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华中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上位于AB异侧的两点.下列四个角中,一定与∠ACD互余的角是( )
A . ∠ADC
B . ∠ABD
C . ∠BAC
D . ∠BAD
2、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半径为4,则这个正六边形的边心距OM和
的长分别为( )

A . 2,
B . 2
,π
C .
,
D . 2
,






3、如图,已知
ABCD的两条对角线AC与BD交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的坐标为(-2,3),则点C的坐标为( )

A . (-3,2)
B . (-2,-3)
C . (3,-2)
D . (2,-3)
4、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5、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次项系数是( )

A . -2
B . 2
C . -3
D . 3
6、已知⊙O的半径为6,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4,则点P在( )
A . ⊙O内
B . ⊙O外
C . ⊙O上
D . 无法确定
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1=0的判别式为( )
A . 1﹣b2
B . b2﹣4
C . b2+4
D . b2+1
8、如图,AD , AE分别是⊙O的切线,D , E为切点,BC切⊙O于F , 交AD , AE于点B , C , 若AD=8.则三角形ABC的周长是( )
A . 8
B . 10
C . 16
D . 不能确定
9、关于二次函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象的对称轴在
轴的右侧
B . 图象与
轴的交点坐标为
C . 图象与
轴的交点坐标为
和
D .
的最小值为-9







10、已知二次函数
,当-3<x<-2时,y>0;当3<x<4时,y<0.则a与c满足的关系式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如果方程2x2+kx﹣6=0的一个根是﹣3,则k= .
2、已知⊙O的半径为3,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m , 若m满足方程
,则⊙O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是

3、如图,若∠BOD=140°,则∠BCD= .
4、如图,在
中,AB=2,AC=1,∠BAC=30°,将
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
,连接BC1 , 则BC1的长为 .



5、已知二次函数
自变量
与函数值
之间满足下列数量关系:



| 2 | 4 | 5 |
| 0.2 | 0.2 | 2 |
(1)由表可知,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
(2)则
的值

6、如图,AB为半圆O的直径,直线CE与半圆O相切于点C , 点D是
的中点,CB=4,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AC , 则圆心O到直线CE的距离是 .


三、解答题(共9小题)
1、 2020年体育中考,增设了考生进入考点需进行体温检测的要求.防疫部门为了解学生错峰进入考点进行体温检测的情况,调查了一所学校某天上午考生进入考点的累计人数
(人)与时间
(分钟)的变化情况,数据如下表:(表中9-15表示
)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9~15 |
人数 | 0 | 170 | 320 | 450 | 560 | 650 | 720 | 770 | 800 | 810 | 810 |
(1)根据这15分钟内考生进入考点的累计人数与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初中所学函数知识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考生一进考点就开始测量体温,体温检测点有2个,每个检测点每分钟检测20人,考生排队测量体温,求排队人数最多时有多少人?全部考生都完成体温检测需要多少时间?
(3)在(2)的条件下,如果要在12分钟内让全部考生完成体温检测,从一开始就应该至少增加几个检测点?
2、解方程:
.

3、化简并求值:
,其中
.


4、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CE⊥AB于E , DF⊥BC交BC的延长线于F , 求证:CE=DF.
5、如图,等边△ABC中,P是BC边上任意一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60°.
(1)请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出旋转后的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2)记点P的对应点为Pʹ,试说明△APPʹ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6、已知抛物线为:
.

(1)若该抛物线与y轴交于
,与
轴仅有一个交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该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
是抛物线上的两点,当
时,直接写出
的取值范围.




7、如图,等边
是圆的内接三角形,点D是
中点,过点D作
交
的延长线于点E.




(1)判断
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
,求
的长.


8、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AC是⊙O的弦,D是弧BC的中点,过点D作⊙O的切线,分别交AC、AB的延长线于点E和点F,连接CD、BD.
(1)求证:∠A=2∠BDF;
(2)若AC=3,AB=5,求CE的长.
9、将抛物线E: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E1 , 记抛物线E1的顶点为A .

(1)直接写出抛物线E1的解析式及A的坐标;
(2)直线y=kx(k≠0,k为常数)与抛物线E1交于
两点,且
,直线BD垂直于直线
,垂足为D .



①求直线AC的解析式(用含有k的式子表示);
②证明:D在直线AC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