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化学部分)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你正在质量检测考试,希望你仔细审题,细心答题,考出水平!你知道关于这次科学考试用的纸张的一些性质吗?请你分析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可燃 B . 不溶于水 C . 白色 D . 易撕碎
2、人患急性肠道炎时,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主要目的是(    )

A . 为人体提供营养物质 B . 补充体内盐分 C . 补充体内水分 D . 以上三项都是
3、胆矾(CuSO4•5H2O)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药品,下列关于胆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CuSO4•5H2O是纯净物 B . 胆矾溶液中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C . 游泳池的池水中往往定期加一些胆矾,是因为铜离子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D . 金属钠放入胆矾溶液中有红色的铜被置换出
4、下列关于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盐酸能与不溶于水的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 B . 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所形成的白雾就是盐酸 C . 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水慢慢地沿容器壁或玻璃棒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 .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5、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 . HClO,HCl,Mg(OH)2 , MgCl2 B . CO2 , H2CO3 , CaCO3 , Ca(HCO32 C . H2O,HNO3 , KOH,KNO3 D . SO3 , NaHSO4 , NaOH,Na2SO4
6、下列图形能形象地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变化,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7、利用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表列举了四种待鉴别的物质和对应的鉴别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①

 蒸馏水,食盐水

 加入硝酸银溶液看有无沉淀产生

 ②

N2 , O2 , CO2 , 空气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③

 羊毛纤维、棉花纤维

 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后灰烬

化肥氯化钾、硫酸铵

 看外观,再加水,观察是否溶于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8、下图是对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A . 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B . 是用H2还原CuO来测定CuO中铜元素的含量 C . 是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水 D . 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二、简答题(共2小题)

1、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序号

物质

醋酸

高锰酸钾

熟石灰

纯碱

化学式

CH3COOH

KMnO4

Ca(OH)2

Na2CO3

(1)槟榔芋皮上含有一种碱性的物质﹣﹣皂角素,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可选用上表中哪种物质来涂抹止痒      (填序号).
(2)利用上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2、往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某碱(或酸)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随滴加的某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

(1)有同学根据图2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A和B中的哪一个装置的操作?      。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      
(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的实验现象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人体的汗液有咸味.某同学猜测汗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钠,为此她准备做探究实验.她想到两种提取汗液的方法,方法一: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取足量汗液转移到烧杯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方法二:用出汗的手在盛有自来水的容器中清洗,再将清洗后的自来水部分转移到烧杯中.其中方法一是正确的.在老师指导下,她用正确的方法提取汗液,进行以下实验:

(1)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钡溶液,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汗液中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硫酸和硫酸盐.

(2)用试管取适量提取液,滴人硝酸银溶液,发现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由此可推测该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3)将适量的提取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出现类似食盐的小颗粒. 你认为她能否仅凭上述三步实验得出“这些小颗粒就是氯化钠”?      

2、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      
(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小花的理由是      
(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

实验步骤

设计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4)对小红的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证明,其中一种如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相应结果或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和相同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加数滴酚酞试液.一支保持温度不变,另一支自然冷却.

保持温度不变的红色不消失,自然冷却的红色消失.

      

四、分析计算题(共2小题)

1、现有73克10%的盐酸溶液,若用40克氢氧化钠溶液来完全中和上述盐酸,通过计算,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测定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含量,某同学将鸡蛋壳洗净、充分干燥并捣碎,展开了下列探究:
(1)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配制成10%的稀盐酸,操作步骤为:

步骤1:计算所需浓盐酸和水的体积;

步骤2:根据计算结果,用      (填仪器名称)分别量取所需的浓盐酸和水;

步骤3:将浓盐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得到稀盐酸.

(2)测得各自的质量后,将鸡蛋壳置于如图所示的锥形瓶中,打开分液漏斗中的活塞,使其充分反应,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假设装置中的稀盐酸足量,鸡蛋壳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前

鸡蛋壳的质量

16克

装置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220克

反应后

装置及其内容物的总质量

231.6克

则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化学部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