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血液循环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下列对血管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 ①是静脉 B . ②是毛细血管 C . ③是动脉 D . 全是毛细血管
2、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和血液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是静脉血 B .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 C . 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心脏右侧的循环 D . 血液经过全身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后,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学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后整理的部分笔记,他的标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标注① B . 标注② C . 标注③ D . 标注④
4、血液流经下列器官后,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的是( )。

①肝脏②小肠③大肠④肾脏⑤胰腺⑥肺⑦皮肤⑧膀胱

A . ③④⑥ B . ⑥⑦⑧ C . ①③⑧ D . ④⑥⑦
5、构建模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可以使研究对象直观化、简单化,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那些复杂的事物。如图所示就是正常成年人的一个心动周期(即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心房与心室的舒缩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心房收缩时间短于心室,原因是心房只需要把血液压入心室,而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入通往全身的动脉 B . 总体上心脏的舒张时间大于收缩时间,这样可以保证血液的充分回流与心肌休息 C . 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心房与心室没有出现同时收缩的情况,但有同时舒张的时间 D . 该心动周期后的下一个0.1秒,心房心室舒缩状态是心房舒张,心室收缩
6、如图①、③代表血管,②代表人体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②代表肺,则①中流静脉血,③中流动脉血 B . 若②代表小肠,则①中流富含营养物质的静脉血 C . 若②代表肾小球,则①、③中流动的都是动脉血 D . 若②代表肾脏,则①中血液的代谢废物明显减少
7、下列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 . 若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球 B . 若乙中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 C . 若丙中曲线表示血液中氨基酸含量,则部位③代表小肠处的毛细血管 D . 若丁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则物质w在部位④中消化成葡萄糖
8、下表是甲、乙、丙、丁四位男生体检时的血常规和尿检的结果统计(白细胞正常范围参考值是4.0×109~10×109个/升,血红蛋白正常范围参考值是120~160克/升,“﹣” 表示没有,“+”表示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

尿液

血细胞

蛋白质

4.8×109

145

A

5.5×109

85

B

21×109

155

AB

++

++++

7.6×109

135

O

A . 乙可能贫血,丙可能有炎症 B . 若乙需要输血,能给乙输血的是丁 C . 丙的尿液中有血细胞可能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D . 丙的尿液中有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了障碍
9、如图所示为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 . 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 . 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减少 D . 若②为肾脏,则血液流经②后,尿素和氧气明显减少
10、如图所示是人体某结构血流示意图,其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相应结构。请根据图示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 若②表示肾小球,则③内流尿素含量较多的静脉血 B . 若②表示肾小管,则③葡萄糖含量会降低 C . 若②表示小肠,则饭后③内营养物质含量会增加 D . 若②表示肺,则①是肺动脉,流鲜红色的动脉血
11、图甲为显微镜结构图,图乙为“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丙为低倍镜下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显微镜调焦时,用左眼注视①,同时转动②使镜筒缓缓下降 B . 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及躯干部是为了避免其乱跳 C . 血管⑤是小鱼尾鳍内的小动脉 D . 若将血管⑥的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则培养皿应向左上方移动
12、对初诊为急性阑尾炎、蛔虫病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应分别化验他们的( )
A . 血液、粪便、血液 B . 血液、粪便、尿液 C . 尿液、粪便、血液 D . 粪便、血液、尿液
13、如图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示意图,a~f为各种血管,①、②为相关气体,③为相关液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与c相比,d中血液含氧量明显增多 B . 与e相比,f中血液含氮废物含量明显减少 C . 除图中所示途径外,人体还能通过排便的方式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D . 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②进入肺,氧气进人血液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14、试剂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

实验名称

所用试剂

目的

A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B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

清水(湿纱布包裹鱼头和鱼身)

保持鱼的呼吸

C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清水

保持细胞形态

D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酒精溶液

溶解叶绿素

A . A B . B C . C D . D
15、近日,我市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正在进行。全市100家常规门诊、6个方舱式临时接种点均已启用,全力保障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新冠肺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新冠病毒是该病的传染源,没有细胞结构 B . “勤洗手,合理佩戴口罩”能有效控制传染源 C . 抗生素可以杀死新冠肺炎病毒 D . 从上臂注射疫苗后,疫苗将随血液首先流回到右心房
16、下列对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图血管中流动的是动脉血 B . 乙图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是甲→乙→丁→丙 C . 丙图ab段血糖浓度下降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增加 D . 丁图是人体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过程,ab段表示呼气过程
17、一些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进行急救,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血液一般由患者股静脉(下肢静脉之一)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在动力泵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在此过程中( )

A . 氧合器模拟了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B . 氧合器中氧气从浓度低处扩散到浓度高处 C . 流经ECMO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 D . 人体在ECMO中完成了呼吸作用
18、血型鉴定实验中,将受检者血液与标准血清分别混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甲、乙两人的的血型鉴定结果如图所示,则( )

A . 甲的红细胞中没有凝集原 B . 甲的血清中有抗A凝集素 C . 乙的红细胞中只有B凝集原 D . 乙的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
19、如图所示为描述某种人体结构或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静脉,则丙、丁可分别代表主动脉和肺动脉 B . 若乙代表人的小肠,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则丙、丁分别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C . 若乙代表B淋巴细胞,甲代表抗原,则丙、丁分别代表T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D . 若乙代表人的组织细胞,甲代表葡萄糖,则丙、丁分别代表乳酸和尿酸
20、在每1分钟时间人的心脏搏动次数称为人的心率,医生可根据心电图得到病人的心率。某台心电图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为3cm/s,医院进行体检时记录下某人的心电图如图所示,已知图纸上每个小方格边长为5mm,则此人的心率约为(   )

A . 84次/分 B . 100次/分 C . 70次/分 D . 60次/分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幼儿感染流感后,医学上通常利用雾化治疗。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雾状小液滴,通过呼吸进入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

(1)图甲表示雾化器结构原理,当压缩空气从吸水管口快速喷出时,因      (填科学原理),故吸水管口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药液被喷出。
(2)药液流经图乙中心脏各腔室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
2、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上部,内含起搏细胞,起搏细胞能自发地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到整个心脏,激起心跳。某些窦房结病变患者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科学家处理成熟的体细胞得到诱导多能干细胞,并培育成起搏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人工培育的起搏细胞已成功激起大鼠心脏跳动,未来有望替代心脏起搏器。

信息二:科学家将菠菜叶的叶肉细胞去除,留下叶脉,再接种心肌细胞,使其依附生长,并将类似血液的液体注入叶脉,向细胞输送营养,几天后这些心肌细胞存活并出现自发性收缩。

(1)在答题卷的图中用圆圈标志出窦房结的大致位置。
(2)在实验条件下培养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      过程发育成起搏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3)将菠菜叶脉转化为“心脏血管”,利用了叶脉中的      组织将营养运送到心肌细胞。而人体心脏的营养和氧气是由冠状动脉输送的,冠状动脉从主动脉根部流出,逐级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经过物质交换,血液变为      血,流回右心房。
3、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中显微镜物镜为10×,目镜为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倍。
(2)图中毛细血管是      (选填:“a”或“b”或“c”)。
4、如图:a、b、C、d表示心脏结构的四个腔,A、B表示人体身上的两个器官,请回答:

(1)某人食用花生后,经人体消化吸收进入血液的营养物质最先到达心脏的      
(2)若血液经过A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下降,则器官A是      
5、美国流行乐坛天王级巨星黑人迈克尔·杰克逊,为了迎合白人的口味,在自己的面孔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移植白种人的皮肤,但身体对异体皮肤产生了排异性,他只能靠药物来消除这种排异性。请完成下列问题:
(1)未来,人们通过克隆技术有可能移植自身的克隆器官以避免“排异”现象。这是因为克隆器官与自身器官有相同的决定性状的      
(2)B型血的迈克尔·杰克逊于2009年6月26日遇难,若医生在抢救他的过程中急需大量输血,应给他输       型血。
6、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经过过程①最终被消化为葡萄糖,随着过程②的进行,健康人体内      (填一激素名称)的分泌量将增多,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2)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      (选填字母代号)。

A.血液流经肺部时B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小肠时C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B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7、为了预防新冠病毒,许多市民最近一两个月纷纷去医院注射流感疫苗。据图分析作答(A、B、C、D分别代表心脏的四个腔。a~f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液流动的方向)

(1)a~f的血管中,流着动脉血的血管有       (填字母)。
(2)若在手臂上注射流感疫苗,则疫苗首先进入心脏的      腔(填字母)。
8、如图所示,A、B、C、D、E、F代表人体不同的系统或器官,Ⅰ、Ⅱ、Ⅲ表示相关物质,①②③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蛋白质经过A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Ⅰ      进入血液,最先到达图丙中心脏四个腔中的      。(填序号)
(2)图乙曲线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该气体是图甲中的      (填序号)。
9、如图是“观察小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1)湿棉絮包裹在小金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是为了      
(2)通常情况下,本实验用      (填“低”或“高”)倍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流动情况。
10、人体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如图为人体组织细胞与部分系统的关系图,①~④表示人体生理活动或物质, 请据图结合下列情境回答问题:

(1)均衡膳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经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图中      (填序号)生理活动表示吸收。
(2)组织细胞新陈代谢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通过该生理活动后,血液成分的转变是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漂白液是家庭常用的洗涤剂。工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来制漂白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NaClO+NaCl+H2O。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含次氯酸钠(NaClO)5%的漂白液(漂白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1490g,请计算:
(1)上述反应方程式中,氯元素呈现了      种化合价。
(2)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眼罩。严重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的      现象而形成的。科研工作者日夜奋战在研究病毒的特殊实验室—负压实验室,人就像在高原上一样难受,但是这样可以防止病毒      ,因而安全性很好。
(4)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中,保持室内通风可降低疾病感染几率。杀灭病原体一般采用消毒液,常见的消毒消毒剂有:84消毒液、过氧乙酸溶液、双氧水溶液、醋酸溶液等。灾区消毒多采用“84”消毒液。市售“84”消毒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较高,实际使用时,质量分数一般为0.2%~0.5%。若需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5%的消毒液,取100毫升原液加水至1000毫升即得,那么若要配制质量分数为0.2%的消毒液16升,需要取原液      毫升(消毒液密度均取1克/毫升)。对空气中的病原体除了消毒液可以直接杀死外,医院中还有什么办法      
(5)2020年初全球爆发的大规模新冠肺炎,在救治重症患者时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简称 ECMO(如图),是一种人工心肺机,氧合器相当于人工肺。相关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5)
A . ECMO运作时血液应从人体的静脉引出 B . 血泵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相当于人工心脏 C . 氧合器进端的血液为鲜红色,出端的为暗红色 D . ECMO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以气体扩散的方式进行交换
(6)治疗新冠肺炎往往需要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病毒药物。为了给方舱医院的病人及时提供用药的温水,小宝同学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了一个自动恒温加器,如图所示,左侧的温度计是电接点水银温度计,右侧A为一段软导线, B为一个小型电热器,当温度低于      ℃时,加热器B      (选填“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

2、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生理过程叫      
(2)图中心腔A与B之间、C与D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若从手臂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3)某肾炎患者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此人肾脏的      可能发生了病变。
3、如图甲所示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A、B、C表示不同的物质,序号①②表示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1)完成①②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2)图中的甲细胞是由人体中的      制造出来。
(3)图乙曲线代表血液流经肾脏时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物质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4、图为人体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中 代表氧气的交换或运输方向; 代表二氧化碳的交换或运输方向。请根据图答下列问题:

(1)在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平静状态下      (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2)一氧化碳轻度中毒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正常情况下      (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3)西藏拉萨市的海拔约为3600m,浙江沿海平原地区的旅游者到了西藏拉萨,在平静状态下,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在浙江沿海平原地区平静状态下      (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4)在某次户外比赛中中,甲运动员受伤而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现有乙、丙、丁三人愿意为甲输血,医生用B型血的血清检验4人的血型,结果只有甲、乙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再通过交叉配血试验确定,只有丁能为甲输血,则乙的血型是     。 (4)
A . A型 B . B型 C . O型 D . AB型
5、某新冠肺炎患者因未佩戴口罩由飞沫传播患病,医生对其进行雾化治疗。雾化治疗是指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目的。
(1)药液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      
(2)严重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急性肾损伤,某患者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可能是肾脏的      发生了病变。
(3)新冠肺炎患者摄入的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之后,产生的含氮废物会随尿液排出体外。请写出食物变成含氮废物并排出体外要经过下图中各器官的顺序:D→      →C(填字母,可重复填写)。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及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标有③的结构称      ,①是心脏的哪个腔      
(2)由于在组织处发生气体交换,使B→A处的血液氧气含量变      
(3)某同学爷爷患有糖尿病,患糖尿病的病因是人体内      
2、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因此,为患者输液治疗时必须考虑生理盐水的浓度。请完善下列相关实验。

【探究目的】      

【实验材料】载玻片、试管、滴管、消毒棉球、一次性采血针、氯化钠溶液、柠檬酸钠(抗凝剂)等。

【实验步骤】①取5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依次为0.5%、0.7%、0.9%、1.1%、1.3%的氯化钠溶液,并各加入2滴      

②用一次性采血针刺破经      后的无名指,用滴管取血。

③向试管内各滴入1滴血液,摇匀,放置5min。

④分别取试管中混合液各1滴,置于5个洁净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      有何变化。

【实验结果】①在浓度为0.5%、0.7%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吸水胀破。

②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

③在浓度为1.1%、1.3%的生理盐水中红细胞失水皱缩。

【实验结论】      

3、同学们在资料上查到:用电流刺激蛙心胜的迷走神经时,发现蛙的心脏跳动减慢。对此,他们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1:迷走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流信号造成心脏跳动减慢;

假设2:迷走神经受电流刺激后,分泌某种物质使心脏跳动减慢。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如图装置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步骤:

①取甲、乙两个正常跳动的蛙心脏,用插管把它们连接起来,剪去蛙心脏乙的迷走神经;

②向蛙心脏甲中注人液体X(能维持蛙心跳动但不影响跳动频率),并流动起来,使两蛙心脏中充满液体X,测量两个蛙心的心率;

  ▲  , 再次测量两个蛙心的心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人体心脏相比,蛙心内部也存在确保血液流向的类似结构,要使液体X顺利进入心脏乙,插管应插人心脏乙的       (选填“动脉”、“静脉” 或“毛细血管");
(2)步骤③中“  ▲  ”处应填写的操作是      
(3)实验前剪去蛙心脏乙的迷走神经是为了      
4、为了便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不同血型的血液互输可能发生血液凝集现象,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原理:模拟血液和模拟血清反应,有沉淀产生表示发生血液凝集现象) 表 1   模拟血液和模拟血清的凝集现象

豆浆

淀粉溶液

豆浆和淀粉溶液

碘液

无沉淀

蓝色沉淀

蓝色沉淀

鲜橙汁

橙色沉淀

无沉淀

橙色沉淀

清水

无沉淀

无沉淀

无沉淀

表 2   模拟血型的鉴定

血液

模拟血液

血清

模拟血清

A 型

豆浆

A 型

碘液

B 型

淀粉溶液

B 型

鲜橙汁

AB 型

豆浆和淀粉溶液

AB 型

清水

O 型

O 型

碘液和鲜橙汁

(1)表 2 中,①处应填写      (选填“豆浆”“淀粉溶液”“豆浆和淀粉溶液”或“清水”)。
(2)从表 1 可知,表 2 中模拟血清为碘液的血液可以接受模拟血液为      的血型。
(3)从安全输血的角度考虑,大量失血时,仍以输      为原则。
5、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图甲是实验材料的处理,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将      盖在尾鳍上面,通常情况下, 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其中 1 是      血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血液循环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