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3.1 空气与氧气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①质量变小②质量不变 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保持不变⑤能加快反应速率⑥若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忘记添加二氧化锰,会使氧气的生成量减少⑦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① 。
② 。
①“箭头”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放的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
A.硫
B.水
C.氦气
②氧气在走迷宫过程中,碰到了三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装置 |
|
反应原理 | |
收集方法 | (1) 收集(因氧气 溶于水) (2) 收集(因氧气密度比空气 ) |
验满方法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若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查阅资料]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燃烧时温度/℃ |
石蜡 |
50~ 70 |
300~ 550 |
约600 |
铁 |
1 535 |
2 750 |
约1800 |
钠 |
97.8 |
883 |
约1400 |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 有”)火焰产生。
一是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理由是 ;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稀释需要经过计算、量取、搅匀三个步骤。
如果把50g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g;在稀释过程中,除了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①量筒②药匙③试管 ④酒精灯⑤滴管⑥玻璃棒
请回答:
四、解答题(共4小题)
序号 | H2O2溶液的质量/g |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植物的器官及质量 | 收集气体的体积/mL | 收集气体的 时间/min |
1 | 17 | 15% | 大颗粒胡萝卜16g | 80 | 18 |
2 | 17 | 15% | 大颗粒马铃薯16g | 80 | 10.5 |
3 | 17 | 15% | 小颗粒马铃薯16g | 80 | 4 |
请依据上述信息分析:
五、综合说理题(共4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