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如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

A . 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B . 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 C . 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 D . 青藏高原是由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2、下面的大陆漂移示意图,符合从2亿年前到现在顺序的是( )

A . 甲→乙→丙 B . 丙→乙→甲 C . 乙→甲→丙 D . 乙→丙→甲
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 . 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 . 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 . 今天的海螺、海蚌是从陆地进入海洋的 D . 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4、下列各项中与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无关的是( )
A . 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非常相似,几乎可以拼合起来 B . 大洋分隔的两岸都有繁华的城市 C . 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生物都有亲缘关系 D . 被大洋分隔的两岸大陆上,古生物化石许多是同类,岩层也是连续的
5、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某地(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地震还造成珠穆朗玛峰发生雪崩,多名登山者失去联系。图中哪幅图能解释此地多地震的原因( )
A . B . C . D .
6、我们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南北美洲的西部有一列靠近海岸的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南北长达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实际上也是由于两大板块运动而形成的,这两大板块是( )
A .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 . 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 .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 .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7、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的地形是 ( )
A . 高大的山脉 B . 裂谷和海洋 C . 岛弧 D . 悬崖
8、下列符合“大陆漂移说”的是( )
A . 大陆像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不断漂来漂去 B . 许多小块的大陆不断漂移、碰撞,变成一整块大陆 C . 陆地本是一整体,后来分离漂移成各小块大陆 D . 全球由六大板块构成
9、应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①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②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③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0、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几千万年后将消失的海洋是( )
A . 地中海 B . 大西洋 C . 红海 D . 印度洋
11、北极熊是一种寒带的动物,能在水中捕食,但不善于长途跋涉,主要以海豹、鱼类为食。北极熊只有北极有,而南极没有。你认为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 . 南极缺乏淡水,北极熊不能生存 B . 南极是低纬度地区,气候条件不适合北极熊生存 C . 南极以前是有北极熊的,但由于经历过剧烈的地质运动,所以北极熊灭绝了 D . 在北极熊出现前,由于板块运动,南极大陆已与其他大陆分离,北极熊无法渡海到南极
12、下列不是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A . 南美洲与非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B . 大西洋两岸动物的共同性 C . 南极洲发现有煤炭资源存在 D . 赤道附近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13、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由魏格纳创建的;②板块构造学说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证据证明,是最正确的地球构造理论;③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⑤
14、下图为不同时 期的大陆分布推测示意图,下列叙述:①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②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其中能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证据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15、如图描述了大西洋形成过程。它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   )

A . 大地是个球体 B . 地球由六大板块构成 C . 大陆漂移学说 D . 海水是大西洋扩张的原因
16、关于地球表面板块的一些论述,正确的是(   )
A . 舌羊齿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发现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证据 B . 以距离大洋中脊远近的岩层年龄不同为证据建立起来的“海底扩张说”推翻了“大陆漂移说” C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D .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以推测地壳活动比较弱的地域是海岭、海沟和巨大山脉所在地
17、下列与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移在海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 B . 舌羊齿化石的分布支持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C . 海底扩张学说支持了大陆漂移说,解决了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问题 D .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立的
18、如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

A . 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B . 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 C . 我们生活的台州位于亚欧板块 D . 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19、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下列关于喜马拉雅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
A . 喜马拉雅山还会继续增高 B . 喜马拉雅山脉附近很少有地震发生 C .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化石,是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 . 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在20世纪六十年代建立了      学说理论,认为地壳的岩石圈分裂成      板块,板块漂浮在      上慢慢地移动着。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是火山、地震      的地带。
2、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即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是      ,后来经过      ,直到演变为现在的位置。此后,他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下列发现中,能成为支持该理论的证据有      。(多选)。

A.自大洋中脊两侧,沉积物逐渐变薄

B.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C.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发现舌羊齿植物化石

D.在北极发现了热带植物化石,在南非发现了冰川遗留的痕迹

3、1960~ 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林斯和迪茨基于对      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      ,提出了“海底扩张说”。该理论认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      ,那里热的      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      
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      大板块组成,它们被                  分割而成,这些“板块”漂浮在      上,相互不断地发生            ;板块的      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板块的名称。

A      

B      

C       ;

D      

E      

F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为海洋的是      板块,我国地处      板块。
(3)日本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极不稳定,因此多            
6、进行下面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取两本书做碰撞实验,碰撞使书本      ,而板块的碰撞常形成      
(2)取两块板,用牛皮纸胶合,然后在上面放一空瓶子,朝不同的方向馒慢用力拉,直至断裂。木板上的牛皮纸断裂时,产生      使瓶子翻倒,而板块的张裂常形成            
7、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板块的名称。

A      ,B      

D      ,E      

(2)从图中可看出红海位于      板块与      板块的张裂地带,若干年后,红海的面积将      (填“变大”或“变小”)。
(3)相互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山脉的两大板块是      (填字母)。
8、读全球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和“      ”的基础上创建的地球构造理论,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漂浮在      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      (填“稳定”或“不稳定”)。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是海洋的是[      ]      ;澳大利亚位于[      ]      板块上。
(3)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_________(可多选) (3)
A . 火山和地震 B . 台湾海峡海底的河道痕迹 C . 长江三角洲平原形成 D .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E . 千岛湖湖底的村庄遗迹
(4)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亚欧板块与[      ]      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9、据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大陆漂移说”。1960~1962 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      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可多选) (2)
A . 火山和地震 B . 太阳系的形成 C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 .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10、全球构造理论经历了著名的“三级跳”:①1915年,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②1960~ 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说”;③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海底扩张说”       (选填“支持”或“不支持”)“大陆漂移说”,它能解释“大陆漂移说”中大陆漂移的      问题。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的运动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是      (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北纬38.1°、东经142.6°)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如图所示。强震引发海啸,给日本带来巨大的灾难。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漂浮在      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2)美国地质勘探局认为,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太平洋板块在日本海沟俯冲人日本下方,每年向西运动数厘米,和      发生碰撞和挤压,地壳极不稳定,正是运动中积累的能量释放导致此次大地震的发生。
(3)地震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错误的是(    )。 (3)
A . 在室外跑到坚固的楼内躲避 B . 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C . 在室外,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双手护头蹲下 D . 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
2、地球的形态在持续改变中,图示是夏威夷群岛主岛(编号1号)与其三个链状火山岛屿(编号2、3、4号)的分布示意图(未按比例绘制)。许多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是因为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方向)而形成的,“热点”喷出岩浆凝固,逐一形成这些火山岛屿。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几种结构在真实地球中实际体积最大的是(   )。 (1)
A . 夏威夷群岛 B . 链状火山岛屿 C . 地壳 D . 太平洋板块
(2)从链状火山岛屿(4、3、2)到夏威夷群岛主岛(1)的年龄分布将呈现怎样的特点?      
(3)阅读此题后,谈谈你对大陆漂移学说或板块构造学说的认识:      
3、  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      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2)
A . 火山和地震 B . 宇宙的起源 C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 .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4、           
(1)亚欧大陆的东部有许多岛屿,岛屿的外侧有一些很深的海沟,请依据板块构造学说说明这些海沟的形成原因:      
(2)现在的印度半岛曾经位于南半球,它不断地向北“漂移”,与亚洲大陆相撞,形成了世界最高的      山脉。
5、1915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      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___。(可多选) (2)
A . 火山和地震 B . 太阳系的形成 C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 .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在人类历史上,许多科学家为地球科学的发展付出了极大努力,做出了伟大贡献。
(1)20世纪初,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现象,大胆的提出假说——“大陆漂移说”,以下证据支持他假说的是      

①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许多相似的古老野生生物;

②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③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

④在各大洲都有黑人。

(2)尽管有很多的证据,但是当时科学界还是不能接受“大陆漂移说”,因为它还没有解决大陆漂移的      问题。直到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通过对洋中脊的研究提出“海底扩张说”才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3)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前面两个学说基础上创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我国的珠穆朗玛峰是由印度洋板块和      板块碰撞形成的。
2、下图是六大板块分布图,请据图回答:

(1)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板块。(填名称),这些板块“漂浮"在      层上。
(2)板块运动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海沟的形成于      ;杭州地震发生概率很低:      
3、科学家发现,地球的形态在持续的改变中。如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编号1号)与其三个链状火山岛屿(编号2、3、4号)的分布示意图(未按比例绘制)。许多科学家认为,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是因为太平洋扳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不断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的方向)造成的,喷出的岩浆冷却凝固逐一形成这些火山岛屿。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539

(1)下列图示最能代表从链状火山岛屿(2、3、4)到夏威夷群岛主岛(1)年龄分布情形的是      

图片_x0020_540

(2)下列说法与文中这些科学家的观点相矛盾的是__________。 (2)
A . 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所以说明大陆可能是在移动的 B . 大陆架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是不可能的 C . 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位于温暖湿润的中低纬度地区 D . 大陆牢牢地紧连在海床上,而不是像浮冰般漂浮在海上,故无法移动 E . 现今的两个地磁极——南极和北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其位置是在移动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三章 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