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4小题)
护良风美俗,建美丽乡村.目前河南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信阳郝堂村既有村头的百亩荷塘、村里的百年古树,更有保留了传统之美、乡村之魂的原生态住房;栾川重渡沟村既有远近闻名的美景,更有图书室、电影院和文化广场等设施;新乡刘庄村不仅集体经济风生水起,而且史来贺等老一辈干部的为民理念、奉献精神代有传承…由此可见,建设美丽乡村( )
二、多选题(共4小题)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5000 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科技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之花在祖国大地上异彩纷呈:“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2016年5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又明确提出了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目标.这表明( )
渠首精神在传承,家国情怀铸永恒.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区的河南省淅川县,过去为了配合国家工程建设,累计动迁移民近40万人,如今为了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上,全力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正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加速前进,成效显著.上述情况充分说明浙川人民( )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
一些商贩为了招揽顾客、扩大影响,往往以扩音器为“杀手锏”.不论是固定门店还是走街串巷,不论是闹市还是陋巷,不论是清晨还是夜晚,“大促销”“大甩卖”“跳楼价”…叫卖声不绝于耳.此种情况是否扰民,商贩和居民的观点大相径庭.
材料一:一城宋韵半城水,八朝古都八面风.河南开封,有过北宋商贾云集、万围咸通的繁华,也有过在河南地位连连下滑的尴尬.近年来,开封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引领,以文化为“核”,为经济助力,走出了一条独静的“文化+”发展之路:“文化+城建”——悉心保护古城,同时彰显“新宋风”城建风格;“文化+工艺设计”——着力培育特色工艺品街区;“文化+餐饮”——创立“宋都”餐饮品牌;“文化+旅游”——让古都文化看得见、摸得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市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科学性、公开性不够,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破解这些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迫在眉睫.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二:中华文明积淀着丰厚的生态智慧,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天人合一”,《吕氏春秋》中的“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你校拟举办“向楷模学习,为人生添彩”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请仿照以下示例,介绍两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楷模人物及其事迹概要。(不得与示例和材料重复)
示例:感动中国人物﹣﹣王宽.“卖唱”救孤,奉献社会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历时两年,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渡过24条河流、爬过18座山脉,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最终胜利到达陕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可以说,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长征既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也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的长征.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把长征精神作为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你校准备开展“传承长征精神,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