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同步练习(优生加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今年深圳(22.5°N,114°E)中考于6月22、23日举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前天是北半球夏至日,深圳学校操场正午旗杆影子长度为一年中最短 B . 今天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今晚能看到一轮圆月 C . “深圳夏季高温多雨”描述的是天气现象 D . 我国神圣领土黄岩岛(15°N,118°E)位于深圳的东南方向
2、

如图是某科学探究小组在某山地观测到的气温结果示意图。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图中丙地气温最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3、

已知北半球同纬度 A,B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4、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相当,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仅考虑地势因素的情况下,当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为32℃时,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气温大致为(     )

A . 10℃ B . 9℃ C . 8℃ D . 7℃
5、

关于如图所示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主要分布在北纬40°~60°大陆东岸 B . 大陆轮廓破碎对该气候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C . 适宜发展种植业,畜牧业不发达 D . 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6、

该图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问题.
 
图中⑥地与⑤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人类话动
7、

读“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是市区气温低郊区气温高 B . 近地面空气从市区流向郊区 C . 城市热岛效应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D . 在市区建设高层建筑,可以减弱热岛效应
8、

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地势 D . 人类活动
9、

对下图反映的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B . 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 C . 亚洲缺少此气候类型 D . 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
10、如图所示甲和乙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是东南季风,来自于太平洋 B . 乙是西南季风,来自于印度洋 C . 甲、乙相比,乙影响我国降水范围更广 D . 夏季风的进退与东部雨带的推移密切相关
11、如图是地形坡面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 . 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 . A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 .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 .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12、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 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 B . 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 C . 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D . 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
13、下列对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B .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C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D . 浙江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14、西藏因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很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某自驾者于3月底从嘉兴市出发当时家乡的桃花基本已谢,半个月后到达纬度相近的西藏林芝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来到林芝市又见到盛开的桃花 B . 用常压电饭煲煮的饭菜依旧可口 C . 林芝市与嘉兴市夜温差相近 D . 家乡带去的真空包装食品袋鼓起
15、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出现高温天气,气温平均值上升。专家预测我国在未来50一100年间,气温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可见气温的升高已经并将继续成为我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 . 气温升高将会减少寒潮南侵,从而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B . 气温升高将导致西部地区冰川加速融化,使得淡水资源的储存减少 C . 气温升高带来的干旱化必将导致沙层变厚,一旦遭到寒潮侵袭,必将产生沙尘暴天气 D . 我国西南地区如果不加限制地开发土地、破坏植被,气温升高将会导致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灾害的频繁发生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谷风”和“山风”在山区地区经常出现.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空气密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暖空气沿山坡      (选填“上升”或“下滑”),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因而沿山坡      (选填“上升”或“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2、

读“世界面临粮食危机区域分布”图,结合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没有出现的大洲是       ,面临粮食危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和       洲.

(2)美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从新奥尔良港出口的粮食向东经过       洋,一是运往欧洲,二是运往非洲和亚洲西部.

(3)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的是       .

(4)①地区是世界重要粮食出口区,该地区出口的主要粮食是       .主要输往日本和       洲.

(5)②地区传统民居多平顶房与当地的哪种气候特点密切相关?

(6)③地区是三种宗教的发源地,当地居民主要信仰       教,通用语言是       语.

3、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18℃,最低气温是10℃,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18℃,出现的时间应在      左右。
(2)阳春三月,浙江温州已是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4、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一大队草船驶向曹营。曹营中的士兵以为有敌来袭,拼命地向草船射箭。此时,诸葛亮的草船受到水的浮力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利用的大雾,使曹操担心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 下列成语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 (2)
A . 阴转多云 B . 雷电交加 C . 和风细雨 D . 冬暖夏凉
5、读图,炎热的夏天,人们常选择甲处避暑,因为沿海地区的周围主要是水,海水的比热容比较      (选填“大”或“小”),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所以夏天海边比较凉爽;也可以选择乙处避暑,原因是      

6、已知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如图所示,A地海拔300米,B、C两地海拔2800米,A地的气温为20℃,且此地区山顶处常年刮西风。根据以上信息推测B地气温是      ,B和C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7、电视连续剧《三国》放映后,在全国各地又掀起了一股“三国”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      (填“东南”或“西北”)。
(2)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是利用大雾,使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______ (2)
A . 阴转多云 B . 雷电交加 C . 和风细雨 D . 冬暖夏凉
(3)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5000升时,船受到的浮力为      牛。
8、天气与气候有区别又有联系,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1)如下图是浙江省某地某时的天气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地正受      (选填“高”或“低”)气压控制;

②丙地在该锋面过境时,会出现      天气;

③在甲乙两地之间,风向应该是       (选填“甲一乙”或“乙一甲”):

(2)浙江省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除纬度位置外。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9、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水的比热比沙土大,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      (选填“快”或“慢”),表现出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晴朗夏日,海边城市陆地与海洋之间会形成海、陆风,可用甲、乙两图表示,其中表示晚间空气流动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

10、读“亚洲东部和南部1月、7月的季风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中①处的风向为      
(2)据图分析,东南季风成因是      

三、解答题(共13小题)

1、城市内的气温常高于郊区,而使城市变成“热岛”,这种现象被称为“热岛效应”。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各线段的气流运动方向。

(2)在这个要素作用下,城市与郊区的近地面风应该是由       吹向       。(填“城市”或“郊区”)

2、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米,B、C两地海拔2200米,且A处长年刮东风。请据图回答问题:


(1)B与A的相对高度为       ,A和B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地,理论上两地的温差为       。   

(2)B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地,判断理由是: B地位于        ,C地位于       。

(3)山地两侧的气候不一样,迎风坡与背风坡相比_________(填字母)。

(3)
A . 气温高,降雨多 B . 降雨多,气温无差异 C . 气温低,降雨少 D . 气温高,降雨少
3、小宇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里夏天太热而不住他家,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某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间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一温度”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简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2)
  1. 随着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多城郊居民住进了新型社区,周围建有许多的公园湖泊,气候适宜,居住环境比市中心更为舒适,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来看,说明了      
(3)如果图中所示为杭州夏季某日的气温,而在浙江东南部沿海此时正遭受台风的影响,这种现象说明浙江省在夏季处在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4)2012年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资料,杭州被网友列为新“四大火炉”之一,引发广泛关注。受高楼、大气污染、人为热源等影响,夏秋两季杭州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城市       现象。结合图中信息,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4、如图是我国境内A(山西曲沃)、B(内蒙古乌海)、C(湖南长沙)三地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请读图后回答问题:

(1)相比较而言,如果植被遭到破坏,       地更容易引起土地的沙漠化。

(2)如果三地的排涝条件相当,洪涝灾害最容易在       地发生。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冰岛约1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中约有11%被冰川覆盖。专家称,未来200年间,冰岛的冰川将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而消失。如图所示为2008年7月10日,冰岛杰古沙龙湖漂浮的冰川。

材料二    2007年8月13日以来孟加拉国洪水泛滥,卫生部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此次洪灾导致孟加拉国全国各地共有516人死亡。

 

(1)全球变暖导致高纬度地区冰川融化,会产生哪些影响?(请写出两点)
(2)孟加拉国洪水泛滥的原因是:      

(3)针对全球变暖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请写出两条)      

6、

读下列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亚地区的北部地震频发,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里氏8.1级大地震(震中位置:
28°12′N,84°42′E),此次地震给首都加德满都(27°42′N,85°20′E)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
材料二:“南亚局部地区政区图”、“板块分布示意图”

(1)如图3甲、乙两地是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和此次地震震中的位置,其中表示震中的是       地,震中距加德满都的实际直线距离约为       km.

(2) 南亚北部地区地震频发,其主要原因是       .

(3)南亚既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世界三大宗教中       教的发源地.

(4)印度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其经济以农业为主,由于受        灾害频繁发生的影响,粮食产量不稳,该国工业门类齐全,近20多年来,印度的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        产业发展迅速.

7、案例1: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勒布尔格博览中心召开,19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约国以及各非政府、企业和科学集团出席会议.

读图“低碳生活”,结合案例1 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生活及所学知识,分析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原因.
(2)举例说出生活中我们能做的两种“低碳生活”的良好习惯.(至少答2点)
(3)为引起更多的人对“低碳生活”的重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请写出两条宣传“低碳生活”的标语.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1月29~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进行.近190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在围绕《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资金提供、技术转让、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等主要议题进行艰难的谈判.日本代表在多个场合公开表态,“日本不会在任何情况或任何形势下就《京都议定书》设定减排目标”,谋求“脱轨”.而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代表对此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履行《京都议定书》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2)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是什么?
(3)日本代表表态“日本不会在任何情况或任何形势下就《京都议定书》设定减排目标”.这是为什么?
(4)中国为减少CO2的排放,在能源利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9、阅读下图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般年份,5月中旬,夏季风开始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这里最早进入雨季.6月中旬,夏季风进一步增强北跃,雨带随之北跃到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中旬,夏季风北跃到淮河以北,雨季也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开始冬季风增强南下,夏季风开始南撤,雨带迅速南移.10月冬季风频频南下.夏季风在大陆上消失,雨季结束.

(1)在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      决定的.
(2)上图中阴影表示雨带位置,请在右图中的方框内画一个箭头,表示此时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风向.
(3)上图中季节,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4)描述一下图中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特点      
(5)2004年夏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雅典的气候特点是      
10、读资料,结合漫画,回答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1)漫画反映了一个“自然现象”      .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气体增多.
(2)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呼吁:      ;请不要      
11、为什么我国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试通过原理分析其成因。
12、风是永不枯竭的能源,风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在由于电能的广泛利用,风力发电机(如图)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1)风对人类的生活和自然有很大的影响,风可以在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可以施加重要作用?
(2)风力发电机为提高捕获风能的效率,叶片设计是核心技术之一,叶片横截面制成图甲的形状,当风以图乙的角度流经叶片时,叶片会按方向转动      (选填“顺时针”或者“逆时针”)。
(3)请你利用已经学过的科学知识,简要叙述我国的夏季风是如何形成的?
13、      
(1)如图为某山的剖面示意图。甲地与乙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选填“甲”或“乙”)。判断理由是甲地位于      (选填“迎风坡”或“背风坡”)。

(2)造成峨眉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因素是         (选填符号)。 (2)
A . 太阳辐射 B . 纬度位置 C . 海陆分布 D . 地形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阅读有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2)读图乙,秦岭的走向是      ,秦岭—淮河一线一月的平均气温接近      
(3)读图丁,武汉的气候为      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4)读图乙,归纳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5)读图乙本区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5)
A .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 . 冬季风活动强烈 C . 地形复杂多样 D . 南北跨纬度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同步练习(优生加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