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第5节 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

A .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 . 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 .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D . 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2、

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 该物质的熔点是50℃ C .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且温度升高 D . 该物质在第15分钟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5℃的冰投入0℃的水中,假设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足够长的时间后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则冰的质量一定是(   )
A . 增加了 B . 减少了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4、在标准大气压下,萘的熔点是80℃,则此温度下的萘(   )

A . 一定是固态 B . 一定是液态 C . 一定是固液共存 D .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成了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A . 密度 B . 硬度 C . 凝固点 D . 沸点
6、坩埚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埚内盛有锡块,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 . 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 . 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 . 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 . 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 . 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C .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D .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8、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温度为48℃的海波的状态是(  )

A . 一定是液态 B . 一定是固态 C . 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 . 以上三种状态都可能
9、“滴水成冰”所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

A . 熔化 B . 凝固 C . 熔化和凝固 D . 液化
10、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晶体(   )
A . B . 食盐 C . 海波 D . 松香
11、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A . 沥青 B . C . 松香 D . 石蜡
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 湿衣服晾干 B . 把白糖加水后化成糖水 C . 树叶上的露珠 D . 春天到来,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1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能是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 B . 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C . 可能是萘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D . 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
14、夏天用同样多的0 ℃的水和0 ℃的冰来冷却饮料,结果是(  )
A . 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 . 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饮料瓶容易接触 C . 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要吸热 D . 两者效果相同
15、土笋冻晶莹剔透,清香软嫩,滑溜爽口,是厦门的特色小吃。土笋冻主要原料是环节动物土笋(学名叫海星虫),含有胶质。经过熬煮,所含胶质完全溶解于水中,冷却后便冻结成土笋冻。关于这个“冷却冻结”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凝华 放热 B . 凝华 吸热 C . 凝固 放热 D . 凝固 吸热
16、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 . 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 . 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C . 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 . 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17、有一种冬暖夏凉的夹克,其原理是在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易熔化和凝固的微胶囊物质。下列关于这种微胶囊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微胶囊物质一定是晶体 B . 微胶囊物质的比热一定越小越好 C . 气温升高时,熔化吸热;气温降低时,凝固放热 D . 熔化和凝固时,构成微胶囊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
1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 )
A . 冰和塑料 B . 铜和固态水银 C . 玻璃和石蜡 D . 海波和松香
19、2020 年 12 月 17 日 1 时 59 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带着 1731 克月壤样本安全着陆。降落时,表面最高温度达到上万摄氏度。为了保护返回器内月壤样本不被高温破坏,制作返回器“防护服”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A . 受热易凝华 B . 受热易凝固 C . 受热易液化 D . 受热易熔化
20、夏天,可在室内放上冰块降温。一段时间后,冰块会变成水、该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熔化 B . 凝固 C . 汽化 D . 液化

二、解答题(共1小题)

1、在做晶体的熔化实验时,小明提出“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有没有关系?”。为了研究解决这一问题,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水和少量酒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每隔2分钟用温度计测一次混合物的温度,并观察其状态,实验记录如下: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6

-8

状态

液固

液固

液固

液固

(1)该实验表明,晶体的熔点与晶体是否纯净      (选填“有”或“没有”)关系。
(2)根据该实验的结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2)
A . 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能将水和酒精分离 B . 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会下降 C . 该实验所用混合液的凝固点为-6℃  D . 只要在水中加入酒精后,凝固点就降为-6℃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如果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测得的温度为       ℃.

(2)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        ℃,熔化时间是       min.

2、

 俊杰同学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

(2)根据实验数据,俊杰绘出了熔化图象丙,由图象可知,此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体在熔化过程中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物体处于       态

3、

如图是某种固体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观察图像并回答:

(1)固体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      ,固体的熔点为      

(2)这种物质在固态时的名称为      

(3)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      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共持续了      分钟。

4、有两个同学研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t/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海波温度t/℃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53

56

59

63

石蜡温度t/℃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65

71

他们在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第5min开始熔化,第11min熔化完毕,石蜡第2min开始变软,第12min全部熔化完毕请你对以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完成下面各题:

(1)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2)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第5节 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基础巩固)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