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第14课唐诗五首课时训练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4小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 . 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C . 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外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D . 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2、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 女(wǎn)   南(wǎn)  猿(xiào)  笙(xiāo) B . (zhǔ)  姓(zhǔ)  然(wǎng)  川(wǎng) C . (xuān)   染(xuàn)  锦(sè)  琵(pá) D . 急(tuān)  挣(chuài)  寂(mò)  然(mù)
3、下列各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王孙自可留(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 B . 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 C . 万里悲秋常作客(指路途遥远) D . 锦瑟无端五十弦(没有来由)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所以,中国人游山是纯然精神上的快乐与解脱,绝无一丝欲要“征服”而后快的敌意。

②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的生机。

③中国人对山的欣赏,是欣赏它林木森森的含蓄和人迹罕至的空灵。

④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

⑤唐朝诗人常用山林来造境,以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

⑥是在人世的生活中,奋斗浮沉之余,给自己的心灵寻访一个自由逍遥、无人干扰的空间。

A . ⑤④⑥③②① B . ③⑤②④⑥① C . ③①⑤④⑥② D . ⑤④③①⑥②

二、阅读鉴赏(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歌颔联描写自然景象,颈联则侧重于描写人的活动,诗中的景象给人以美的感受。有人说,这首诗寄寓了诗人的人格情操,也表现了他的社会理想。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以上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你觉得《山居秋暝》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请简要分析“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诗的妙处。

(2)请简述这首诗的艺术风格。

(3)这首诗和《从军行(之四)》都写到边塞生活,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表达交流(共2小题)

1、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2、根据文意,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李白是仙,杜甫是圣。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李白诗如横笛,清丽悠扬。杜甫诗似直箫,深沉悲怆。读李白可以化解俗气,卑琐气,穷酸气;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粤教版高中语文高二必修3第四单元第14课唐诗五首课时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