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同步夯实基础练习题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2014年3月19日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里氏5.6级地震。关于其成因,如图中能正确表示的是(  )

A . B . C . D .
2、

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我国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图中A处:100.5°E,23.4°N)发生了6.6级地震,深度5千米。读材料和世界板块分布局部图,对于该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①欧亚板块与②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B . 位于①欧亚板块与③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C . 位于②太平洋板块与③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D . 位于①欧亚板块、②太平洋板块与③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3、在地震中,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种种不当行为“扼杀”自己。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  )
A . 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B . 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C . 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 D . 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
4、下列各图反映的自然现象,主要由地球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 沙漠中的岩石 B . 冰川中的斗谷 C . 地下溶洞 D . 华山北坡大断崖
5、下列自然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相对应的是(  )
A . 火山喷发——人类活动 B . 溶洞形成——流水作用 C . 海陆变迁——太阳活动 D . 四季更替——地球白转
6、地壳变动由地球的内力引起。下列各现象中不能反映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
A . 断层 B . 褶皱 C . 火山 D . 风蚀蘑菇
7、如图是地震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是震源,B是震中 B . AB是震源深度 C . BC和BD都是震中距 D . 地震对D的影响大于对B的影响
8、现代科学发展水平还不能对地震作出准确、及时的预报,但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下列与地震预兆无关的是( )
A . 遍地干旱,作物枯萎,用水紧张 B . 鸡鸣狗叫、老鼠出洞等动物行为反常 C . 该地的地球磁场异常,地形发生变化 D . 地下水位突然升高,井水冒泡,地温升高
9、日本是地震多发地区,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引发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 .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 B . 海浪的冲刷 C . 台风的影响 D . 气温的变化
10、下列现象或事件不能作为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的是( )
A . 华山的悬崖壁上发现大片弯曲、断裂的岩层 B . 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 C . 2018年2月26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7.5级地震 D . 2018年7月30日,新疆阿克苏温宿县突发泥石流灾害
11、“印尼大地震”“智利大地震”“日本大地震”……人们戏言“地球进入了地震模式”,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 B .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 C . 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 . 是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12、地理科学探索是正确认识地理现象和事物的途径之一,一般包括“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实验验证)”等过程。尼泊尔大地震发生之后,爱动手的李明上网查找了近几年全球发生的6级以上的地震,并在板块分布图上标注了位置。据此,你认为李明在查找资料之前,作出的合理假设是( )
A . 大地震一般发生在板块边界处附近 B . 大地震很容易引发海啸 C . 发生地震的地方容易喷发火山 D . 主震发生之后,还会发生余震
13、下列有关地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地球的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 B . 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岩石圈 C . 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核 D . 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
14、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
A . 陆地的城市中 B . 沙漠或荒野中 C . 海洋中 D . 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带
15、成语“沧海桑田”出自葛洪《神仙传麻姑》中的记载:“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这虽为神话,却体现了海陆变迁的原理。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原理的是(     )
A . 我国东海海底的古河流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 B . 太行山上发现了许多海螺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C . 人类活动是海洋变成陆地的根本原因 D . 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沧海桑田”的主要原因
16、遇到地震时,以下避震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教室里,躲在牢固的桌子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迅速撤离。 B . 在家中,躲进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不能使用电梯 C . 在室外,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双手护头蹲下 D . 在野外躲在电线杆下
17、地震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

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放在头上

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

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

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⑤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高墙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②⑤
18、神仙居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岩石主要以火山活动形成的岩浆岩为主。火山活动是( )
A . 地表风化的结果 B . 地壳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C . 冰川移动的结果 D . 地表流水侵蚀的结果
19、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平均每年约1厘米的速度在升高。致使珠峰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球自转 B . 少火山地震 C . 板块碰撞 D . 板块张裂
20、巴厘岛的阿贡火山是一座活火山,下列关于阿贡火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阿贡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证据 B . 阿贡火山可能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C . 阿贡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力量和人类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D . 阿贡火山喷发对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火山:

(1)火山组成:一般由               、              、               三部分组成。

(2)火山喷发物有             (如水蒸气、二氧化硫等),也有             (熔岩流)和            
    (火山灰、火山尘等)。

(3)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               、               、              。

(4)分布:主要集中在               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                            一带。

2、  2020年1月12日,从太空观测到菲律宾塔尔火山喷发。

(1)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的      层。
(2)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模拟火山爆发,下列利用这一方法的是      。(可多选) (2)
A . 研究地球形状进行的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实验 B . 分子间有空隙可用“酒精和水混合实验”来证明 C . 利用“动植物细胞模型”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 D . 用“土质山谷模型”探究泥石流的成因
3、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锡纳朋火山2018年2月19日上午发生剧烈喷发,喷出的火山灰超过5千米,倾泻的熔岩漫延至火山口南部区域约5公里处。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数千名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材料二 据法国媒体2017年11月26日报道,位于印度尼西亚度假胜地巴厘岛的阿贡火山时隔半个世纪再次冒出浓烟,导致印度尼西亚当地时间11月26日数十架航班取消,2000余名乘客受到影响,大多数为澳大利亚人。阿贡火山上一次喷发是在1963年,熔岩顺着山坡流淌了7公里,造成了1600人死亡。

材料三 印尼被称为“火山之国”,是太平洋上火山活动最频繁的地区。该地区共有火山400多座,其中包括近130座活火山。

(1)印尼位于      洲,濒临      
(2)结合材料一、二,猜测火山喷发的预兆:      。(写出两条即可)
(3)印尼被称为“火山之国”的原因是      
(4)分析一下印尼为什么多火山:      。再列举两个多火山的国家:      
(5)从能源角度分析一下,印尼是一个多      能的国家。
4、2020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2周年纪念日。
(1)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1)
A . 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 B . 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 C .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 D . 如果被埋压废墟下,不哭喊,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
(2)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四川省位于板块的      ,容易发生地震。
(3)如图乙为地球内部三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汶川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图片_x0020_153

5、读“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主要是因为日本地处【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属于      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2)图中①处是由于板块的      (填“碰撞”或“张裂”)而形成的。
6、  2020年7月12日,唐山发生5.1级地震。

(1)地震和      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2)如图中表示地壳的是      (填序号)。
7、  2020年2月3日,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 5.1 级地震,震源深度为 21 千米,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1)地震是      的表现形式之一。
(2)四川是地震多发区,它处于      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地震带上。
(3)如图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A 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位置,A 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读某次地震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此次地震是由于       处岩层在             力作用下突然急剧运动而破裂,产生       ,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地面震动的现象。
(2)
  1. 这次地震震中位于       处,震源位于       处;从CD两处看       处受到的破坏可 能较大。
2、读图,并回答问题。


(1)典型火山一般由       、       、       三部分组成。火山喷发物主要有       、       和       喷发物。

(2)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于       ,你能说说它们是怎样冲出地表的吗?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       的作用下,发生       或       而引起的震动现象。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500万余次,但这些地震绝大部分都是极其轻微的。

(2)地震的发源地称为       ,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处,它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称为       ,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3)发生地震时,要冷静不慌乱,要迅速地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大约需要       余秒钟,可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迅速作出判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进行避震和自救。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东京东北部海域。

  材料二:日本图。

 

(1)本次地震震中位于日本东面的       洋中。

(2)地震发生时,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应急措施进行自我保护?

      

5、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部分世界大地震相关信息表

图中序号

地点

发震日期

震中位置

震源(km)

震级

A

菲律宾

4月29日

125.08E

5.51N

50

7.0

B

危地马拉

6月14日

91.8W

15.11N

100

7.1

C

伊拉克

11月13日

45.75E

34.90N

20

7.8

材料二:世界板块及震中位置分布图

 

(1)图中的A位于      地震带;
(2)地震C处于      (选填“低”“中”或“高”)纬度,该地震的发生与印度洋板块和      板块的运动有关;
(3)比较B、C两次地震,地震C比地震B人员伤亡大,房屋倒塌数量多。请分析地震C破坏力更大的可能原因有      。(请写出至少2点原因)
6、材料:如下图所示,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党和政府迅速反应,派重兵赴汶川抗震救灾。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位于太平洋板块、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地带。
(2)四川这次的震级是      级。
(3)四川地震,主要是因为其位于      地震带上,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岩层断裂错位导致的。
(4)假如一个人正在18层高楼上遇到强烈地震,那么,他采取的以下避震措施中,正确的是(   ) (4)
A . 打开窗户往下跳 B . 立即坐电梯下楼 C . 躲到厕所等空间小的地方 D . 对着窗户大声呼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3.4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同步夯实基础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