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黄河颂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育(pŭ) 澎(pài) 气(pò) B . (diān) 狂(lán) 障(píng) C . (shāng) 流(zhuó) 长(zì) D . 歌(zàn) (yuán) 转(wán)
2、下列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pài) 山(diān) 开(pī) B . 流(zhú) 演(bàn) 构(zhù) C . 育(bǔ) 发(yuán) 屏(zhànɡ) D . (pò) 转(wǎn) 流(xiè)
3、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住(gěng)演(bàn) 澎(bài) 气 (pò) B . 育(fǔ) 罚(chéng) 逼(xiá) 悔(ào) C . 败(cǎn) 胡(qí) 头(gǎo) 滥(fàn) D . 障(píng) 山(diān)长(zī) 痛(chì)
4、选出下面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赞歌 昆仑 掀起 扮演 B . 倾卸 浩荡 臂膀 发源 C . 坚强 惊涛 澎湃 中原 D . 滋长 哺育 榜样 豪迈
5、对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在这里是气势的意思) B . 掀起万丈狂澜(巨大的波浪) C .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慢帐) D .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文化的发源地)
6、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 . 我/站在/高山之巅 C . 掀起/万丈狂澜 D .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7、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背起爸爸上学》用最平常的电影艺术演绎着最不平凡的事迹。对于电影主人公石娃来说,最初生活给予他的(   )鲜花艳阳,(   )贫苦的家庭,(   )他是那样的顽强不屈,承受着不该他承受的家庭重负。

A . 不是 就是 但是 B . 是 还是 然而 C . 不是 而是 但是 D . 不是 而是 虽然
8、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 .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 .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 .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9、填在下面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  )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  );我看见(  )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  )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A . 笔直 嗥鸣 奔流 斑斓 B . 标直 呻吟 激流 斑斓 C . 溜直 嗥鸣 奔流 斑斓 D . 标直 呻吟 奔流 斑斓
10、对诗歌《黄河颂 》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第2节“望黄河”部分,一个“望”字统领下文,“望”的内容虚实结合,章法谨严。 B . 诗中“啊!黄河!”反复出现,起到了分层的作用。 C . 全诗都以第二人称“你”来称呼黄河,使感情抒发得更为直接、真切、浓烈! D . 诗歌写得明快雄健,以长句为主,长短结合,自由奔放且错落有致。
11、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结合语境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B .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浩浩荡荡:泛指广阔或壮大,这里指水势浩大。 C .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哺育:喂养,培养。 D . 浊流宛转 , /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宛转: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
12、下面句子中不产生歧义的一句是(    )

A . 2加4乘6等于多少? B . 丁老师正在照相。 C . 冯先生到门诊看病去了。 D . 张云和赵虎在商场买东西。
1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B . 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C . 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D . 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1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 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B .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C . 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D .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15、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    )

A . 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 . 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 . 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 D . 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光未然,原名      。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      ,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请试着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高山之               狂                障                   

3、关于黄河,古人是这样吟咏的:

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③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初山。(王之涣《凉州词》)

你还知道哪些吟咏黄河的诗句?请再写出两句。                                           

4、诗《黄河颂》中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5、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6、朗诵全诗《黄河颂》后,你觉得这首诗是一首直白抒情的诗,还是委婉含蓄的诗?为什么?       

7、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记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但如今,人们一提到黄河,更多的是谈“断流”、“水污染”、“水土流失”……163位院士也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提出治理建议。         

三、阅读理解(共3小题)

1、阅读诗歌,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三段诗歌的大意。

          《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望黄河滚滚”的“望”字,统领诗中哪些内容?

3、阅读诗句根据诗句内容填空。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1)根据提示,写出文中相应的诗句:诗中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       ;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       ;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       ;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黄河颂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