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上第四章 第四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资料1 19世纪末,科学家普遍认为气体之间更容易转化,认为CO2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成CO和O2 , 所以O2来自于同为气体的CO2。
资料2 1937年,英国化学家希尔通过实验发现:离体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使水分解,释放出O2 , 并还原电子受体。
资料3 1939年,已经发现了氧的同位素。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利用18O标记的H218O和C18O2分别培养小球藻,光照相同时间后,检测甲、乙两试管中产生的氧气是否含18O,如图所示。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解答题(共5小题)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 段,光合作用强度最强(高)的是 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 点。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标记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图。
②将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③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④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五、综合说理题(共1小题)
【资料】①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会释放CO2供植物吸收利用;
②吊袋内CO2释放量会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温度过低时CO2气体释放量较少;
③使用时,将气肥悬挂在农作物枝叶上方位置比放在农作物底部位置效果好;
④施用气肥为不可离农作物太近。
请你用所学知识及以上资料信息,解释施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增产效果比较优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