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下第二章单元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右图A、B是同一个草原群落里两种不同的生物,它们的个体数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像与相关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A和B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B . 总体A的有机物总量多于B C . 能量可以在A,B物种间进行循环 D . 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2、我国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早已关注“生物与环境”的问题,并将其描绘在隽永的诗篇中。

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对上述诗句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诗句①体现了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B . 诗句②除草的目的是让能量更多地流向禾苗 C . 诗句③中蕴含的一条食物链为水稻→青蛙 D . 诗句④中“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是分解者在发挥作用
3、深溪地处海曙西部与余姚市大隐镇云溪村相接,深溪村三面环山,是一个天然的绿色氧吧,夏天立足于山溪边,一汪清泉,从西山深处而来,穿村而过,缓缓不断。沿山溪一路上行,是延绵不绝的山林。 山上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还有众多微生物等。山上所有生物构成一个  (   )
A . 生物圈 B . 生态系统 C . 群落 D . 种群
4、小明发现学校农场里有青菜、菜青虫、食虫鸟、细菌等生物。其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 . 细菌 B . 菜青虫 C . 食虫鸟 D . 青菜
5、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数学方法,如公式、图像、比例等。下列科学概念可以使用数学方法表示的是(   )

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②压强: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③种群密度:在一定的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  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A . 只有①② B . 只有③④ C . 只有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都可以
6、宁波月湖景区的梧桐树因被天牛的幼虫蛀食,生长受到影响。化学防治以喷洒农药为主,导致抗药性天牛数量增多,所以效果不明显。2021年5月初,园林部门通过释放花绒寄甲成虫(花绒寄甲是天牛的天敌之一)的方法,以虫治虫。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月湖景区内所有的梧桐树构成一个群落 B . 天牛的抗药性只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C . 花绒寄甲与天牛构成一条食物链:天牛→花绒寄甲 D . “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具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7、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图中呈现的是骆驼中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有关骆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骆驼是通过增加体温的变化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 B . 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实现的 C . 骆驼的这一适应环境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 骆驼的体型特征是由其细胞结构特点决定的
8、2021年5月11日10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 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在中国范围内研究人口数量的变化,有利于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范围内的所有人属于(  )
A .   种群 B . 群落 C . 生态系统 D . 生物个体
9、巢湖享有“鱼米之乡”的盛誉,下列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湖中的水 B . 湖中的大闸蟹 C . 湖中的芦苇 D . 湿地风景区
10、天然森林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关于天然森林形成过程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出现乔木群落  ②出现灌木群落  ③出现先锋植物  ④出现多年生草本植物

A . ③②④①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④②① D . ①③④②
11、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同一种群一般不存在地理隔离 B . 同一种群内的生物个体可以有大小之分 C . 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相互交配 D .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属于一个种群
12、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 . 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C . 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 . 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13、寒冷地区的雷鸟,其羽毛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呈白色,春夏时羽毛换为灰或褐色。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角度考虑,下列与此现象不同的是(   )
A .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疏松肥沃 B . 竹节虫形似竹节适宜隐藏  C . 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中变换体色 D . 有些树木秋冬落叶,有些树木四季常青
14、很多生物都能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许多海藻是工业和医药提取碘的重要原料 B . 苔蘚植物可作为监测水质污染的指示植物 C . 多数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取供医药用 D . 鹿茸、蟾酥、麝香等优质药材来自某些脊椎动物
15、小明对蜗牛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与同伴一起去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蜗牛的各处环境和蜗牛的数量(如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你可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蜗牛数量

水泥路上

0只

水槽边的石头下

21只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1只

干草地中

2只

A . 阳光充足 B . 空气新鲜 C . 阴暗潮湿 D . 高温干燥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群落有多种类型。根据群落的      及其      ,可将地球表面的群落分成      生物群落和      生物群落。
2、陆生生物群落又可分为六种:                                    
3、最近,科研人员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一处大面积的珍稀濒危裸子植物密叶红豆杉。

(1)该保护区内所有的密叶红豆杉可看成一个       
(2)下表是小明根据5种植物R、S、T、M、N的特征制作二歧分类检索表,其中符合密叶红豆杉特征的是       。

1a有种子……2

1b无种子……3

2a种子外有果皮包……R

2b种子裸露……S

3a无根、茎、叶分化……T

3b有茎和叶……4

4a无根……M

4b有根……N

4、如图为能捕捉昆虫的猪笼草,其叶片的叶中脉延伸成卷须,卷须的顶端膨大为捕虫囊。

(1)当有昆虫落入捕虫囊时,囊口的囊盖就会合上,这属于植物的      (选填“感性”或“向性”)运动。
(2)捕虫囊只是把昆虫转变为含氮的无机物加以吸收利用,以弥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不足,因此即使剪掉所有的捕虫囊,猪笼草也不会死亡。从生态系统成分看,猪笼草属于      
5、有袋类哺乳动物的化石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但现在地球上的有袋类主要生活在大洋洲,这是为什么呢?
(1)哺乳动物刚起源时,其中一支演化成了有袋类,当时地球上的大陆是一个整体,有袋类遍布世界各地,后来大洋洲与其它大陆因      分离开,各地的有袋类开始了各自演化。
(2)随着其它大陆上更高等的哺乳动物的崛起,有袋类由于母体子宫内没有发育完全的胎盘而使胎儿早产,需在母体的育儿袋里完成后期发育,使其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面被淘汰。有袋类的胚胎发育方式为      
(3)大洋洲由于与其他大陆已经分离,更高等的哺乳动物没有侵入,同时由于大洋洲与其它大陆具有各种相似的      ,最终大洋洲的有袋类在形态功能上演化出类似于其它大陆的各种类群,如类似狼、猫、兔的袋狼、袋猫、袋兔等。
6、盐地碱蓬是一种耐盐碱的植物,能高度吸纳盐碱集聚于体内,实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
(1)某地种植的所有盐地碱蓬构成一个       (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盐碱地中的盐分进入碱蓬细胞,受细胞中的       (填细胞结构)控制。
(3)碱蓬能适应高浓度盐碱环境,这是长期      的结果。
7、一种难降解药物Y由于某种原因进入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2)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药物Y会在      体内浓度最高。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8、大盘山高山湿地是浙中唯一的高山湿地,海拔近千米,也是磐安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这里生存着如水草、荷、芦苇、茶树等多种植物,还生活着蝗虫、鱼类、蛙、鸟类等动物和一些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动物

类群

消化道内容物

植物

昆虫

鱼类

昆虫

鱼类

鸟类

(1)大盘山上所有马尾松属于一个      
(2)鱼类、蛙、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3)对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根据表格所列关系,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4)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湿地中的蛙大量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况,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9、如图为一个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

(1)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2)在草原上适度放牧,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和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10、落叶阔叶树冬季      ,是植物对      气候的一种适应。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小敏观察到长在向阳处的蒲公英的叶片较大、叶缘(即叶片的边缘)缺刻(即叶片边缘上的凹陷)小;长在荫蔽处的蒲公英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小敏猜想:蒲公英的叶型可能与阳光照射有关。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①选取一根长在向阳处且生长良好的蒲公英的根,切取相似的6段,埋入装有湿沙土的花盆中催芽;

②发芽后,分别移栽到装有沃土的6个花盆中,分为A、B两组,每组3盆;

③A组花盆放在向阳处,B组花盆放在荫蔽处,在相同条件(如      )下正常培育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

【预测实验结果】如果蒲公英的叶型只与阳光照射有关,那么小敏的实验结果应是      

【交流与讨论】小红认为小敏的实验设计不够严密,还应选取      同时进行实验。

2、某中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细心观察,有了一个不简单的发现。该同学家里为饲养小鸟而养着黄粉虫。一天,她发现铺在虫盒底部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于是,她大胆地做出推测:黄粉虫能够吃塑料。她将黄粉虫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为两组虫子设计了“食谱”:甲组喂养麦麸和菜叶,乙组在适当减少麦麸和菜叶的同时,逐渐增加泡沫塑料餐盒片。然后她开始了实验。经过几天的喂养,她不但发现了虫子确实在吃塑料餐盒,而且通过称量证明:虫子体重增加了。
(1)该同学通过观察提出的问题是:       。

她做出的假设是:       。

(2)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实验设计的句子,在句子下面画线。
(3)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请你对环保部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3、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表: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深色蛾

浅色蛾

深色蛾

浅色蛾

释放数目

154只

164只

472只

496只

再回收率

58%

25%

6%

42%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浅之分,这是一种      现象,在生物学中,桦尺蛾的体色称为      
(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的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填字母)的结果。 (2)
A . 人工选择 B . 自然选择 C . 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 D . 动物聪明的表现
(3)桦尺蛾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用      方法控制这种林业害虫,既经济又环保。
(4)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各种生物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但只有少数个体能存留下来,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进行着      ;在斗争中,具有      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4、小柯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黄豆、烟草及其他材料。

探究步骤: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表: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芽长(cm)

萌发率

1

0%

10

100%

2

40%

4

95%

3

70%

1.2

65%

4

100%

0.5

35%

(1)本实验中编号为      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2)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      
(3)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5、小金同学研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及其代谢产物,设计图甲和乙装置进行实验。在35℃时,将酵母菌和一定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后,加入B和D装置中。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小金同学通过C和E装置的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是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该判断依据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小金认为C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足以确定B瓶产生了CO2 , 需要如何改进?
(3)利用传感器测定并记录装置D中酵母菌数量、葡萄糖浓度和酒精浓度绘制图丙曲线。解释在温度为35℃时,图丙中酒精含量变化的原因是      

四、解答题(共5小题)

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2)图中碳元素主要通过[      ](填序号)      作用变成有机物。
(3)若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3)
A . a=b+c B . a<b+c C . a>b+c D . c=a+b
2、2021年5月1日,位于丽水市区的华东药用植物园正式开园,该园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药用植物园。园内的美女樱、柳叶马鞭草、孔雀草等近2000种植物多数可入药,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药学植物库。请回答:

(1)柳叶马鞭草常用分根法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叫做      
(2)孔雀草(如图)的花和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孔雀草在分类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园内所有绿色植物属于      
(4)华东药用植物园是一个生态系统,其能量最终来源于      
3、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而气候变暖会对物种数量产生重大影响。

某森林中生存着冷杉、云杉卷叶蛾和一种特有鸟类。这种鸟的雏鸟只能以云杉卷叶幼虫蛾为食;云杉卷叶蛾的幼虫只以冷杉嫩芽为食。

科学家们为了研究气候变暖对这三种生物数量的影响,通过控制实验的环境温度,测定并记录了不同环境温度下冷杉开始萌芽、蛾幼虫和雏鸟最早孵出的日期,以及冷杉嫩芽、蛾幼虫、雏鸟存在的日期,如图所示。发现气候变暖能显著提早冷杉开始萌芽和蛾类幼虫最早孵出的日期,对于雏鸟最早孵出的日期影响不大。

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该森林内所有云杉卷叶蛾个体的总和是一个      
(2)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冷杉属于      
(3)若不考虑气候变化,该森林中的生物物种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4)通过该研究的结果可推测:随着气候变暖,该森林中这种鸟类的数量会      (选填“增多”或“减少”)。
4、如图所示,随着深海载入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深海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1)早起科学家任务1000米以下的海洋深处没有生命,其原因可能是      
(2)19世纪科学家推测,深海生物的食物主要来自上次水域生物下沉的排泄物、尸体等,是因为他们认为深海生态系统缺乏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某一成分。该成分是      
(3)深海地壳内喷出丰富的硫化氢、氢气等物质.周围微生物可以通过氧化硫化氢、氢气来获取能量,从而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附近的动物提供能量,形成了特殊的热泉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 (3)
A . 核能 B . 化学能 C . 机械能
(4)研究深海生物的科学意义有      
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草和食草昆虫间的关系是      
(2)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3)图中A所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的角色。
(4)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富集若该生态系统被农药污染,且该农药在生物体内无法分解,则体内含农药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九下第二章单元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