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 有机物和材料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近几个月来,我省衢州、金华、舟山三地的“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其中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检查项目之一,对垃圾分类这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破铁锅、坏车架、废弃易拉罐、旧电线和铝材下脚料等可归为一类回收,它们属于(      )
A . 金属材料 B . 氧化物 C . 单质 D . 非金属
2、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理论有助化学家合成开发出更多复杂的有机物.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是(   )
A . 醋酸(CH3COOH B . 食盐(NaCl) C . 酒精(C2H5OH) D . 甲烷(CH4
3、下列关于乙烯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制塑料 B . 生产有机溶剂 C . 常作气体燃料 D . 作果实催熟剂
4、上半年龙港市发现被伊蚊叮咬引起登革热急性传染病的病例,一度引起市民的恐慌。市政府为了人民健康,大力推行灭蚊行动,其中有一项措施是在蚊子可能滋生的地方喷洒灭蚊药水,主要成分是氯氟醚菊脂,化学式为C12H17Cl2F4O3 , 请问该物质属于下面哪一类物质( )
A . B . 有机物 C . D .
5、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 . 不锈钢碗 B . 纯棉毛巾 C . 羊毛围巾 D . 蚕丝被芯
6、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玉米 B . 花生 C . 鸡蛋 D . 青菜
7、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 甲烷 B . 碳酸 C . 糖类 D . 乙醇
8、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 . 有机物之间的反应一般较慢、较复杂 C . 熔点和沸点一般比无机物低,大多呈气态或液态 D . 所有的有机物都能燃烧
9、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氨基酸、淀粉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 鸡蛋中含的糖类最多 C . 常温下脂呈固态 D . 新制Cu(OH)2悬浊液可用于鉴别蛋白质
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合成的物质 B . 有机物都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C . 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复杂化合物 D . 有机物一般熔点、沸点较低
11、现代科技的发展,促使新型材料研究日益向微观层次深入,产生了纳米材料。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在机械强度磁、光、声、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下列关于纳米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纳米材料是指其基本颗粒在0.01~1纳米范围内的材料 B . 纳米陶瓷比普通陶瓷具有更好的韧性 C . 用纳米油墨书写的字迹色泽更好 D . 添加了纳米铅粉末的固体燃料会使火箭推进器的速度加快
12、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然后是铁器时代,而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在①金属活动性顺序、②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③金属的延展性、④金属的导电性、⑤金属冶炼的难度这五个因素中,与此有关的是( )。
A . ①④ B . ①⑤ C . ②③ D . ④⑤
13、研究发现石墨烯有许多奇特的特性:密度小硬度大.柔软、可回收,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及抗拉伸能力,它有可能会代替现有的硅材料。根据石墨烯的特性,下列材料不能用石墨烯来制造的是( )。
A . 优良的绝缘材料 B . 新型半导体材料 C . 超轻型飞机材料 D . 新型防弹衣材料
14、现代社会生产的新型陶瓷材料层出不穷,如用氧化铝等原料生产的陶瓷已被应用于制造发动机。下列有关氧化铝陶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陶瓷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 . 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 C . 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金属氧化物 D . 该陶瓷由于含有氧化铝,所以耐酸碱性不强
1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为缓解医疗资源短缺局面,武汉建成多个方舱医院并投入使用,在方舱医院建设中使用了下列材料,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 水泥 B . 铝合金 C . 玻璃 D . 塑料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给我们平时常吃的食物找“家”:米饭、羊肉、苹果、白菜、牛肉、花生、糖果、猪肉、黄瓜、鲜奶、鱼肉、玉米、鸡蛋、柑橘、萝卜、蒜苗、雪梨.

主要含蛋白质的有      ;主要含糖类的有      

主要含油脂的有      ;主要含维生素的有      

2、成人每天饮少量葡萄酒,有益心脏健康,还促进血液循环和帮助消化的作用.许多人自己动手酿制葡萄酒.他们制作的方法是:选择成熟的葡萄,留蒂剪下用淡盐水浸泡清水,将葡萄捣碎后与白糖以6:1的质量比混合,装入瓶中密封25天左右,过滤就可得到色泽亮红的可口葡萄酒.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酿制葡萄酒往往含有不同程度的有毒、有害物质甲醇(CH3OH),甲醛(CH2O)、朱醇油等,因此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经过再加工才可以放心使用.
(1)葡萄酒中的酒精是通过      (填“乳酸菌”或“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
(2)有害物质甲醇(CH3OH)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在葡萄酒制作过程中,用的葡萄含有花青素,这是一种与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一样的物质,所以鉴别真假葡萄酒可用家庭中的      
3、根据问题填空:


(1)目前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此做法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2)我们的主食是大米和面食,它们所含有的主要成分属于营养素中的      
(3)为了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应施加化肥的种类是      
4、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已知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C4H10),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在相同条件下,1米3 C4H10和1米3 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4H10、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4H10+13O2  8CO2+10H2O,CH4+2O2 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4H10与CH4 , 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2)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由丁烷(C4H10)改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加以改造.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填“增大”或“减小”)      
5、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又名抗坏血酸,可溶于水,具有酸性,且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维生素C属于的物质类别是      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        
(2)
A . 食盐 B . 纯碱 C . 硫酸钾 D . 苛性钠
6、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2015年世界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由      种元素组成,在组成分类上属于有机物,是由于      .
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面料和里料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品名:风衣型号:170/92A

面料:羊毛40%,锦纶60%

里料:棉100%

(2)某次野炊活动,小涛组所列物品及食物清单如下:

食物

大米、猪排骨、猪肝、鸡肉、鸡蛋、豆腐

调料

食盐、碱面、蔗糖、食醋、味精、酱油、食用油

用品

铁锅、锅铲、碗、筷子、肥皂

从平衡膳食的角度考虑,食物中应增加       

8、羊毛主要由      (选填“蛋白质”或“脂肪”)组成,我们可用      方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9、人类社会早期经历了①石器、②青铜器、③陶器、④铁器四个时代,其出现的早晚顺序是      (填序号)。
10、新型材料是指那些            中的、具有      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的材料。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新型材料有:      材料、先进复合材料、       材料、      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材料、      等。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上通过的《京都协议》中明确规定:发达国家要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

若用36 g氢气转化二氧化碳,则能处理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升?同时又能生成多少克化工原料乙烯?(已知: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  g/L)

2、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红热时,却可与许多常见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地壳中含钛矿石之一种称为金红石(TiO2)矿石。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

(1)第一步:金红石、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步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2)第二步:在氩气的保护下,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何由上述所得产物中获得纯净金属钛?简述主要步骤。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O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现象

结论

第一种

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

第二种

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第三种

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

(2)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      

2、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      

【解释】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      ,防止食物腐败。

【提出新问题】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固性塑料还是热塑性塑料呢(物质在加热时能发生流动变形,冷却后可以保持一定形状的性质叫热塑性)?

【实验】在一支试管中放入少量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到碎片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由此得出: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反思】⑴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      ,所以要控制使用。

⑵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一例说明      

3、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表中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十一烷

十六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C5H12

C11H24

C16H34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194.5

287.5

相对密度

0.466

0.572

0.585

0.579

0.626

0.741

0.774

分析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      原子个数有关.
(2)总结一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 有机物和材料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