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二中九年级下学期质检科学(化学部分)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现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氧化铁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 . 4个
B . 5个
C . 6个
D . 7个
2、某同学欲配制质量分数为6.0%的食盐水80克,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他将食盐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1克以下用游码),那么他实际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 . 等于4.0%
B . 大于4.0%,小于6.0%
C . 等于6.0%
D . 大于6.0%
3、已知A,B,C,D,E五种物质中都含有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单质,B含有两种元素,D,E含有三种元素,反应⑤是放热反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 . C一定是氯化钙
B . 反应④可能是中和反应
C . 反应③可以由多个化学反应实现
D . 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4、从H,O,S,Na四种元素中,按指定化合价(H+1、O﹣2、S+4、Na+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最多可以组成化合物的种数是( )
A . 8种
B . 7种
C . 6种
D . 5种
5、在温度和体积相同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含有的气体分子数目越多压强就越大.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 . O2比O3的质量小
C . 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 . 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6、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某固体物质,乙试管装入某溶液,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打开止水夹,同时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乙中溶液变白色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选项 | 甲中固体 | 乙中溶液 |
A | CaCO3 | Ca(OH)2 |
B | CuCO3 | NaOH |
C | Mg | AgNO3 |
D | KOH | BaCl2 |
A . A
B . B
C . C
D . D
7、如图所示为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M,N分别是5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曲线上的点.分析曲线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50℃时,其他条件不变,降温至40℃,N点向左平移,氯化钠的溶解度降低
B . 50℃时,向两饱和溶液添加溶质,M和N点竖直向上移动,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变
C . 50℃时,M,N之间任一点表示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D . 50℃时,其他条件不变,升温至60℃,M点向右平移,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将等质量的铝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写出A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于该图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②铝一定有剩余
③铁一定有剩余,铝反应完
④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⑤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⑥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质量相等.
2、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实验步骤如下:①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将该浑浊液分成二份;②向其中一份浑浊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完全不溶解;③将另一份浑浊液过滤,得无色滤液,向该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请回答:
(1)对原固体粉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
(2)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判断原固体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Cl (填“含有/不含/可能含有”).
3、A、B、C、D皆为纯净物,其中有两种为单质,A为黑色粉末,B为红色粉末,C、D为无色无味气体,如下图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
实验甲、乙、丙中A、B均参加反应,红色粉末均变为黑色;甲、乙两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均浑浊;丙装置中石灰水没有浑浊现象.试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 D .
(2)写出乙组实验中A物质在加热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请你指出乙和丙两组实验均存在的设计缺陷 ;试提出你的改进方案 .
4、现有8g Fe2O3和CuO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把混合物全部加入到50克足量的硫酸溶液中,完全溶解后,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a的取值范围为 .
(3)若a=30,则将此16克混合物用过量的一氧化碳充分还原,求冷却后所得固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