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二单元《离骚》同步练习题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 . 不吾知其亦已兮 B .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C . 背绳墨以追曲兮 D . 长余佩之陆离
2、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kuā)   朝(zuì)        谣(zhuó)   揽(chǎi) B . 死(kè)   侘傺(chà chì)     鸟(zhì)     方(ruì) C . 荷(zhī)   规矩(miǎn)     (jī)    诟(rǎnɡ) D . (huán)   杂(róu)岌岌(jí)   兰(ɡāo)
3、下列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长太(叹息)以掩涕(掩面流泪)兮,哀民生之多艰 B . 余虽好修姱(修洁美好)以革几(束缚)兮,謇朝谇而夕替 C . (保守)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D . 不吾知其亦(罢了)兮,苟余情其(相信)(芳香)
4、下列各组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 .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B .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C .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D .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九死其犹未悔 B . 哀民生多艰    怨灵修浩荡兮 C . 余虽好姱以革几羁兮    怨灵之浩荡兮 D . 心之所善兮    谣诼谓以善浮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

A . (哀伤)民生之多艰    既(代替)余以蕙襄兮 B . 謇朝(谏争)而夕替    又申之(因为)揽 C . 鸷鸟之不(合群)兮    忍(罪过)而攘诟 D . (以)前世而固然    屈心而(压抑)志兮
7、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 . 心而抑志兮 B . 朕车以复路兮 C . 余马于兰皋兮 D . 伏清白以直兮
8、下列词语中划线 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又申之以揽茝(重复,再三)        谣诼谓余以善淫(谣言) B . 死(突然)      偭规矩而改(错误) C . 忍尤而攘(侮辱)        延伫乎吾将(返回) D . 苟余情其芳(确实)       怨灵修之浩荡兮(水势大)
9、下列各句中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偭规矩而改错      ②吾独穷困乎此时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忽反顾以游目兮

⑤佩缤纷其繁饰兮      ⑥自前世而固然

⑦宁溘死以流亡兮      ⑧伏清白以死直兮

A . ①②③⑤⑥ B . ②③④⑤⑥ C . ①④⑤⑧ D . ②③⑤⑧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B . 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 . 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 D . “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11、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余冠之岌岌兮,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 . “芳与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泽,污浊。昭质, 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 C . “回车以复路兮,及行迷未远。”朕 ,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之,这里无意义。 D . 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虽,即使。惩,惩罚。
12、比较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肇锡余嘉名        ②纫秋兰为佩

③乘骐骥驰骋兮      ④路幽昧险隘

A . ①和②句中的两个“以”字相同,③和④句的两个“以”字不相同。 B . ①和②句中的两个“以”字不相同,③和④句中的两个“以”字相同。 C . 四句中的“以”字均不相同。 D . 四句中的“以”字均相同。
1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我是古帝高阳的后代啊,我伟大的已故的父亲名叫伯庸。 B .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我出生在寅年的正月里啊,庚寅日是我的生日。 C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父亲观察揣度我出生时的情况啊,方赐给我一个美名。 D .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我的字叫正则啊,我的名叫灵均。
14、下面对课文《离骚》的语言特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手法。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 B . 运用大量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的表现政治、思想意识方面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C . 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上下句组成,使全诗具有循环往复之美。 D . 运用了对偶、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全诗具有异彩纷呈之美。
15、读课文《离骚》,对“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此句表明屈原出身高贵,是楚王室后裔,所以他必须要为他的应得之位奋斗。 B . 从“苗裔”来判断,屈原应是苗族人的后代。 C . 由“联”“皇”可以推断,屈原的太祖父曾经是皇上。 D . 此句表明屈原出身于楚贵族正室,身世非常人可比。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离骚》的作者是      时期楚国的政治家、诗人      。他在      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名叫      体或      体,句式灵活,句子可长可短,多为      言,不同于《诗经》的四言,多用      字,便于抒情。他的代表作还有《      》《      》《      》等。

2、《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之后第二部诗歌总集,由            编辑,收录了战国时代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      》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中国诗歌      主义的传统。

3、《离骚》是我国古代            诗,也可说是诗人的自叙传;题目的意思是      。在诗中诗人表现了            的高尚节操,抒发了            的爱国情感。

4、      ,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      

5、制芰荷以为衣兮,            ,苟余情其信芳。

6、阅读屈原的《离骚》(节选),完成后面练习题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⑦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选自《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1)节选部分前3小节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是怎样运用的?请具体说明。

(2)诗中的屈原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结尾两小节表达了屈原的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4)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是怎样形象地描绘的?

(5)诗歌《离骚》有哪些突出的艺术特色?试举例说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语文高二第三册第二单元《离骚》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