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教版科学七下期中复习阶梯训练: 微生物 (优生加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培养基的制作配方不正确的是(  )


A . 牛肉汁与琼脂混合 B . 牛奶与琼脂混合 C . 蒸馏水与琼脂混合 D . 土壤浸出液与琼脂混合
2、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所有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 B . 细菌依靠芽孢进行繁殖 C . 细菌细胞不同于洋葱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 . 将食品放在冰箱中可防止腐败变质,原因是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
3、青霉是因为颜色而得名,其颜色来自()


A . 绿色菌丝 B . 青绿色孢子 C . 菌丝中含叶绿素 D . 灰尘
4、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一方面通过过滤、沉淀工业、生活污水中大的固体污染物,另一方面又利用细菌分解水中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水以及无机盐,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但利用细菌处理时,需向水中大量通气,原因是()


A . 说明污水中有机物必须先经过通气形成均匀混淆液体才能被细菌分解 B . 说明水中细菌是需氧细菌 C . 通入空气是杀死除细菌外其他的微生物 D . 因为氧气本身就能分解有机物
5、下列食品中,不是通过减少食品中含水量来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的是(   )

A . 果脯 B . 腊肉 C . 鱼干 D . 罐头
6、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 缺少生产者 C . 缺少消费者 D . 缺少分解
7、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己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

瓶号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A . 2组,温度、消毒棉球 B . 2组,温度、空气 C . 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  D . 2组,温度、细菌
8、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培养基

处理方法

温度/℃

观察现象

1

接种细菌

40

全表面呈浑浊

2

接种细菌

0

全表面清晰

3

接种细菌

100

全表面清晰

4

接种细菌,并置一张吸有抗生素 X 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全表面呈浑浊

5

接种细菌,并置一张吸有抗生素 Y 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余表面则呈浑浊

A . 1、4、5 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 B . 将培养基 2 和 3 再放在 40 ℃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都是全表面清晰 C . 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 Y 进行治疗 D . 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
9、比较HIV病毒、大肠杆菌、酵母菌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三者体积大小:酵母菌>大肠杆菌>HIV病毒 B . 三者中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有细胞核 C . 三者中HIV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D . 三者中只有HIV病毒没有细胞壁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

如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的基因存在于图中      所指的结构中。


(2)图中1是      ,它使细菌能够      


(3)当图中      所指的结构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      ,以抵抗不良环境。


(4)图中      所代表的结构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菌细胞。


2、

如图是两种微生物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  ]填序号,在      填文字)

(1)字母A、B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2)这两种微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是:[  ]      、[  ]      、[  ]      


(3)这两种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是:A只有[  ]      ,而没有真正的      

(4)从生殖方式上看,生物A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而生物B的生殖方式包括      生殖和      生殖。       

(5)绝大多数的这两种微生物都不含叶绿素,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进行      生活。

3、

  如图是几种细胞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是植物细胞.

(2)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3)克隆羊的实例告诉我们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       .

(4)[       ]       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不需要的物质挡在细胞外面.

(5)丙细胞与甲、乙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       .

(6)除       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

 还记得制作发酵瓶的情形吗?看着瓶中液体冒出气泡、气球慢慢胀大,相信你也会感到自豪的.如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发酵瓶,请回答:

(1)酵母菌属于       (选填“细菌”或“真菌”);

(2)气球慢慢胀大,是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       

(3)另一位同学的发酵瓶及气球都是完好的,且气球与瓶口结合紧密,但气球还是瘪的,其实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

5、 关于细菌和真菌,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结构上看,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在于:细菌没有成形的       .

(2)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是靠       来进行生殖的,而真菌则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

6、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只

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

(1)甲、乙两组实验对照中,自变量是      
(2)乙、丙对照实验可以说明微生物滋生需要      
(3)甲、乙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应用到食物保存上,可以采用      法。

三、实验探究题(共13小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

  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拭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设计3号的目的是       ;它最适合与       号实验组合成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

(3)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        ,理由是       。

2、下面是探究笔帽上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请帮助完成。

材料用具:1号和2号装有牛肉汁和琼脂的培养基(已经高温灭菌并冷却)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1号培养皿不作任何处理,在本实验中起      作用。2号培养皿处理方法是      

②把两个培养皿放在      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4)如果出现      的结果说明笔帽上有细菌和真菌。

3、暑假的一个星期三,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小明买了爸爸和妈妈喜欢吃的桃子、梨等水果,并洗好装在干净的塑料袋里,放在厨柜里,准备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上海边玩的时候吃,没想到周末拿出来一看,好多水果都烂了,还散发出一股酒味.请分析回答:

(1)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帮助小明分析一下造成水果腐烂的原因是什么?


(2)

图中能使腐烂的水果散发出酒味的微生物是      


(3)小明若想使水果保存较长的时间不腐烂,比较好的方法是______


(3)
A . 放入冰箱中 B . 用保鲜膜包好并放入冰箱中 C . 放在餐桌上 D . 用保鲜膜包好并放在餐桌上
(4)请你再为小明介绍两种常用的食品保鲜方法:            


4、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郝思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据此,请分析回答: 

(1)郝思的实验中有      组对照实验,变量为酒曲的一组是      。 


(2)三个烧瓶中最有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      。 


(3)你认为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作用? 


(4)郝思同学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制出的“甜酒”带有酸味,原因可能是      


5、某实验小组探究“比较裸地、草地、灌丛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方案如下

步骤 裸地 草地 灌丛 空白对照
配制培养基 装有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冷却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A 把三个地点的培养皿盖打开,暴露5-10分钟,然后盖上盖 密封,不打开
培养 将四组培养皿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结果
观察记录(菌落数) 28 10 5 0
(1)在制备培养基时进行高温灭菌,目的是      

(2)表中A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一般方法中的哪一步骤?      

(3)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偶然性,你认为成怎样改进该探究方案?      

(4)在观察和记录时所肴到的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那么,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分别是      

(5)比较1,2,3号培养皿内的菌落数,你得出的结论是        。

6、 随着气温的升高,买回来的猪肉容易变质,老师建议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让猪肉保鲜时间较长,多数同学提出将鲜肉放在冰箱就能延长保存时间,为了验证这一方法,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的图象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材料

环境温度

保存时间

现象

鲜猪肉100g

5℃

一天

鲜猪肉不变质

鲜猪肉100g

28℃

一天

鲜猪肉变质

(1)它们提出的条件问题是       ;

(2)甲、乙两组实验中所涉及的变量是       ,甲、乙两组鲜猪肉都采用100g的原因是       ;

(3)鲜猪肉变质的根本原因是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7、大蒜被人们誉为天然“抗生素”。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吗?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实验前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匀地接种在培养皿的营养琼脂上。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为无菌区,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2)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合理并简述理由。      
8、学习细菌的有关知识后,小敏知道与动植物相比,细菌的细胞没有      

他想温度对细菌的繁殖速度有何影响?

他提出假设: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设计并进行实验,结果如表。

温度(℃)

每小时细菌增加倍数

    20.5

    2.0

    30.5

    3.0

    36.0

    2.5

    39.2

    1-2

表中数据      (填“支持”或“不支持”)他的假设。

他又猜想:“酸碱性可能会影响细菌的繁殖速度。”

他设计了除酸碱性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的甲、乙、丙三组实验,如图。则丙应控制成      (填“酸”“碱”或“中”)性环境。

请提出一个与上述猜想不同的,可能会影响细菌繁殖速度的因素:      

9、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2)
A . 室温保持在25℃ B . 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 . 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 . 没有空气进入乙装置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10、日常生活中常看到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馒头表面很快会生出霉菌,而在冰箱低温储存室内的馒头则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以下是某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的“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影响的实验”,请你来和他们共同完成实验报告。

⑴提出问题:温度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

⑵作出假设:      

⑶制订计划:①实验材料:2个相同的馒头、2个塑料袋、冰箱、线绳、记录纸、笔。

②实验步骤:将2个馒头分别装入塑料袋,用线绳扎紧袋口,一个放在温暖的地方,另一个放在冰箱里。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5天,并记录看到的现象。

⑷记录实验结果如下: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温暖潮湿

没有发霉

少许霉菌

很多霉菌

非常多霉菌

长满了霉菌

低温潮湿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没有发霉

⑸写出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量:      (写出一个即可)。

⑹得出结论:      

11、在“探究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条件”实验中,李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编号

温度(℃)

酵母菌含量

发酵前面团体积(mL)

发酵3h后面团体积(mL)

A

4

适量

100

100

B

10

适量

100

105

C

28

适量

100

175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设计该实验的原理是控制发酵前面团体积、发酵时间和      保持不变,通过比较      ,来判断酵母菌发酵效果与温度的关系。
(3)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该实验存在尚有不足之处,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意见:      
12、夏天吃剩的饭菜很容易变质,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为了使剩饭保留的时间长一些,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进行探究。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取同一餐的剩饭,等量分装到4个相同的耐高温的玻璃杯中,用塑料薄膜将杯口封好,然后分别对4个玻璃杯进行处理:①微波炉中加热1min杀菌;②高压锅盖上气阀后加热10min;③蒸锅水沸腾后加热10min;④不作任何处理。然后,将上述4个玻璃杯均放在室温的环境中,每天进行观察比较。请你思考:
(1)上述四种处理方式中,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      
(2)设置第4种方式的目的是      
(3)为什么要用塑料薄膜将玻璃杯的杯口封起来?如果不封,结果会怎样?      
13、人的手由于经常接触各种物品,是否沾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针对以上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培养皿

A

B

C

实验步骤

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不作处理

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出现许多菌落

出现个别菌落

不出现

(1)如果比较A和B,所探究的问题是      
(2)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3)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      。C培养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4)从A、B的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请简述细菌菌落、霉菌菌落、真菌菌落的特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2年浙教版科学七下期中复习阶梯训练: 微生物 (优生加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