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各组词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

A . gāng   爱 kù      戏 nuè    高气扬 zhǐ B . liáo    长chén     杀 sù     然大悟 huǎng  C . pī      无 yín       黄 yùn    远重洋shè D . lù      道 suì       抽 yē     角分明 líng
2、选出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 他们天天守在一起,就是发牢骚。 B .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拘,焚香操琴。 C .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D .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3、下列句子空白处应填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校的手_______着你。

②“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_______ , 为自己的_______流着泪。

A . 爱抚  虚荣   自大 B . 抚摸  自大   无知 C . 抚摸  虚荣   无知 D . 爱抚  虚荣   无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规范用字。 B . 通过这次夏令营活动,使我的独立生活能力得到了提高。 C . 为了办好元旦文艺汇演,老师征求了广泛的同学们的意见。 D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5、下列主要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    )

A . 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 B .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C . 我们班的张亮同不长得特像他爸爸。 D . 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
6、下列各句中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空城计》选自《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曹雪芹。 B . 《美猴王》选自《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C . 《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字佩弦。 D . 《忆读书》选自《冰心选集》,作者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作家冰心。
7、下面情境中,小晨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小晨和小鹏约好周末一同去科技馆参观。小晨去小鹏家找他,小鹏的奶奶开了门。

A . 我要找一下小鹏。我和他去科技馆参观。 B . 您是谁啊?小鹏在家吗?我找他有事。 C . 您好!是奶奶吧?我是小晨,我和小鹏约好去科技馆,他在家吗? D . 你好!我想找小鹏去科技馆,你让他马上出来。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②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⑤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A . ①⑤③②④ B . ③④②⑤① C . ③④①②⑤ D . ②⑤③④①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

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下列句子的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未尝/识书具 B .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C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下列各项中划线“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2)
A . 忽啼求 B . 邑人奇 C . 余闻也久 D . 不能称前时
(3)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
A . 本文的作者是王安石,文中提到的“先人”指王安石的父亲。 B . 本文叙事先扬后抑,文题中的“伤”字,表达了作者的悲伤之情。 C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刻画了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 D . 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最后成为一个普通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不使学”
(4)下列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4)
A . 金溪民方仲永,世耕   附属,隶属 B . 稍稍宾客其父   稍微 C . 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采和道理 D . 不能前时之闻  相当,符合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      

      ,君向潇湘我向秦。

      ,随风直到夜郎西。

④山光悦鸟性,      

⑤造化钟神秀,      

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⑦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⑧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体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4、名著阅读填空。

(1)《童年》的作者是前苏联(国家)的      。这是作者的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另两部是《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讲述的是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2)《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作者是      国女作家J.K.罗琳,主人公哈利一岁的时候,失去了父母,后寄养在      家,在这个寄养的家庭中,哈利度过了十年极其痛苦的日子。

(3)《西游记》的作者是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      

5、综合性学习。

      根据学生反映,有部分男生课间休息时间偷偷在厕所吸烟,就这种主不良现象,语文老师布置学生当回小记者去采访身边的老师及学生对这一现象的看法,现在你所在的小组要求去采访本校的校长,你和校长见面时会说:①“      

你要提出的采访问题是:②“       ”

③“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相关问题。

最后一匹老马

斯君

      ①村里罗老汉有匹老马,马实在太老了,庄稼地里的活干不了,有时拉拉板车,也是出不了村就喘粗气直冒白毛汗。

      ②村里人都劝罗老汉,趁马还活着,赶紧让屠户杀了卖肉还能换几个钱。刚开始罗老汉不同意,说老马从小就跟着自己,杀了有些不忍心。但架不住别人一再劝说,加上自己是个穷庄稼汉,也没几个闲钱养活白吃食不干活的牲畜,老伴又常年吃药也花费不少,罗老汉就动了心,张罗着找来了屠户。

      ③屠户在院子里磨着刀,罗老汉跑到马厩里抚摸着老马的脖子,诉说老马的好处和自己的不舍。说着说着,只听老马一声低低的哀鸣。他一抬头,竟然发现老马的眼里吧嗒吧嗒地掉下了眼泪。老马这一掉眼泪,罗老汉眼泪也止不住地掉下来,心里一软,就出来对屠户说老马不杀了。

      ④这天快天亮时,老伴儿的病又犯了,罗老汉看老伴儿痛得死去活来的,只得把老马套上车,拉着老伴儿到乡医院去医治。一路上,罗老汉舍不得打老马,但奇怪的是,老马今天像是一下精神了许多,蹄下生风,很快就来到乡医院。停下车,罗老汉发现老马浑身打战,汗顺着腿向下流。大夫仔细检查一番,连说惊险,要是再耽搁个一时半刻,老伴儿的命就搭上了,所幸送得及时,并无大碍。过了晌午,老伴儿病情就稳定了。鉴于罗老汉的家庭情况,为了节省开支,大夫开了药让回家静养。罗老汉把老伴儿背上车,抚摸着老马的耳朵说:“老伙计,辛苦你了。”

      ⑤老马晃晃悠悠地拉着车,路过邻村一处院落时,突然从院子里跑出一条宠物狗。老马躲闪不及,车轱辘把狗的腿压断了。狗的主人伍三听到狗的惨叫声,从院子里冲出来,把狗宝贝一样抱在怀里,指着罗老汉破口大骂。骂完罗老汉,又抄起门前一根大木棒,扬言要打断老马的一条腿才肯罢休。都是邻近的村子,罗老汉知道伍三很有钱,黑白两道都吃得开,心狠手辣,不是善茬。当下,他忙从口袋里掏出看病剩下的钱来,说着好话赔着笑脸往伍三手里塞。伍三把罗老汉拨拉到一边,恶狠狠地说:“你这点钱能赔了我这条狗的腿?实话告诉你,连车带马加一起卖了,也值不了我这狗的医疗费用!打断一条马腿出出气算便宜你了。”说着他瞅瞅四腿颤抖站立不稳的老马又说,“你要舍不得你这破马,你的一条老腿也行啊,今天只要车轱辘从你的腿上过一遍,甭管断不断,这事就算了了。大家说我这样做公平合理吧?”

      ⑥罗老汉知道今天的事凭几句好话_______不能解决,也就没再言语。回头看看_______、疲惫不堪的老马,罗老汉_______老马的头,然后在围观人群的注视下,_______坐到地上,伸一腿盘一腿,定定地看着老马,冲老马挥了挥手,做了个向前走的手势。众人屏住呼吸看着老马,只见老马的眼里满是亮晶晶的泪水,和罗老汉的目光一接触,突然打了个响鼻,冲罗老汉点了几下头。然后老马拉着车退后几步,“嘶溜溜”一声暴叫,四蹄腾空而起,直奔罗老汉而来。众人都闭上了眼,心说:老头的腿算是废了。谁知老马到了罗老汉跟前一跃而过,紧跟着车轱辘眼看就要轧上罗老汉的腿时,老马却猛地一顿,然后拼尽全身的力气向前猛冲,把板车带了起来,车轱辘飞离罗老汉一米开外才落了地。众人惊呆了,须臾一片叫好声。伍三一看也没话说,只得挥挥手让罗老汉走了。

      ⑦当天夜里,老马就死了,罗老汉抱着马脖子哭了一夜。天亮后,他找人帮忙把老马埋在村后自家的地头,还筑了一个大坟包。

      ⑧后来村里人时常说起老马的神奇。不过,这种老马可能以后再也不会有了。因为,再没人像罗老汉这样对待一匹老得快走不动的老马的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

(1)给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1)
A . 果然  遍体流汗  摸摸    慢慢 B . 断然  遍体流汗  拍拍    慢慢 C . 断然  遍体鳞伤  敲敲    缓缓 D . 自然  汗流浃背  拍拍   悄悄
(2)小说前后分别写了老马的两次“泪水”,请找出来并体会其中的含义。

(3)请从描写方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众人都闭上了眼,心说:老头的腿算是废了。

(4)结合全文,说说老马的神奇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文章最后一段连用两个“再”字,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烛心

      ① 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②“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③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④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⑤“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⑥“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⑦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看孩子的眼睛……

(1)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本文第④段是什么描写?

(3)本文中的人物除了小男孩和小薇,还有谁?这个人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4)请写出小薇的心理变化过程。

(5)根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展开想象,续写小薇复杂的心理活动及如何接待了小男孩,等等,想象要入情入理。

三、写作(共1小题)

1、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刻骨铭心的记忆

      题目二:观察秋天的景物,写一篇文章,记下所观察的景物和当时的感受,题目自拟,但标题中必须含“秋”字。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字数不少于550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南省邵阳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