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我市三界镇的嶀大山海拔 749 米,是嵊州北面最高的山,夏季山顶的气温相对镇里的气温低很多, 造成这样的气候差异的原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季风
C . 地形
D . 海陆位置
2、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 北京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有雪
C . 未来 24 小时内,本地将有 6 至 7 级偏北风,气温下降 6 至 8℃
D . 东边日出西边雨
3、下列语句中,不是反映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是( )
A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 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D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4、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 . 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 . A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 .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 .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5、自西域归来的李白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而唐朝诗人王之涣却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试从科学角度分析这两种风分别是( )
A . 东南风、西北风
B . 西北风、东北风
C . 西北风、东南风
D . 东北风、西北风
6、下列关于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
B . 冷锋过境时经常带来晴朗天气
C . 暖锋过境时经常带来降雨天气
D . 暖锋是影响天气的一个重要天气系统
7、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
A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
B .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纬度因素
C .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海陆因素
D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
8、读下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 . 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 . A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 .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 .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9、“ 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诗句是( )
A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 .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10、诗歌《我爱你中国》部分诗句“当你的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啊,你的南疆早已到处洋溢着盎然的春色。”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的影响
B . 海陆位置
C . 纬度位置
D . 地势的影响
11、浙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
B . 季风
C . 纬度位置
D . 海陆性质
12、如图是小胡与小金在寒假里的一段通话信息,从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哈尔滨与三亚的气温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季风影响
B . 海陆差异大
C . 经度跨度大
D . 纬度跨度大
13、举世瞩目的G20峰会于9月4日—9月5日在杭州萧山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下列关于萧山区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气候
B . 今天最高气温:18℃,最低气温:9℃,它描述的是气候
C . 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天气
D . 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它描述的是气候
14、下列关于绍兴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
B . 今天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 .4℃,描述的是气候
C . 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
D . 四季分明,年温适中,描述的是气候
15、人们常说“早穿皮袄午穿纱,围若火炉吃西瓜”描述新疆吐鲁番的气候,说明该地( )
A . 风沙较大
B . 气温较高
C . 气温日较差大
D . 降水量较少
16、夏天时,杭州(北纬30°左右)的气温要比拉萨(北纬30°左右)高,主要原因是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 . 纬度位置
B . 地形地势
C . 海陆位置
D . 季风影响
17、下列季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东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
B . 西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海洋气压低于陆地气压
C . 季风的特点是风向随季节转移而显著变化
D . 季风是影响气候因素之一
18、下列有关人类和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是万物之灵,无须顾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B . 人类活动与气候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应利用自然规律使气候向有利于生物生存的方向发展
C . 人类应禁止砍伐一切树木,改良气候
D . 人类应限制工业发展,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
19、下列叙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 )
A . 绍兴今天最高气温23℃
B . 近期浙江地区局部受台风影响会出现较大降雨量
C . 傍晚有阵雨或雷雨
D . 夏季温暖潮湿多雨
20、下列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 .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短时天气变化的状况
B . 我国年降水量的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
C . 洪水、干旱、台风等都属于气象灾害
D . 太阳辐射是地球天气和气候形成变化的主要因素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
(1)图为影响我国的 (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图中季风分别来自 洋和 洋.
(2)我国把受 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沿 、阴山、 、 冈底斯山一线.
(3)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是① ,② ,③ .
2、据图回答:

(1)已知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A、B两地在同一时间,气温理论上相差 ℃。
(2)C地和D地相比, 地降水更多,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3、读亚洲东部和南部1月、7月的季风图,回答问题:
1月 7月
(1)图①处的风向为 风。
(2)据图分析,东南季风成因是 。
4、水是生命之源,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用水的过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你写出下列现象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1)夏天在房间的地面上洒点水降温: 。
(2)在城市建人工湖缓解热岛效应: 。温室效应的引起和 的增多有关。温室效应增强导致 、 、 。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 。
5、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6、分析下列影响气候现象的主要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
(3)城市中心的气温长年比郊区的高。 。
7、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杭州四季分明而海南四季不分明: 。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
(3)乌鲁木齐的气温年较差大而长春的气温年较差小(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
8、下图分别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A、B、C、D分别代表哪个城市?
A B C D
(2)四城市均位于我国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四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配合上的共同点是 ;
9、如图所示为我国台湾岛的剖面示意图,图中山脉为台湾山脉。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地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2)乙、丙两地年降水是乙地更多, 原因是 。
10、读“某地区天气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天气状况以晴朗天气为主的是 (填“A”或“B”)地。
(2)D 地附近活动的锋面在D地过境时,D地的天气状况是 。
11、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受纬度度位置和 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 (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城市常成为“热岛”,气温高于郊区,如图。
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各线段的气流方向。
(2)怎样的气温垂直分布对对流运动的形成有利?
(3)在这个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和郊区的风应该是怎么吹的? (填“城市吹向郊区”或“郊区吹向城市”)。
2、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风向图,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 图,此时宁波的气候特点是 。
(2)当我国盛行风向为B图时,我国东部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3)我们把 (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3、分析下列各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填写在横线上。
(1)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但终年冰峰峭立,白雪皑皑 。
(2)昆明四季如春、多雨水,而哈尔滨却冬季漫长、多冰雪 。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纬度相近的天津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