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4.2地球的自转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地球的( )
A . 自转运动 B . 公转运动 C . 星空变化 D . 季节更替
2、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其中造成“月落”景象的原因是( )
A . 地球自转 B . 地球公转 C . 月球自转 D . 月球公转
4、我们感觉不到地球自转的原因是( )
A . 地球在运动,人们没有运动 B . 地球的运动速度太快,人们感觉不到 C . 人随地球一起运动,人们感觉不到 D . 地球运动太慢,人们感觉不到
5、古人设计出“日晷”做计时仪器,它利用的原理与下列哪种运动有关( )
A . 太阳的自转 B . 太阳的公转 C . 地球的自转 D . 地球的公转
6、如图所示的太阳光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点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 日出东山 B . 日落西山 C . 夜幕深沉 D . 烈日当空
7、假如地球自转的转速加快,我们“一天”的长度将( )
A . 变长 B . 变短 C . 不变 D . 不确定
8、如图为小明观察到的甲、乙两颗星星的相对位置,造成两颗星星位置变化的原因是( )

A . 地球自转 B . 地球公转 C . 天气变化 D . 地形差异
9、在同一个地方的晚上,连续数小时观察天空,会发现( )
A . 星空是静止不动的 B . 巨大的星空绕着一根轴自西向东旋转 C . 星星不断地从东方的地平线没入 D . 星星不断地从西方的地平线没入
10、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夜晚能欣赏到一轮明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下列现象与上述现象原因一致的是(   )
A . 昼夜交替 B . 四季更替 C . 阴晴圆缺 D . 一年太阳高度角变化
11、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 . 昼夜更替 B . 板块运动 C . 四季更替 D . 月相变化
12、用如图所示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   )

A . 应从左向右拨动球体 B . 需绕假想太阳旋转 C . 需保持地轴竖直状态 D . 能观察到昼夜长短变化
13、下列各项实验或事实与结论不能对应的是(   )
A .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弱一一推测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 越靠近容器底部的孔水喷的越远一一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C . 用力拉弹簧和压弹簧,弹簧变化不同一一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D . 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连续曝光的星星的视运动照片一一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14、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是(   )
A . 自西向东   24小时 B . 自西向东   12小时 C . 自东向西   24小时 D . 自东向西   365天
15、下列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 . 昼夜交替 B . 季节变化 C . 日食 D . 昼夜长短变化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弧      (用图中字母表示)是晨线。
(2)地球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      半球。
(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      的现象。
(4)用地球仪对着台灯的光演示一下地球自转,当巴西里约热内卢是白天时,北京是      
(5)根据上述探究,你能解释:为什么当2016年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时,中国的市民要收看某些项目比赛的实况直播,需要半夜起来观看的原因。
2、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太空中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学校操场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小明在操场进行立定跳远时,向哪个方向跳成绩更好?      (选填“向东”、“向西”或“都一样”)。
3、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
(1)“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停止自转。下列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1)
A . 昼夜交替现象 B . 季节变化 C . 昼夜长短变化 D .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二步是通过一系列的变轨操作使地球逃离太阳系,其过程如图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Ⅰ上运行到远日点B加速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在椭圆轨道Ⅱ上运行到B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太阳束缚。地球从A点运动到轨道Ⅱ的B点       受到平衡力作用。(选填“有”或“没有”)

4、从北极的上空看到图中A、B、C、D四地中,处在晨线上的是      ,过6小时以后处于深夜的是      。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则B处最有可能的是下列哪个国家      

A.日本

B.英国

C.巴西

D.美国

5、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            等;地球公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                  等。
6、昼夜形成原因:地球是一个近乎圆球的      ,它本身不      ,而太阳是一个发光体。当地球绕着地轴旋转时,地球对着太阳的一面就被照亮,这半边地方就是      ;背着太阳的一半的地方见不到太阳光,就处在            就是形成昼夜交替的原因。
7、               
(1)在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绕地轴旋转的方向是      
(2)假如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那么      
(3)假如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那么      
(4)假如地球反方向自转,那么你将看到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是以地球      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2)图中A,B,C,D四个地点中,位于晨线上的是      
(3)下列选项中与本题“同一时刻四个地点所处白天、黑夜不同”成因一样的现象是        。 (3)
A . 冬去春来,杭州的天气逐渐变暖 B . 从冬至日至春分日,可观察到杭州的楼影长度变短 C . 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D . 在杭州的凌晨观看正在巴西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
9、请解释下列产生的原因:
(1)“嫦娥一号”卫星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 52.36 度、南纬 1.50 度的预定撞击点。“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      
(2)当我们在早自修时,位于新疆的学生还在床上睡觉,这是因为      
(3)桃子中只有一个种子,而西瓜中却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      
10、图示是某摄影师在夜晚拍摄的星星视运动照片,照片中的弧线是星星绕着北极星 O 运动的轨迹。

(1)若P 为某一恒星,则该摄影师看其绕北极星运动的方向为      时针;
(2)根据该星星视运动照片,可以说明          。 (2)
A . 地球是宇宙中心 B . 地球是个球体 C .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D . 该照片是在北半球某地拍摄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据图回答:

(1)图中右半侧属于             (填“昼”或“夜”)半球。如果图中D处是中国某地,则B处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个国家       ?
A.日本             B.英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2)图中A、B、C、D四地中,处于晨昏圈上的是      ,处于深夜的是       。正处于昏线的是       ,那是因为        

2、小安同学在做“地球自转实验”时(如图甲所示),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剪一块白纸板,画上太阳平行光线;

②用硬纸板做一个十字方向标;

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学校所在地的大致位置,用大头针将十字方向标固定在该位置处,并使方向标的方向与经纬、纬线一致;

④按图示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

⑤观察并记录。

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2)假如小安站在方向标中心位置处,当地球旋转到乙图的C位置时,小安看到的太阳方位是      
(3)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丙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      (填字母序号)。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读图,回答问题:

(1)晨昏线是一条      的分界线。
(2)图1中,晨线是      ,昏线是      ;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图2中晨线是      ,昏线是      
(3)图2的A、B、C、D四地中,处在白昼的是      ,处在黑夜的是      ,处在晨线上的是      ,处在昏线上的是      
(4)地球上由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主要有:①      ;②      
(5)简述昼夜交替周期对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有何影响。
3、某班学生在学习“地球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

【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变化。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图中字母      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小时,地球从图中甲所示位置自转到图中乙所示位置,所需的时间约      小时。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从示意图看,此刻全部处于黑夜的大洲是      
(3)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有一直不能被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      现象。
4、带着移居火星生活,实现人类真正走出地球的梦想,“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历时10个月,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在火星着陆(如图)。中国成为第3个触摸这颗红色星球的国家!

(1)“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担任发射任务。几乎所有火箭发射都选择朝东方向是因为地球      使火箭在地面未发射之前,已经具有了一个向东的速度,从而节省推进剂。
(2)本次探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      ,以回答“火星是否存在支持生命的环境”。
(3)假如能成功移居火星,我们会比在地球上跳得更高,树木会长得更高,原因是火星的质量比地球小,其重力加速度g'比地球土的重力加速度g(9.8牛/千克)也小的缘故。若质量为240千克的“祝融号”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为902.4牛,则火星上的重力加速度g'大小为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下4.2地球的自转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