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北京101中怀柔校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 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 . 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 . 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 . 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2、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2m B .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0cm C . 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3、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
A . km/h B . m/s C . kg D . kg/m3
4、如图是一些常用的测量仪器,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刻度尺 B . 量筒 C . 温度计 D . 天平
5、去年冬季我地气温最低达﹣15℃,正确的读法是(   )
A . 负15摄氏度 B . 负摄氏15度 C . 摄氏负15度 D . 零下15度
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C .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7、在炉火上烧开水时,当水沸腾后,在壶嘴上方常可看到一些“白气”,这些“白气”的形成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 . 熔化 B . 汽化 C . 液化 D . 升华
8、夏天扇扇子感觉凉快,这是因为(  )
A . 扇出的风是凉的 B . 能使空气温度降低 C . 加速人身上汗液蒸发,蒸发时吸收人体上的热量 D . 扇子扇走了热空气
9、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 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 .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 . 蔬菜装入保鲜袋放入冰箱 D . 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10、关于物体的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将月球上的一块岩石带回地球,岩石质量变小 B . 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铁片,质量变小 C . 物理课本在广州和北京时,质量是一样的 D . 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的质量并不相等
11、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凝华 B . 升华 C . 凝固 D . 液化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 萘的熔点是80℃,80℃的萘一定是液体 C . 液体温度上升到沸点,但不一定能沸腾 D . 物质的种类不变,密度一定不变
13、有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ρ>ρ>ρ)体积最小的是(   )
A . 铜球 B . 铁球 C . 铝球 D . 不能确定
14、要鉴别某物体是什么物质,可测量它的(   )
A . 体积 B . 质量 C . 温度 D . 密度
15、用铜作原料在浇铸铜像的过程中,其物态变化图线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
A . B . C . D .

二、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

1、1m3的水结成冰以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它的质量不变 B . 它的体积不变 C . 它的体积变小 D . 它的密度变小
2、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操作中符合规范的是(   )
A . 将待测物放在天平左盘 B . 估测后,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添加砝码 C . 用手直接拿去砝码 D . 用镊子轻轻的拨动游码
3、小阳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kg•m1

物质

密度/kg•m1

物质

熔点/℃

物质

熔点/℃

7.9×103

水银

13.6×103

3410

232

2.7×103

纯水

1.0×103

1515

海波

48

0.9×103

酒精

0.8×103

660

固态水银

﹣38.8

A . 铝锅可以用来熔化锡 B . 质量相等的纯水和酒精,酒精的体积较小 C . 从熔点表中可知常温下水银为液态,海波为固态 D . 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 B . 固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 . 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体 D . 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单位换算:

6km=      m;

800g=      kg.

2、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3、液化石油气是利用      的方法实现的.
4、液体的      高低、表面积大小和液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都能影响蒸发的快慢.
5、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林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可知物质      的密度比较大.

6、质量是21.6g的蜡块体积是24cm3 , 蜡块的密度是       g/cm3 , 将这蜡块切掉一半,剩下半块蜡的密度是       g/cm3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某房间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如图中小明手指某处宽度的测量值是       cm.

3、用天平和量筒测合金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填:“左”或“右”)
(2)小明用已经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       g.
(3)用细线拴好合金块,把它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合金块的密度为       g/cm3 , 算出它的密度后查表可知该金属块的材料可能是      

金属

铅铝合金

密度/kg•m3

8.9×103

7.9×103

4.7×103

11.3×103

10.5×103

4、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89

91

93

95

97

97

97

97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则漏填的数据为      ℃.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1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4)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测温物质有的是水银,有的是酒精.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如表中所示.在这个实验中应选用      温度计.(选填“水银”或“酒精”)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5)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中,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大小变化的情况不同,则图2中      图是水沸腾后气泡上升的情况示意图.(选填“甲”或“乙”)
5、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组同学各自做了实验.图中为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削开的胡萝卜.A组的两条胡萝卜,分别在阳光下和阴影中).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组实验中,A组是研究蒸发快慢与      的关系,实验中保持            不变.
(2)这三组实验中,不正确的研究方法是      ,原因是      
6、小红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按照下列顺序进行了操作: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与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④被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       .

表中已经记录了最初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如图乙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请根据图中显示的情况,帮助小红完成实验数据表格的填写.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g

倒出液体的质量m/g

倒出液体的体积V/cm3

液体的密度ρ/g•cm3

127

       

       

       

       

7、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你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2)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熔化完毕共用了       min.

(3)在CD这一段,该物质处于      态(填:“固”“液”或“气”).

(4)你还能回忆起“观察固体熔化”的实验情景,这个实验的设计和操作特别注意使晶体均匀受热,请写出两点使晶体均匀受热的做法:            

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如表记录的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2)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体积(g/cm3

1

10

9

0.9

2

20

18

0.9

3

30

27

0.9

4

10

12

1.2

5

20

24

1.2

6

30

36

1.2

五、阅读题(共2小题)

1、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铝为什么被誉为“会飞的金属”?

人们常把飞机比成银燕,其实,习机是用铝和铝合金做的.纯铝很软,人们在纯铝中加入4%铜与少量的镁产、锰、硅、铁等,制出了硬铝.由于硬铝既保持了密度小的特性,又克服了纯铝软的特点,因此硬铝很快就成了最重的一种合金.一架普通的飞机,差不多要用50万个硬铝做的铆钉,另外,飞机的外壳、机翼、机尾、螺旋桨、引擎的许多部件也是用硬铝做的.

在金属的家庭中,由于铝的密度小,使它得天独厚地能随飞机一起腾云驾雾,遨游高空,因此被誉为“会飞的金属”.

以前,这个“会飞的金属”,还只能飞翔在地球附近的高空,可是从1957年起,随着人造卫星与宇宙火箭一个个接连上天,铝就成了“飞天”的原材料,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密封外壳与第二颗人造卫星的动物舱,以及球形容器都是铝合金做的.

本来,铝已经够轻的了,可是1958年以来又研制出了更轻的铝﹣泡沫铝,在泡沫铝的“肚子里”尽是氢气泡,放在水里,它会像木头一样浮起来,1m3的泡沫铝,只有178kg,而1m3的水有1000kg,另外泡沫铝能保温、隔音,不易锈蚀.目前用泡沫铝来做飞机与火箭是最理想的材料.

(1)铝被誉为“会飞的金属”,是因为铝的      小.
(2)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成了硬铝,硬铝有哪些优点:      .(写一条即可)
(3)泡沫铝的密度为多少       kg/m3
(4)泡沫铝有哪些优点:      (写一条即可).
2、人工降雨

人工增雨是采用人为方法对一个地区上空可能下雨或正在下雨的云层施加影响,开发云中潜在的降水资源,使降水量增加.

一个地区某天下了10毫米的雨水,这并不是说当天经过这个地区上空的云中只凝结了这么多水分,利用仪器对云中含水量进行探测的结果表明,云中凝结的水分比实际降水量多得多,只是因为云中某些条件不具备,更多的水分才没有形成降水落到地面.云中凝结的水分约有20%~80%转变成降水,具体依云的类型而定.

有人把云中的水比喻为一座水库中的水,闸门开启得小,流出的水量就小,人工增雨就是向云中播撒适量的催化剂,使“小水库”的闸门开大一点,以便让水多流出来一些,增大云的降水效率.

此外,云中的水蒸气变成水或冰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转换,1g水蒸气变成水约释放出600cal热量,1g水变成冰约释放出80cal热量.通过人工影响,利用这些释放的潜热可以增强云中的上升运动,从而促进大云中水蒸气的凝结量,达到人工增雨的目的.

干冰是一种常用的增雨催化剂,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通常二氧化碳气体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会变成无色液体,再降低温度,即会变成雪花般的固体,经过压缩,就会成干冰.论外貌,干冰和普通的冰确实很相像,其外形与冰一样.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受热后不会立即熔化,而是在﹣78.5℃时直接变成气体,销声匿迹,不像冰熔化后会留下水迹,因而得名“干冰”.正是由于“干冰”的特有个性,决定了它是一种比冰更好的致冷剂.干冰变为气体时使周围空气层温度下降,云层温度下降,从而引起水滴的凝结,凝结的水滴冰晶迅速加大增多,最后形成降雨.

(1)干冰喷洒在云层中,就会很快地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周围的热量,使空气冷却.
(2)要使二氧化碳气体变为干冰除了加压外还要使气体      
(3)文中提到的两种放热的物态变化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

六、计算题(共3小题)

1、小明在公园里捡了一块鹅卵石,把它带到实验室进行测量,测得鹅卵石的质量是120g,体积是40cm3 , 求这块鹅卵石的密度.
2、有一个质量158g,体积30cm3的铁球,已知(ρ=7.9×103kg/m3
(1)通过计算,判断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2)如果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3、有一块体积是4m3的冰块,它熔化成水后的体积有多大?(ρ=0.9×103kg/m3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北京101中怀柔校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