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七上7.3月球与月相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在月球上,下列活动宇航员不可能做到的是( )
A . 直接观察陨石坑 B . 背着沉重的宇航服跳跃前进 C . 采集月球土壤样本 D . 高声交谈
2、如图是月球绕地运行轨道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月相的圆缺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产生的 B . 月球绕地球运动周期是365天 C . 月球运行到c处,可能发生日食,当晚月相为满月 D . 除夕夜,月球会运行到a处,月相为新月
3、如图为月球表面拍摄的地球照片,图中地球的相貌为一轮满地(类似于满月),则当天地球上的人们看到的月相为( )

A . 满月 B . 上弦月 C . 下弦月 D . 新月
4、如图所示,2020年4月8日,我国一些地区观察到了“超级月亮”景观,它还有个别致的名称叫“超级粉红月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天杭州地区昼夜等长 B . 月球表面的暗区是平原和盆地 C . “超级月亮”是由于当天月球体积变大了 D . “超级粉红月亮”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月球的大气层反射粉色的光
5、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中,是满月的是(    )
A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D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6、月球经过C点后到达D点。有关月球在D点的这一天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这一天的月相为上弦月 B . 这一天的月相东半亮,西半暗 C . 这一天看到月相应在上半夜 D . 再过七天,月相变为满月
7、“超级月亮(月亮位于近地点时刚好出现满月)”是近些年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天文现象。2020年“超级月亮”一共有四次,分别发生在2月9日、3月10日,4月8日和5月7日,其中,4月8日的这次还是年度“最大满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月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  B . 满月这一天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 C . 月球上没有引力 D . 在月球上看到的天空是黑色的
8、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在我国某些区域能观察到“超级红月亮”,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    )
A . 新月 B . 上弦月 C . 满月 D . 下弦月
9、如图是月偏食的示意图,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 阳光的直线传播 B . 地球是球形的 C . 月球是球形的 D . 地球是不透明的
10、如图为阳光照射地球、月球的示意图。图中人所在位置的时间及看到的月相为(   )
A . 黄昏,上弦月 B . 清晨,上弦月 C . 黄昏,下弦月 D . 清晨,下弦月
11、2020年10月30日,夜空上演了“火星伴月”:红色的火星与皎洁的月亮近距离相互辉映、齐放光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火星的体积比月球小 B . 火星比月球距离地球近 C . 月球比火星亮是因能发光 D . 该天是农历月的十五左右
12、从地球上看,金星与月球相似,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研究人员利用仪器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此时金星位于图中(   )

A . B . C . D .
13、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月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 B . 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由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C . 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称为月陆 D . 月球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
14、如图是观察月相的模拟实验,完成该活动的下列有关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小球应沿A→H逆时针方向移动 B . 在移动小球的同时,灯光也随之转动 C . 记录的是观察到小球光亮部分的形状 D . 若没有灯光,可用一半黑一半白的小球代替
15、如图,土星是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2013年4月28日发生了土星“冲日”现象。所谓“冲日”是指位于地球轨道外侧的大行星和地球运行到与太阳同一条直线上,而且地球处于大行星和太阳之间。在“冲日”期间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土星,则看到的土星“星相”类似于(   )

A . 新月 B . 上弦月 C . 满月 D . 下弦月
16、2021年6月17日(农历五月初八)神舟十二号发射当天的月相为(   )
A .   B . C . D .
17、今天是7月1日(农历五月二十二)立冬,晚上的月相是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18、在月球上,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以做到的是(    )
A . 放风筝 B . 游泳 C . 打雪仗 D . 扔石头
19、  2021年5月26日重磅天象之一“超级血月+红月亮+月全食”组团亮相。下列说法正确的事(    )
A . 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 B . 当晚月球运行在日地之间  C . 月食并不是每个月都发生 D . 月食初亏于月面西缘
20、右图是月球绕地运行的轨道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月球表面亮暗相间,暗区是高原或山脉,也称月陆 B . 7月2日即农历五月二十三,月球运行到d处附近 C .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其绕地运动周期为24小时 D . 月球运行到c处,日、地、月成一条直线,当晚月相为新月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请将表格中月相变化规律补充完整:

月相

名称

出现的大致时间(农历每月)

夜晚所

见形状

月出

时间

月落

时间

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

新月

或朔

初一

不可见

清晨

黄昏

上弦月

初七、初八

半夜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

满月

或望

十五、十六

黄昏

清晨

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

下弦月

廿二、廿三

正午

      

2、金星位于日、地之间,地球上可看到金星从太阳的圆面上通过,这种天文奇观称为“金星凌日”。在地球上还能观看到八大行星中除金星外的      凌日现象。
3、如图表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其中数字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不同位置。

(1)月球在图中 1 位置时的月相是      。中秋节月球出现在图中的      位置(填相应数字);此时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是      (填日食或月食)
(2)月球表面有许多环形山,它主要由小天体撞击形成,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4、2020年12月1日,农历十一月十七,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

(1)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
(2)拍摄照片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5、2020年夏至日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遇上了本世纪最大的日环食。在宁波的小科同学利用家里的蒸笼片观测日食的过程,结果如图所示:在地面上看到了既有日食的像,又有圆形的光斑,也有大量的黑影。

(1)该晚的月相是      
(2)黑影形成的原理是      
(3)小科在地面上看到日食像的形状是“ ”,则他抬头看到天空中日食的形状应是     。 (3)
A . B . C . D .
6、根据下图地、月、日的位置关系回答问题:

(1)请在虚框内画出此图所示的地、月、日三者位置时的月相图:       ;
(2)随着月球继续绕地球运动,我们看到的月亮的表面积将逐渐变      
(3)某同学计划在正月初一晚上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上的环型山,你对他的观察有什么好的建议?      
7、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月球的运动对地球具有重要的影响。

(1)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1号所拍摄的月球表面(局部地区)三维影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月球表面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2)日全食出现的条件是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在中间,当晚的月相是      
8、如图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将小球由A 向B 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此时小球代表的是      。该实验模拟的是      过程。  

9、2021年5月26日晚,世界很多地区都观察到罕见的“月全食+超级月亮”的天文奇观。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在这一天三个星球间的位置关系,是( ) (1)
A . B . C . D .
(2)月全食的正确顺序是      

(3)这天的月相是      
10、2020年12月17日(农历十一月初三),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携带从月海地区采集的1.731千克月球土壤样本。

(1)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即月坑。
(2)着陆器在向月面降落的过程中,不能采用打开降落伞的方法来减小下落的速度,原因是月球上        。
(3)当天晚上月球运行到图甲中的      (选填字母)位置。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抛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

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2、读下图,回答问题:

      

(1)填出ABCD四处月相的名称:                        
(2)月相从A到B到C到D的周期时间为:      ,又称为      
(3)我们观察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因是      
3、在地球上看月亮时我们发现,月亮有圆缺变化,但实际月面面貌却没有变化,月球的一面始终朝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即背面)。为什么会这样呢?请你做一做模拟实验。把一枚1元的硬币平放在桌子上代表地球,再在桌子上放一枚1角的硬币代表月球。在模拟月球绕地球运动时,使一角硬币的“1”字顶端始终朝着1元硬币(如图所示)。那么:

(1)1角硬币环绕1元硬币转一圈时,1角硬币自己转了      圈。
(2)从地球上看月球,人们能看出月球在自己转动吗?      
(3)由此可见,月球自己转动一圈的时间与月球绕地球转动一圈的时间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4、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乙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图      ,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2)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____。 (2)
A . 新月 B . 上弦月 C . 满月 D . 下弦月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小军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军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细沙的盘子、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  m(克)

体积V(厘米3

下落高度(厘米)

坑的深度d(厘米)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      有关。
(2)由      (填实验序号)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      
(4)请你结合小军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另外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2、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3、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请回答:

(1)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      ;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      
(2)下列因素: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的不同;③月地距离的不同;④月球的大小,其中与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有关的是      (填序号)。
(3)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球?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七上7.3月球与月相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