、小红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      ℃,由下表可知,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二、单选题(共8小题)

1、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单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 地面、列车 B . 列车、地面 C . 列车、列车 D . 地面、地面
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36km/h=36km/h× =10m/s B . 36km/h=36km/h× =10m/s C . 36km/h=36× =10m/s D . 36km/h=36× =10m/s
3、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竖直徒壁,有一人在山峡内放一枪,头两次回声间隔5秒,则人离两壁的距离是(设声速v=340米/秒).(   )
A . 1025米,175米 B . 600米,600米 C . 1000米,200米 D . 850米,350米
4、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先将话题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再将两个敲响的音叉甲和乙分别对着话筒发出声音,在示波器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通过对波形的分析,可知(   )

A . 甲声波的频率较大 B . 乙声波的频率较大 C . 两次声波的频率一样大 D . 甲声波传播速度较慢
5、2014年5月第17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调不同 D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
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8、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 .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 .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 .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小明在测量公路上一个自行车的行驶速度,他测出了路程与时间关系的表格,请你依照表格画出路程和时间关系的图象.

时间(s)

0

1

2

3

4

路程(m)

1

3

5

7

9

2、下表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表格,请你画出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冰的温度(℃)

﹣20

﹣10

0

0

0

5

10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如图(A)所示是小明同学研究萘熔化时的实验装置图,图(B)是她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熔化﹣﹣凝固曲线.

请回答:

(1)萘熔化后为使其凝固,应撤去装置图中的      
(2)根据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萘是      ;②萘的熔点是      ;③熔化过程用了      时间,凝固过程用了      时间;④凝固过程      热,但温度      
(3)在该实验中,小明同学把装有萘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2、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96

97

98

98

95

98

98

(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      ℃,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合理即可).
3、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五、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

1、2015年9月,酥梨的家乡宁陵县石桥镇举行了“漫步梨园”的竞走活动,其中冠军仅用80min就走完全程,最慢者用时2h,求:
(1)若冠军的平均速度是1.8m/s,则该活动的全程是多少?
(2)若最慢者也走完了全程,则其平均速度是多少?
2、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

 往上海方向(里程:237km)

 车次

 到达时间(镇江)

 开车时间(镇江)

 终点站(上海)

 T131

 09:43

 09:45

 12:31

 D413

 10:04

 10:06

 11:53

(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

(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