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

1、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2、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国(qǐ) B . 亡处(wú)气 C . 宿(sù) D . 有所伤(zhòng)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即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B . 寓言这种体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 . 伊索是古罗马寓言家,人们习惯于把古罗马寓言都归到他的名下,统称“伊索寓言”。 D . 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4、《蚊子和狮子》一文选自《      》,作者            (国)      家。

5、《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是(    )
A . 赞颂雕像者是一个很有眼力的人。 B . 告诉人们:不能信神,神不值得尊重。 C . 讽刺那些缺乏自知之明的人。 D . 讽刺那些爱慕虚荣,自高自大的人。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B . 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有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C . 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D . 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远古人民中的英雄人物。

二、阅读理解(共3小题)

1、(二)

    有一次,浓烟忽然俯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了:

    “多渺小、多可怜啊!你那样一动也不动,不嫌乏味么?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你注意了我高超的舞蹈么?你看了不觉得惭愧么?”

    烟囱回答道:“你比我高,比我粗大,还会舞蹈,这都不假。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浓烟冷笑了一声说:“你这完全是妒忌我。但妒忌也是白搭。你看我的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大……”

    ​浓烟继续自我欣赏,继续在摇摇摆摆中腾空。他一边飞舞一边扩散,色彩越变越淡,声音也越来越微弱。飞升呀,飞升呀,他不断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

(1)写浓烟居高临下、自高自大神态的词语是      ,表现他对烟囱说话的口吻时,用的词语是      ,这表现了浓烟      的性格。

(2)在烟囱的回答中,哪句话击中了浓烟的要害,指出了浓烟的不足?

(3)简要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揭示了烟囱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车子上运着两只桶,一只盛着酒,另一只空无所有。前者一路上沉静地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后者跳跳蹦蹦,闹得一路上回声震耳,尘土像云雾似的飞扬,焦急的行人老远就听到吵闹的声音,诚惶诚恐地躲在一边。然而不管后者怎样地哗众取宠,像前者那样的价值,它却没有。

(1)请说出文中的“前者”、“后者”各指代什么。

  “前者”:      

   “后者”:      

(2)末尾的“前者那样的价值”一句话,怎样理解其含义?

(3)两只桶分别可以比喻哪两种人?

  盛着酒的桶:      

  空无所有的桶:      

3、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穿井①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②,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③。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吕氏春秋•察传》)

     【注释】①穿井:凿井,挖井。 ②汲:从下往上打水。 ③宋君:宋国国君

(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

其家穿井

②有而传之者

(2)下列各句中“其”的意义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及家穿井

(2)
A . 先自度足。(《郑人买履》) B . 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C . 常蹲身。(《幼时记趣》) D . 必细察纹理。(《幼时记趣》)
(3)翻译句子。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4)读了这个小故事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